三進

三進

三進是2013年9月23日在高校黨建工作 進公寓、進社團、進網路的基礎上提出的新 三進:進教材、進教室、進頭腦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是新形勢下高校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方法。

高校黨建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路”的新“三進”是在以往的“進教材、進教室、進頭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是新形勢下高校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實踐經驗總結,是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徑。新“三進”以其與時俱進的鮮明時代特徵豐富了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內涵,對更好地開展高校黨建工作十分有益。

一、開展高校黨建新“三進”工作的現實必要性
(一)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電子網路技術發展神速;同時,我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逐步推進,公寓式管理代替了傳統的宿舍管理,社團組織建設突破了以往的禁錮,蓬勃發展了起來。而我國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過程中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都日益呈現多樣化,與大學生利益相關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也日趨明顯多樣化。所有這些內外環境因素變化都對青年學生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迫切要求學生黨建工作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公寓、社團、網路等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加強。
(二)黨建工作創新的客觀需要。
學生生活的公寓化管理,既適應了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要求,也對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機制創新提出了新課題。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對拓展團學工作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網路的發展,既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形勢更加複雜、任務更加艱巨,也使學生黨建工作的覆蓋面更為寬廣、影響更為深遠,給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加強學生黨建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路,將有助於進一步形成學生黨建工作合力,實現學生黨建工作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機制的創新,增強時代感和針對性。
(三)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要求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全面發展。這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在“世界變化很大、很快”的形勢下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提高政治鑑別力和識辨力。當前,“公寓、社團、網路”已成為青年大學生主要的學習場所、陣地。雖然青年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大學生的成才渴求沒有變,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呈現出積極的上進性;要變的是我們要根據時代和青年學生實際來定位和思考工作,積極而有效地推進黨建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路,為青年大學生成才提供指導,為培養新時代有用人才服務。
二、高校黨建新“三進”工作的特點
(一)現實性。
進入新世紀以來,與大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莫過於高校公寓、學生社團、計算機網路。它們無不以新事物的面目以新穎、新鮮的特點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和介入。公寓是近些年擴招後才普遍出現的,它能為學生提供全新的舒適的服務,大學生多數時間都在公寓中度過,許多事件都發生在公寓,這是今天大學生生活的現實;而作為一種自發的組織,學生社團近幾年突飛猛進發展了起來,它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組織結構系統,由學生按自己的興趣自由組合起來,許多學生都是社團的成員,相當多的學生都把社團看作自己的“家”,其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這同樣是要尊重的現實;計算機網路作為一種傳播媒介能夠傳播豐富、快捷的信息,能夠以其神奇的互動功能實現人際之間多種交流,因此大學生愛它痴迷它,這也是現實。而新“三進”的黨建工作正是從這些現實出發,立足現實,融入學生實際生活有效開展黨建工作。
(二)親和性。
新“三進”的三個場所都有寬鬆自由的特點,是學生思想相對敞開的地方。黨建工作進入這三個自由放鬆的領域,就使之擺脫了以往那種居高臨下、威嚴鄭重的凝重感,而呈現出親和性,由此,就能夠在大學生心理不設防的情況下,“無聲”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發揮黨建的效用,其取得的實際效果往往更好。
(三)深入性。
以往的黨建工作由於方法的問題,多流於表面,止於形式,缺少深入性,因而開展得不是很好,特別是實際效果不好,而新“三進”黨建工作深入到了學生占用時間、精力最多的三個場,而這三個場所又是學生真實思想最易袒露的地方,是最易真實全面了解學生的地方,學生中的一些新問題,思想的新動向,都能夠比較及時地了解到,深入這些地方開展黨建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黨建工作更具有時效性、針對性,更能發揮黨建工作影響學生思想行為的作用。
三、開展高校學生黨建新“三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是基礎。
任何工作只有有了堅強的領導和明確的責任劃分才能取得成功,學生黨建的新“三進”工作也是如此。為此,學校黨、政應統一思想,從全局和講政治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推進黨建工作新“三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作好這項工作當作一項系統工程、重點工作來抓。學校領導中應設專人負責,統一管理、協調,落實責任。學校應撥出一定的工作經費,對新“三進”予以硬體、軟體上的有力支持。同時學校還應出台相關政策,制定相關制度,確保新“三進”工作有效、有序地朝制度化方向發展。
(二)針對新“三進”各領域特點,分別採取措施是關鍵。
1.針對公寓,要建立新的學生公寓管理體系平台。要根據公寓化的特點,建立寢室育人機制和公寓樓的穩定工作機制,構建黨建工作進公寓、進寢室的網路化管理平台,創新公寓黨建方式,比如,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標桿寢室、黨員床鋪、黨員談心室、黨建公寓宣傳板等等。還可開展以公寓為基地、寢室為單位,學生感興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立公寓管理的職能部門與院系黨組織之間的協調機制,把學生黨員在公寓的表現納入黨員的考評,以發揮學生黨員在公寓管理中的積極示範作用等等。
2.針對網路,要建好網路利用好網路。網路具有互動性、及時性、開放性等特點,為我們的黨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虛擬平台”。針對青年大學生、學生黨員中網民眾多的實情,必須加強正面引導,理順管理體制,增加投入,用健康的網路文化來引導教育學生、學生黨員。為此,要建立以開展黨建教育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網站”,主動占領網路陣地,拓展黨建工作空間;要善於利用網路特點和優勢創造新的黨建形式,如在網際網路上組織網路黨員答題、黨員討論;在網上開展黨員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網路投票對黨員形象進行評價、評比等。
3.針對社團,要建設好學生社團,管理好學生社團。當前高校的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還沒有完全發揮它應有的功能,這與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對學生社團提出的要求是不相稱的。應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繁榮社團文化,鼓勵學生加入到社團中去,並確保社團發展結構合理,活動豐富多彩。同時要管理好社團,抓好骨幹隊伍,發揮黨員社團骨幹在黨建工作進社團中的核心作用,並利用社團積極拓展黨建工作,如在社團內成立黨小組組織學習,開展與宣傳黨的教育思想相關活動等等。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是保證。
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存在著一個知識結構滯後於社會發展形勢的現象。有的學生黨建工作者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但不太熟悉公寓管理,不了解社團知識,不懂得網路信息技術,而一些懂得公寓管理、社團知識和網路技術的人卻缺乏政治理論知識、不熟悉黨建工作,這就導致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不能適應新“三進”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建設一支“既有高度政治敏銳感,又有黨建素養,不僅熟悉公寓管理、社團建設、網路信息技術,而且又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才能增強學生黨建的生動性、全面性和實效性。

責任編輯 於朝霞 《理論前沿》2008年第24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