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陷阱

三明治陷阱

所謂“三明治陷阱”,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實體經濟”惡劣的生存環境,即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銷售價格不斷下跌的雙向擠壓下,實體企業利潤(中間層)迅速變薄。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一些在中國做生意的老闆已經不再繼續過去的生意了,而改做買賣房子。

現象

1“三明治陷阱”

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一些在中國做生意的老闆已經不再繼續過去的生意了,而改做買賣房子。

他們中的一些人感慨道,買賣一套房子的收入,頂他們一年辛苦於實業的收益。大量的資本進入中國房地產業。其火爆背後是因為中國實體經濟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利潤越來越低,以至大量資本湧向房地產。

這等景象酷似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日本東協各國的情形。如果認真地去梳理一下亞洲經濟的發展歷史就不難發現,當“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受到美國等西方嚴厲壓制之後,日本、東協各國經濟全都一步步地掉入了“三明治陷阱”而這個“陷阱”才是誘發泡沫經濟的關鍵所在。

影響

“三明治陷阱”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實體經濟”惡劣的生存環境,即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銷售價格不斷下跌的雙向擠壓下,實體企業利潤(中間層)迅速變薄。

三明治陷阱三明治陷阱

落入“三明治陷阱”的國家,其經濟一般都會極速泡沫化,因為企業為了維繫生存、維繫收益,被迫將大量資本投向房地產、投向股市,以至整個國家經濟迅速泡沫化。

典型

日本

中國經濟可能會在經濟轉型尚未完成時出現大“問題”。中國經濟可能會在經濟轉型尚未完成時出現大“問題”。

廣場協定”之後,日本經濟跌進的第一個大坑就是“三明治陷阱”。當時,在西方貿易壁壘匯率升值的嚴厲壓制下,日本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製造業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嚴重侵蝕了企業利潤。當時,日本鋼鐵公司、電力公司幾乎全行業虧損。這時的日本企業一方面將尚可流動的資本大量轉移到境外投資,一方面就是置身於房地產投資。加之貨幣升值引來的熱錢堆積,使日本經濟泡沫被越吹越大。

東協五國

表面上看,亞洲金融危機是貨幣危機,是固定匯率制度導致的貨幣貶值。但本質是貨幣失去了實體經濟的支撐,而固定匯率制度使其本該貶值的貨幣被漸漸高估――“實際有效匯率”該貶沒貶,就相當於“名義匯率”升值。這樣,固定匯率制度並沒有給這些國家的出口帶來好處,反而阻止了出口。

中國

2010年一季度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中國企業原材料動力燃料購進價格(成本)上漲9.9%,城鎮居民收入(人力成本)上漲9.8%,而消費價格(CPI)――最終商品銷售價格只上漲2.2%。這價格組數預示著中國企業的利潤在大幅收縮。同時,隨著貿易摩擦的增多、人民幣升值壓力、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都使我們的實體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

應對

其一、啟用行政手段配合財政手段、信貸手段,快速完成傳統行業的兼併重組,提高實體企業的利潤率;

其二、高度重視股市的作用。在嚴禁銀行資金進入股市的前提下,大膽放開股市,只有通過一個活躍的股市,才能迅速加快企業的兼併重組,強化傳統行業市場競爭力,加快培育新產業、新經濟成長點;

其三、套用市場化綜合手段,抑制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最有效的途徑或許就是,拋售我們所持有的美國債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