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

告白

日本作家湊佳苗撰寫的推理小說作品,湊佳苗作品“神職者”(後來為《告白》的第一章)短篇小說在2007年成為日本小說推理新人賞得獎之作。接著作者為配合出道做增補動作,完成此一作品《告白》。主要講述了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種子。

基本信息

內容梗概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

告白告白
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種子……當倫理和正義出現分歧,你該選哪邊?令人震驚的校園犯罪,教師、家長、學生,誰是罪魁禍首?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讀賣新聞》報導說很多人就是因為想跟別人討論一下這個結尾,而向身邊的人推薦此書。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我這個月就辭職了。“要去別的學校任教?”不,是不當老師了。放棄這個職業了。所以一年二班的各位就成為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最後一屆學生。發出惋惜聲音的人,謝謝你們。“辭職是因為那件事嗎?”是的。最後我有些話要跟大家說,那件事也包括在內……”
神職者(1)——神職者(13)

第二部分

“小直會有心病都是去年的導師害的。要是所有老師都跟您一樣熱心,那孩子也不會變成這樣了……” “看伯母的樣子,
小直應該沒有把結業式那天受到的制裁告訴媽媽。要是知道的話,伯母應該沒辦法這么沉著地發牢騷。沒有跟媽媽說,就表示小直自己一個人在苦惱。伯母一面避免
談起那次事件,一面繼續責怪悠子老師。或許她以為兒子只是捲入意外事件也說不定……” 殉教者(1)——殉教者(12)

第三部分

“有什麼傷心難過的事隨時都可以來找媽媽,但要是沒這心情的話,就把日記當成最信賴的人傾吐吧。人腦雖然可以努力什
么都試圖記住,但寫下來就可以安心忘記了。腦子裡只要記得愉快的事,傷心事寫了忘掉就好。” “這是母親中學的恩師在她的雙親因為生病和意外接連離去之後,送她日記本時告訴她的。我找出了母親的日記。”
慈愛者(1)——慈愛者(10)

第四—六部分

“求道者”、“信奉者”及“傳道者”

隱藏結尾

人物介紹

森口悠子

故事的主角,是S中學1年B組的班導,與知名熱血教師櫻宮正義交往並且懷孕,在婚前因為櫻宮正義驗出染上愛滋病,兩人商議後決定取消婚禮,由自己一手撫養女兒長大,她十分疼愛去世的女兒愛美,愛美被謀殺的復仇全是自己一手計畫。

寺田良輝

櫻宮正義的崇拜者及學生,代替森口的位置當班導,對森口對渡邊及下村的復仇毫無認知,在蒙在鼓裡的情況下被森口收買及誤導。

直樹之母

盲目地呵護兒子下村直樹,很討厭森口,以為下村是案中的受害者(曾說過:那孩子,真可憐啊…)。知道下村蓄意謀殺愛美的事後欲兩母子同歸於盡,結果被下村殺害。

渡邊修哉

少年A(有殺意,卻沒有殺害愛美),其母親跟父親離婚後重投科研工作,母子倆多年沒有見面,受露娜希事件影響,欲以自己的發明犯罪以吸引母親注意,殺害北原

下村直樹

少年B,受渡邊的話影響而拋愛美下游泳池(無殺意,卻殺害了愛美),誤以為自己患了愛滋及深怕森口的復仇行動升級而經常待在房間變得瘋顛,錯手殺死母親

北原美月

少女A,露娜希的支持者,不停收集藥物,森口復仇其間一直陪伴渡邊,討厭維特,她因與渡邊反目被殺死,原作中她對下村是有好感的。

櫻宮正義

森口的丈夫及愛美的父親,因在外國生活放蕩而患有愛滋,勸世鮮師,為寺田所崇拜,寫了多本書及上電視訪問,阻止森口復仇,最後因癌症過世。

森口愛美

森口及櫻宮的女兒,常被寄養,很愛兔子(尤其造型玩偶小棉兔)及蓬蓬軟軟的物件,夜晚前寄養在竹中太太家,被渡邊及下村殺害。

點評鑑賞

《告白》:2009年木屋大賞第一名,你最想和同學討論的一《告白》,全新的校園犯罪,令人窒息的筆力及謀篇布局步步緊逼犯罪動機的核心。日本2008年書店最大黑馬,日本670,000名書店店員、老師、學生在恐懼、震驚之餘,不斷向身邊的人訴說他們的“告白”。
這並非只是日本的問題,在我們國家,家庭關係的疏離也越來越明顯。為了生活,大人們要拚命工作,孩子們要拚命讀書,
但時間只有那么多,每天的匆匆行程早已將我們壓得不堪重負,連和家人坐下來,無憂無慮地吃頓飯,都成為難得的奢侈。或許很多人都曾思考過、批判過:我們太注重物慾,而忽視了親情的培養。但在現代,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想去追求物慾,而是物質基礎的確必不可少,而且賴以維生的物質變得越來越多。除開最初的衣食、稍後的住行,日常生活中的手機、電腦,甚至MP3都成為我們無法離開的物質。對物質的需求,超出我們本身的渴望,然後我們又無可奈何地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物質入侵情感,讓我們越發疏遠,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小孩子缺乏父母的教育,心理出現問題,並不難理解。《告白》中的兩個少年,都屬於這種情況。
 ——《告白》——並非一代人的問題
一切的事件在最後一篇《傳道者》里終結而歸於滅寂,與前面數篇遙遙呼應,首尾迴環,構成一條完美嚴密的因果之鏈。短篇集常用此種方式宣告終結,比如《死神的精確度》中的《死神VS老嫗》、《解體諸因》
中的《最終因》等等。只是略顯不足的是,《傳道者》雖然驚駭乾脆有餘,前文一直精心延續的低徊陰暗感和綿綿恨意卻不復存在,有種我國宣揚因果報應的古典小說里“有仇報仇有怨抱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殺人償命天理昭彰”的意思。雖然解恨,深沉哀戚的餘味卻蕩然無存,實在有點可惜。
魯迅有一句論斷被無數次引用,即“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之所以可悲是因為惡與毀滅毫無遮掩地曝露在人們眼前。有時候,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黑暗,而是黑暗及藏匿其中的隱秘之物被驟然照徹時那瞬間的光明。
——關於寫作結構、隱匿之惡等種種問題之淺析犯罪體質的人不見得一定會去犯罪,就像體弱的人不一定會生病。但也許這類人更容易被挫敗引導去黑暗的那一面,就像體
弱的人去淋雨感冒幾率就大一樣。這只是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源於一個舊事。我國小時候的一個音樂老師,長得很美,後來被人潑了鹽酸——原來是某人的丈夫對老師朝思暮想。嫉妒,這種感受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可是除了本性的極端和邪惡,我想不出是什麼讓她朝那么美麗的一張臉孔潑出致命的毀滅。這壓倒駱駝的最後
一根稻草,從來都只在我們內心深處。
——最後一根稻草

所獲成就

日本銷售破270萬冊日本、韓國、台灣累計銷售將近500萬冊。
★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
★第29回小說推理新人獎
★周刊文春「2008年MysteryBest10」第1名
★寶島社「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4名
★2009年日本書店店員票選「最想買的書」第1名
★“最想看推理小說!2009年版”第3名
★“第二屆PLAYBOY推理小說大獎”第10名
★2010年6月,《告白》電影在日本公映,連續3周成為票房冠軍,引發長久討論
由她的作品《告白》改編的同名電影(中島哲也導演,松隆子,岡田將生,西井幸人,橋本愛等主演)也在2010年6月5日上映。並成為2010年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4項大獎。

作者簡介

湊佳苗(湊かなえ,1973年-),本名金戶美苗,日本小說家,1973年生於廣島縣,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系畢業。孩童時喜好幻想,讀中國小時就在學校圖書室里嗜讀江戶川亂步和赤川次郎的作品。先後就讀於尾道市立因北國小、因北中學、廣島縣立因島高中,後畢業於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學系。居住於兵庫縣淡路島。考上廣島縣立因島高校後畢業於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學部,從事服裝行業。後作為青年海外協力隊員趕赴南太平洋湯加島兩年,最後在兵庫縣淡路島的高校中擔任家庭科的科外聘講師。結婚後,白天當家庭主婦操持家務,以“想挑戰在形式上留下些什麼”為契機開始了創作生涯。致力於刻畫所有登場人物的性格為基礎組成小說中細緻的結構,“如果角色的經歷可以決定,那么人物就會栩栩如生”。因此,在寫作前,無論是怎樣的配角,她都會製作履曆書。2009年《中國新聞》的採訪她,五年後以什麼為目標,她說“首先繼續作為一個作家,然後並不想把《告白》作為自己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夜行觀覽車》、《花之鏈》、《少女》、《贖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