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

《護生畫集》

《護生畫集》是一套主題畫集,全套六冊共四百五十幅作品,由豐子愷作畫,弘一法師等題寫詩文。該畫集體現了佛家愛護生靈的主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基本信息

簡介

《護生畫集》——沉溺《護生畫集》——沉溺
《護生畫集》,全套六冊共450幅作品,由豐子愷先生作畫;第一、二集的文字為弘一法師題寫,第三集為葉恭綽撰寫、朱幼蘭題寫了第四和第六集、虞愚書寫第五集。前後相繼,創作過程長達四十六年。

《護生畫集》是佛教界、文藝界的大師們合作的文化精品。整套畫集中的詩文,有引用的古詩文和弘一法師所撰的詩文,其餘為豐子愷等所作。

創作緣起

1927年,豐子愷在上海江灣的家裡接待弘一法師。此時弘一法師已經遁入佛門,二人認為一般人看到無辜的人被殺,總是會同情,那么殺同樣是動物的雞、鴨、豬、牛時,為什麼很多人就毫無同情之心了?他們認為“殺”總是一件殘忍的事,所以便商議著要編印《護生畫集》。由豐子愷作畫,弘一法師題寫詩文。

出版過程

第一卷畫了五十幅(暗含紀念弘一法師五十誕辰之意)後,於1929年2月首次出版。後來長達四十多年時間裡,這套書又陸續出版了五卷。出版的節奏,是按弘一法師的生辰順序,六十歲時出版第二卷,六十幅畫;七十歲時出版第三卷,七十幅畫,以此類推,直至法師百年誕辰。1973年,計畫中的六卷本終於出齊。又兩年,豐子愷離世,臨終沒能看到《護生畫集》六卷全貌。

1979年10月,新加坡佛學院院長廣洽法師募集資金在香港時代圖書有限公司出版《護生畫集》。

1985年,上海海天出版社出版了全套六冊《護生畫集》,這是中國內地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出版該畫集。

原稿收藏

《護生畫集》——兒戲其一《護生畫集》——兒戲其一
六集《護生畫集》的字畫原稿起初都集中在新加坡的廣洽法師那裡。1985年(豐子愷去世10周年時),廣洽法師到浙江桐鄉石門鎮來參加豐子愷故居“緣緣堂”重建落成典禮。法師把《護生畫集》六集的全部原稿帶回祖國,打算捐贈。桐鄉市文化部門不敢接受——他們不敢接受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當時桐鄉市石門鎮緣緣堂收藏的條件很差,更談不上防潮和恆溫的設備,他們生怕糟蹋了這450幅畫450幅字的珍貴原稿。豐子愷小女兒豐一吟就建議法師捐給浙江省博物館。其實當時有不少地方(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都要向他以高價購買這套畫集原稿,但廣洽法師一心想物歸原主,把原稿送到中國來。1985年9月,廣洽法師專程去杭州,把《護生畫集》六集全部原稿450幅畫、450幅字,捐給了浙江省博物館。

真跡首次在內地全部展出

2013年5月10日,為紀念豐子愷誕辰115周年,《護生畫集》全部真跡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這是《護生畫集》原作第一次在內地展出。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從450幅作品中精選出124幅。分成了“全集概覽”、“戒殺警世”、“善愛生靈”、“和諧家園”四個單元。每個單元有5幅作品被放大,並由專家詳解。在展覽現場還配備了多個觸屏pad,內含全部450幅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