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雄心》

《赤子雄心》《赤子雄心》海報
對一個在海邊生活的孩子來說,揚帆遠航,去征服海洋,征服世界無疑是最能激盪心靈的夢想,特別如果他的生活充滿著艱辛與挫折的話,那么這夢想就更是溫暖人心了。佩爾,一個年幼的孩子,面對周遭的艱辛生活,心懷一個征服者的夢想,學習,成長,終於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走向廣闊的天地。《赤子雄心》就是這么一部關於幼小的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悲哀與希望中變的堅強的故事的電影。

影片概況

中文片名:赤子雄心/ 比利小英雄/ 征服者佩雷/ 征服者佩萊

更多外文片名:

Pelle erövraren .....(Sweden)

Pelle the Conqueror .....(USA)

《赤子雄心》《赤子雄心》海報(法國)
Pelle, el conquistador .....Argentina / Spain

Hódító Pelle .....Hungary

Pelle Valloittaja .....Finland

Pelle alla conquista del mondo .....Italy

Pelle il conquistatore .....Italy

Pelle le conquérant .....France

Pelle zwyciezca .....Poland

Pelle, der Eroberer .....West Germany

Pelle, o Conquistador .....Brazil

導演: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

編劇:馬丁·尼克索Martin Andersen Nexø .....(novel)

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 .....screenplay &

Per Olov Enquist .....co-writer &

Bjarne Reuter .....co-writer

主演:馬克斯·馮·西多Max von Sydow .....Lassefar

Pelle Hvenegaard .....Pelle

卡倫·韋格納Karen Wegener .....Madam Olsen/Mrs. Olsen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57 min

國家/地區:丹麥 瑞典

對白語言:丹麥語 瑞典語 南部瑞典語

色彩:彩色

影片簡介

本片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丁·尼索的作品改編,描述19世紀末,瑞典老農拉斯卡森帶著他惟一的小兒子佩爾《赤子雄心》移民丹麥,追求他們心中的理想王國。可惜他們惟一能夠找到的工作,是在石頭農莊當馬廊工人,晚上還只能睡在茅草堆上與馬匹為伍,受盡凌辱的父子見證了莊園里種種的黑暗和罪惡。莊園裡的長工埃里克領導工人們起來反抗管家的暴政,後因一次事故導致痴呆殘廢,佩爾為其勇敢精神所鼓舞,決定離開莊園,繼承埃里克要征服世界的願望。

十九世紀的北歐,由於時局不好,日子難過,大批的瑞典農工離開家鄉前往鄰近的丹麥移民,企圖尋找更好的生活,比利與他的父親萊斯亦是如此。他們雖然如願來到了丹麥,也終於找到了落腳之處,不過生活依舊困苦,年邁的父親忍受壓榨忙碌地工作,比利也努力學習著如何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他們碰到許多不公平的事,卻依然不放棄理想,也似乎看到了希望……

幕後製作

原著是丹麥家喻戶曉的名著,本片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去除原作中的傷感成分和嘲諷精神,使之過於正規中庸,欠缺起落轉折的層次感;不過導演透過小佩爾的眼睛和成長經歷,向觀眾展現了以農莊為代表的封建社會統治階層的殘酷和以長工為代表的勞動人民的覺醒。除了其內容豐富以外,攝影師所塑造的雄壯優美的影像功不可沒。演員造型與演技均逼真自然,小佩爾尤其出色。本片曾獲坎城最佳影片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及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影片。

本片導演

《赤子雄心》比利·奧古斯特
比利·奧古斯特 Bille August

男,生於1948年11月9日,丹麥哥本哈根

星座: 天蠍座

比利·奧古斯特1948年11月9日出生丹麥的哥本哈根,早年赴瑞典學習攝影專業,深受藝術大師伯格曼的影響。回國後,進入丹麥電影學院深造,拍攝電視短片。1978年,他導演的處女作《在我的生活中》以凝鍊的電影語言、對現實的深刻解析,為伯格曼之後單調沉悶的北歐電影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從而在北歐影壇嶄露頭角。1983年,沉寂五年的奧古斯特陸續推出兩部作品:《兒童之城》、《巴斯特的世界》。這兩部以兒童為描寫對象的影片使他享譽歐洲。《巴斯特的世界》獲198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兒童城》則使奧古斯特第一次在坎城電影節上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兩部影片與後來的《掙扎與吶喊》構成了奧古斯特電影創作的第一個階段:通過表現殘酷社會現實中脆弱的生命的遭遇來揭示生活。四年後,影片《征服者佩爾》奪得第四十一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在第六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中,這部影片又擊敗了西班牙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精神瀕臨崩潰的女人》獲最佳外語片獎。

主要演員

《赤子雄心》馬克斯·馮·西多
馬克斯·馮·西多Max von Sydow

男,生於1929年4月10日,瑞典

星座: 牡羊座

瑞典演員,高挑瘦削,1955年初次登舞便進入英格瑪·柏格曼導演的項目,此後十年他拍攝了十多部伯格曼的作品,其中多數已成為不朽經典。他擅長扮演壓迫性的嚴厲人物。1965年為好萊塢大製作《萬王之王》中扮演耶穌。之後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影壇。在美國影片中常演那些固執己見、毫無幽默感的角色,是好萊塢一位重要的性格配角。趣聞:他是惟一一位既演過耶穌又演過魔鬼的銀幕演員。

精彩影評

一艘有著高高桅桿的大木船從濃霧裡慢慢浮出畫面——這是電影《征服者佩爾》的第一個鏡頭。它與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的作品《霧》簡直如出一轍。只是後者的畫面上方尚有一夕薄光,仿佛透露著另一個世界的秘密與希望。然而電影中卻無絲毫光亮:唯有從滯重的海霧中駛來的船——帶著它無可知的沉重過往;唯有吞沒了海船的濃霧——預示著它無所希冀的未來。羅森布魯姆說弗里德里希畫出了風景的神性,因為它讓你看到了低矮的人世與蒼穹的神秘高聳之間有所往來、有所關照。然而《征服者佩爾》起首的這個霧景卻讓父子二人跌入一個被上帝

《赤子雄心》《赤子雄心》海報(西班牙)
遺忘的國度——他們無比虔誠地高聲誦讀《聖經》 ,然而神聽不到他們的呼喊……
拉斯是個老鰥夫,帶著他年幼的兒子佩爾從瑞典遷居丹麥討生活。拉斯是佩爾血緣上的父親,給了他靈活的軀體,讓他可以奔跑、,可以跳舞,可以用“動耳朵”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拉斯是佩爾生活上的父親,給了他吃喝拉撒的照顧,讓他不會因為失去母親而徹夜痛哭。拉斯更是佩爾情感上的父親,給了他拮据生活里最濃郁的愛,一把嶄新的白刀子,一捧家鄉的野草莓,一碗偷來的鮮牛奶,一個酸楚卻真正帶著驚喜和甜美的生日。然而拉斯高大的身軀卻無法為佩爾支撐起一個擁有尊嚴的世界。他的猶豫、膽怯,他的忍氣吞聲、出爾反爾讓小佩爾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和屈辱。他碩大的拳頭只能在木樁上敲出憋悶的響聲,卻沒有勇氣真正砸碎欺壓者的頭顱為兒子報仇。他給佩爾講了那么多虛幻美好的未來憧憬,但這些激動人心的話語又一次次被現實刺破。他那么懦弱,卻又那么正直。他那么侷促,卻又那么寬厚。你無法指責這樣一個老人,這樣一個父親。是的,即使當他轉過身去抽泣,蒼蠅落滿他歪斜的背脊時,你仍然無法對他有半點鄙夷。“我老了,真的折騰不起了。”這是一個父親對即將離他遠行的兒子所說的最後一句話,那么真,那么實,那么令人心痛。
父親能給他的全給他了,然而也只有這么多。幸好農場裡還有艾瑞克——這個整天喝烈酒、拉手風琴、揚言開春週遊世界的青年一下子就成了小佩爾心中的精神支柱。“等開春積雪融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乘著大船跨越整個大洋,去美國,去中國,然後是澳大利亞、西班牙……”小佩爾用心愛的小刀在柱子上刻下一艘船,日裡夜裡盼著艾瑞克有一天會帶著他遠渡重洋。艾瑞克一次次地向工頭挑釁,不滿整天鯡魚的悽慘一伙食,不滿沒有休息的繁重勞作,不滿沒有音樂和歡笑的聖誕節。艾瑞克彌補了拉斯在精神上的缺陷,他敢於對不公正的待遇揮動拳頭,敢於對兇惡的主子出言不遜,甚至敢於拿起鐵叉帶領眾人公然反抗——他敢於把一切自己認為正確的理想付諸實踐。艾瑞克成了佩爾精神上的父親,不是給他遮蔽而是給他指引。他對生活的激情和自由的嚮往感染著同樣心懷夢想的佩爾。
雖然艾瑞克最後被石頭砸成了痴呆人,終日在馬圈中任工頭擺布。然而他在佩爾心中種下的那顆追尋自由的種子卻生根發芽。而且這個看似渺茫的希望在小夥伴路德身上變成了歡快的現實路德本是佩爾最好的朋友,然而既是孤兒又是殘疾人的路德在那個閉塞壓抑的小村里遭受的只有歧視和侮辱。他立志要走出去,哪怕去馬戲團演小丑也好。佩爾曾經並不相信什麼有關馬戲團的夢話,然而當他親眼在集市的浪人馬戲團舞台上看到那個裝著長鼻子的路德時,他笑得那么開心。不只因為找到了朋友,更因為他看到了希望——一種即使墮於絕望之境也仍舊能夠獲得自由的希望。
自由對於佩爾的吸引是那么強烈而又徹底。而且這只是關乎他一個人的自由——沒有號角的激勵,沒有同伴的鼓舞,甚至沒有明確的敵人。那只是一個人嚴肅地選擇生活,默默地踽踽獨行。這自由就是他心底的一團暗火,讓他瘦小的身軀可以具有如此堅韌的耐力,抵抗辛勞,抵抗冰海,抵抗暴力,抵抗羞辱。當艾瑞克被工頭強行壓走的時候,佩爾毫無留戀地扯下剛剛穿戴整齊的體面衣帽,拒絕接受擔任新的主管。因為在那一刻,艾瑞克的悲劇忽然刺醒了他的神經——呆在這裡一輩子不會有出路。無論你被提拔為主管還是工頭,甚至成為富有的主人,你都充其量只能囿於這小小的農場院,永遠跟這幾匹馬、幾頭牛、幾個肥胖的女傭過著這了無生氣的日子。於是,佩爾走了。留下年邁的父親,獨自上路。
鏡頭慢慢的向後拉著,只剩下小小的佩爾在浩瀚的海岸線上跌跌撞撞,尋找、前行,好像當初絕然離去的路德,永不回頭地奔跑。梅爾•吉布森曾在《勇敢的心》最後喊出那句動天坼地的Freedom,那是為了一個民族的自由做出領袖的振奮,就像架子鼓最後那一聲吊鑔的華彩收束。佩爾無聲無息地離開,艱難隱忍地跋涉,不折不悔地找尋是為了自我生命與尊嚴的自由,就像內斂持久的低音鼓點,更深沉,更踏實。在原著小說中,佩爾最終成為丹麥的工會領袖。電影卻讓一切都保持在更為詩性和理想的邊界。“去美國,去中國,然後是澳大利亞、西班牙……”,誰也不知道走出去的生活是否一定幸福美滿,誰也說不準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沒有壓迫殘忍。然而我們看見,在那溝壑連綿的山路上,積雪正在融化,大海已然冰釋,另一個春天正在降臨。

96年版影片概述

《赤子雄心》96年版《赤子雄心》海報

外文片名:

Sons and Warriors 中文片名:赤子雄心

導演:特瑞·喬治Terry George

編劇:特瑞·喬治Terry George

吉姆·謝里丹Jim Sheridan

演員: 海倫·米倫Helen Mirren

菲奧紐拉·弗拉納根Fionnula Flanagan

艾丹·吉倫 aidan gillen

約翰·林奇John Lynch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12 min

國家/地區:愛爾蘭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蓋爾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Dolby SR

評級:Rated R for language and some political violence and suffering.

級別:Sweden:15 UK:15 Spain:13 USA:R Ireland:18 Germany:12 Ireland:15

首映日期:1996-01-01
發行公司: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ACFK)
所屬分類:歐美劇情

96年版影片簡介

你能坐視自己的兒子以絕食方式抗議至死嗎?或者,你選擇違背他的理想,拯救他危在旦夕的性命?本片是根據真人實事所改編而成的電影。故事是發生在1981年的英國,兩名北愛爾蘭青年因為一次預謀的抗爭,不慎殺死一名英國士兵而遭逮捕。在苦牢內結識了共和軍頭目鮑比山德斯,有志一同,便決定集體發起絕食抗議行動,來抵制當時主政的柴契爾夫人。凱薩琳和安妮是這兩個年青人的母親,在先前毫無預警的狀況下,親生兒子被英國軍人強行帶走:到處奔走,只求兒子能平安返家,內心的痛苦無以言喻。不料,鮑比山德斯卻先行成仁,眼見愛子為了完成志願一天天的憔悴而至昏迷……

96年版導演介紹

《赤子雄心》特瑞·喬治Terry George
特瑞·喬治Terry George

導演特瑞·喬治曾因《因父之名》獲得奧斯卡獎和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的最佳編劇提名,並憑此片獲金熊獎;由他執導的《赤子雄心》(SomeMother'sSon)也屢次在歐洲電影節和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獲獎。繼兩年前的《哈特的戰爭》之後,特里·喬治終於圓了非洲電影夢。

對於拍攝《盧安達飯店》的衝動始於3年前與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一次會面,保羅將當年的親身經歷講述給特里和凱爾·皮爾森,動人心魄的故事讓特里難以自治的流露出矛盾的情緒:興奮與恐懼。興奮於驚險、感人和真實的絕佳素材;恐懼於如此深邃和鮮為人知的史實而唯恐拿捏不住。這是一段世界遺棄盧安達的黑暗歷史,它的重現足以讓世界感到羞愧

96年版主要演員

《赤子雄心》海倫·米倫
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海倫-米倫原名利依娜-莉迪亞-米洛諾夫,於1945年生於英國倫敦的奎斯韋克。海倫-米倫從小就熱衷於演藝事業。她加入了國家青年劇院,18歲時在“老惑”劇院(Old Vic)上演shakespare的《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1965)一劇中出演克婁巴特拉,並獲得了廣泛的關注。1969年她與詹姆斯-梅森演對手戲,在皮特-布魯克的影片《沙灘上的夏娃》中扮演一個誘惑男人的年輕女孩。20世紀80年代是米倫作為一名演員迅速成熟起來的年代,在這一階段她在英國警匪片《漫長美好的星期五》 (1979)中與鮑勃-霍斯金斯演對手戲,這一角色為她迎來了廣泛讚譽。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米倫繼續活躍在舞台和大銀幕上。20世紀90年代,米林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從《迷情殺機》 (1991)中飾演的那個脆弱的妻子到《倫敦落霧》(1991)中頑固的寡婦。她迄今為止獲得最多好評的影片是尼古拉斯.希特納執導的《瘋狂喬治王》 (1994),片中她扮演精神逐漸失常的喬治三世(由奈傑爾-霍桑飾演)的忠心耿耿的皇后,這部影片也令她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她又因出演《赤子雄心》(1999)中那個貝爾法斯特絕食示威者的母親而獲得好評。她近期的作品包括,在由凱文-威廉姆森執導的《對不起,幹掉你》(1999)中扮演一個有名無實的教師,以及在喜劇影片《綠指奇蹟》 (2000)中扮演喬治娜-伍德豪斯。由於成功地在羅伯特-奧特曼執導的影片《高斯福特莊園》中扮演角色,米倫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提名。2002年,在充滿人情味的《遺言》這部電影中,米倫獲得了飾演麥可-凱恩的遺孀這個機會。2003年,米倫主演了喜劇影片《月曆俏佳人》。

《赤子雄心》艾丹·吉倫
艾丹·吉倫 Aidan Gillen

性別:男
生日:1968年4月24日
國籍:愛爾蘭
地域:歐美

Aidan Gillen是愛爾蘭演員,1968年4月24日出生在都柏林,現居住倫敦。大部分中國觀眾對他不熟悉不過看過成龍大哥的影片《上海正午2--皇家威龍》的觀眾一定對裡面那個和甄子丹一起合謀叛國的英國神劍公爵有印象,他為了演好神劍公爵,提前2個月就到布拉格跟一位武術指導練習,是位勤懇的演員。他和成龍大哥在鐘樓最後的PK非常精彩!Aidan Gillen13歲進入都柏林劇團,19歲獨闖倫敦演藝界,在電影、電視、戲劇中經常出現他的身影,積累了多年的表演經驗,多次在影視舞台劇中擔當男一號,獲得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肯定和讚揚,並多次獲國際電影、戲劇獎,現已成為歐美頗有知名度的實力男演員,在各地均有他的影迷。歐美國家的媒體都稱他為多才多藝又英俊的男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