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青瑣倩女離魂》

《迷青瑣倩女離魂》

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根據唐代傳奇文《離魂記》改編而成的。 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是根據唐代傳奇文《離魂記》改編而成的。但本劇改動了傳奇小說的若干情節,如突出張母的門第觀念:“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使張倩女和王文舉的婚姻得不到最後肯定。這是倩女憂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憂慮的第二個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別就新婚,剝落呵羞歸故里”。

簡介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
最初始自唐·陳玄祐《離魂記》。
《離魂記》中的倩娘把反抗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封建社會的家長制度。
後有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根據唐代傳奇文《離魂記》改編而成的。

戲劇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
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離魂》)是根據唐代傳奇文《離魂記》改編而成的。但本劇改動了傳奇小說的若干情節,如突出張母的門第觀念:“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使張倩女王文舉的婚姻得不到最後肯定。這是倩女憂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憂慮的第二個因素是怕“他得了官別就新婚,剝落呵羞歸故里”。
封建婚姻築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嫌貧愛富的岳父母,比比皆是,而且高中後拋卻原妻的男子也不在少數。這使倩女憂思重重,心神不定,靈魂離開了軀體去追趕情人,表現了她對封建門閥觀念的反抗,和對婚姻自主的追求。因此這樣的改編實際上又有創造。
動人的“離魂”故事:離魂是《離魂記》劇中的主要情節,表現了女主人公張倩女執著的性格,也表現了她追求愛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強烈願望。這種願望甚至能使靈魂擺脫受禁錮的軀殼而自由行動,精誠所至,超出人力所及的範圍。類似“離魂”型的故事,《太平廣記》中記有數則,但都沒有《離魂記》寫得出色。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
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對這一情節加以充實發展,使故事更為生動,更具藝術力量。他把倩女的軀殼和靈魂,分別作了比較細緻的描寫;一方面,靈魂離軀體而去追趕心愛的人,儘管經受了月夜追船的心驚膽顫的場面,經受了王文舉對她的責難,始終不改初衷,堅持著“我本真情”,“做著不拍”,終於遂了心愿;另一方面,軀體卻臥在床,恨綿綿,思切切,經受折磨。這樣對比的描寫,也就增強了作品的藝術力量。

成語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
倩女離魂
【發音】qiànnǚlíhún
【解釋】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出處】唐·陳玄祐《離魂記》
【示例】想著那引肖娘寫恨書千里;搬~酒一杯,攜文君逃走琴三尺。★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男女愛情
【近義詞】離魂倩女

出處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
元曲 《倩女離魂》——鄭光祖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男女愛情
【故事】唐朝時期,衡陽郡張鎰的女兒倩娘十分漂亮,愛上她的表哥王宙。張鎰忘記他的承諾而將倩娘另嫁。王宙痛苦地離開衡陽,夜晚倩娘追他而去,與他一起逃到四川成都成家。十幾年才回衡陽,回來發現一起去成都的只是倩娘的靈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