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閣恩仇未了情》

《鳳閣恩仇未了情》

《鳳閣恩仇未了情》,粵劇名劇目。金將耶律君雄奉命送郡主紅鸞回宋國。兩人本是戀人,正是難分難捨。適逢民女秀鈿因被父迫嫁,投江自盡,最終被君雄紅鸞所救。是晚君雄紅鸞等之官船遇盜,錯亂中紅鸞秀鈿兩女調換了身份。紅鸞因驚慌過度,患上失憶,被鈿之父倪思安認為己女,帶往尚書府就親。而秀則被親王誤認為皇妹,帶回宮廷。

唱段

曲詞《鳳閣恩仇未了情》
《鳳閣恩仇未了情》
羅家寶李寶瑩演唱

《鳳閣恩仇未了情》《鳳閣恩仇未了情》

合:(明月千里寄相思)痴心化夢幻,耳畔聽風雪聲,愁和夢散,情無限,人自痛傷惜別,珠淚向檀郎泛,何日再會呀,永不復還,萬里關山,那孤長記在我心間,相思兩地夢更難。
生:(白)異國情鴛驚夢散,空餘一點情淚濕青衫。
生:(胡地蠻歌)一葉輕去,人隔萬重山,
合: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
生:哀我何孤單。
旦: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霧,何處無離散,今宵人惜別,相會夢魂間,我低語慰壇郎,輕拭流淚眼。君莫嗟,君莫嘆,終有日,春風吹渡玉門關。
生:情如海,義如山,孰惜春意早欄柵。虛榮誤我怨青衫。
旦:憐無限,愛無限,願為郎君老朱顏,勸君莫被功名誤,白少年頭莫等閒。
生:柔腸寸斷無由訴,笙歌醉夢閒,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旦: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地北與天南,愛郎情未冷,情未冷。
生: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
合:鳥南飛,鳥南返,兒比翼何日再歸還,
生:哀我何孤單,何孤單──

演員簡介

《鳳閣恩仇未了情》羅家寶
羅家寶
羅家寶粵劇表演藝術家。生於1930年,順德人,家父羅家樹是著名的掌板師傅,叔父羅家權勢著名的粵劇演員,香港粵劇演藝名人羅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羅家寶自幼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對前輩藝人薛覺先、白玉堂、桂名揚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蝦腔”。

“蝦腔”聲色渾厚甜潤,尤其是中低音區域音質厚實,共鳴強烈,行腔不事雕飾但極具堂皇華采,高音區域雖然非其所長,但他能根據本身聲線特點,發展出一套跌宕有致。因其小名“亞蝦”,“蝦哥”、“蝦腔”之名由此而來。羅家寶的表演精湛洗鍊,儒雅溫文,風流倜儻。並被譽?“小生王”。首本名劇《柳毅傳書》歷演不衰。

文革十年後,他從小生轉攻官生,飾演了《血濺烏紗》中的清官嚴天民、《袁崇煥》中的主帥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中的詩人陸游,在粵劇人物長廊里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刻的藝術形象。2002年元旦的粵劇新年盛會上,羅家寶獲得了廣東省所授予的粵劇“突出成就獎”。叱吒了舞台整整一個甲子的羅家寶在2002年11月成功地舉辦了“從藝60年粵劇藝術系列活動”,包括巡迴演出、推出個人自傳錄、個人曲集、藝術展覽和藝術研討會。在社會上得到了很大的反響。

做戲就不能丟“打鑼樹”的臉。羅家寶的父親羅家樹,人稱“打鑼樹”,十四歲之時就跟著他的師傅從廣東順德來到廣州,在粵劇團里打大鑼。在這之前,羅家世代務農,而在這之後,羅家“一門五傑”,除了羅家寶父子,叔叔羅家權、羅家會,堂兄弟羅家英,都是粵劇界名人,至今仍傳為佳話。羅家寶十二歲正式進入粵劇行,第一位老師就是父親。曾經和多位大師級的粵劇演員合作的父親本來就有邊打邊唱的習慣,再加上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所以能夠將薛覺先、千里駒、朱次伯、桂名揚等人的長短處分析得頭頭是道,而且可以將每段唱詞一字不差地背給羅家寶。父親的想法是,不做戲則已,既然做,“唔好成世做大拉扯(配角)”,要求羅家寶起碼做到正印小生的位置,不能丟父親在粵劇界“打鑼樹”的臉。

《鳳閣恩仇未了情》羅家寶作品

李寶瑩
李寶瑩,順德大良人,著名粵劇花旦。她在香港長大,最初崛起於香港歌壇,與黎文所、鍾麗蓉各自演唱芳腔、凡腔、紅腔而馳譽歌壇,有“藝壇三寶”之稱。其後,她又投身電影及粵劇,20世紀60年代初,她曾與林家聲組織家寶劇團,又歷任慶新聲、頌新聲的多屆花旦。20世紀70年代,她開始與羅家英拍擋,組織大群英劇團,後又組織勵群劇團。李寶瑩除了從事演出之外,也擔任培訓粵劇新秀的工作。

20世紀80年代,她與林家聲組成頌新聲劇團,演出《樓台會》、《戎馬金戈萬里情》等劇目;又與羅家英一起回鄉與順德粵劇團合作,演出《章台柳》、《狄青闖三關》等一批劇目,深受觀眾的歡迎。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1.半張碌架床(1964)....勞燕芳
2.荒唐四怪俠(1964)
3.龍江三虎-下集(1964)....金彩鳳
4.荒唐四怪俠-下集(1964)
5.濟公活佛(1964)....董月娥
6.三個正宮殺太子-上集(1964)....姚綺年
7.白猿太子陰陽崖會母(1963)....司馬金鸞
8.白蟒鬧龍宮(1963)....小瓊
9.星島姐妹花(196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