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島》

《裸島》

《裸島》是日本著名導演新藤兼人拍攝於二戰之後冷戰期間的一部反映日本農民苦難生活的影片,他把整個戰後的日本比喻成一個赤貧的島,民眾在島上艱苦度日。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新藤兼人KanetoShindo

編劇Writer:
新藤兼人KanetoShindo

演員Actor:
乙羽信子NobukoOtowa....Toyo,themotherMasanoriHorimoto....Jiro,theyoungerson

田中晉二ShinjiTanaka....Taro,theelderson

殿山泰司TaijiTonoyama....Senta,thefather

製作人Producedby:
MatsuuraEisaku....producer

新藤兼人KanetoShindo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林光HikaruHayashi

攝影Cinematography:
黑田清巳KiyomiKuroda

剪輯FilmEditing:
ToshioEnoki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MitsunoriKanaoka....assistantdirectorTakahisaKatsume....assistant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日本
Japan1960年11月23日俄羅斯
Russia1961年7月......(MoscowFilmFestival)蘇聯
SovietUnion1961年7月......(MoscowFilmFestival)美國
USA1962年9月10日芬蘭
Finland1962年12月21日

內容簡介

新藤兼人編導的本片,以無對白的藝術手法,充分利用電影語言,表現了人與自然、土地之間的深厚的感情,被譽為60年代日本新浪潮的先軀,對世界影壇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曾獲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入選《電影旬報》十佳影片之一。背景為日本瀨戶內海海濱一個光禿禿的小島,主要圍繞一對農民夫婦在此安家拓荒的情景鋪展劇情,因島上缺乏淡水,他們只能每天坐船到對岸一次次往此運水,再送上高坡一勺勺澆田,辛苦自是不言而知。直到他們的大兒子因此耽誤了治療時機而早亡,他們仍埋藏了痛苦,在這開拓出了一片又一片的荒地。

導演介紹

日本電影導演,劇作家。日本獨立製片運動的倡導者。生於廣島。1934年進入新興電影京都製片廠。40年代初曾師從溝口健二。1947年他編寫劇本的影片《久等不來的女人》(劇本名《待帆莊》)被《電影旬報》評為十佳影片之一而嶄露頭角。此後不久,他編劇的影片《安城家的舞會》又被旬報評為1948年十佳之首。1950年,與吉村公三郎等創辦獨立製片組織近代電影協會。使他享譽國際影壇的是他自編自導的影片《裸島》,整部影片只有音樂和自然音,沒有一句對話,但音畫的詩意處理卻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該片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

影片介紹

孤苦、寂寥、乾澀、衰弱,沒有什麼期盼,在緩慢和隨時而來的天災人禍里變得更老,一點一點地絕望,直到化為烏有。

赤貧的島像老人的心,孤苦、寂寥、乾澀、衰弱,沒有什麼期盼,在緩慢和隨時而來的天災人禍里變得更老,一點一點地絕望,直到化為烏有。《裸島》出品四十年後,我看到了它,此前早就聽說過,因沒有一句台詞,它被稱為“現代默片”,在電影正走向彩色和大製作的商業勃發年代,它顯得極其另類,當然也因此名揚四海。

沒有一句台詞的影片不可能是複雜的。在這之前,是20世紀80年代初,我看過法國的《紅氣球》,那部影片基本上也沒台詞,不用翻譯,沒有字幕,就跟“現代默片”差不多。但一切都能看得懂,情節簡潔神奇,充滿童趣和想像。經過了二十多年,我仍然清楚記得《紅氣球》的很多細節,那一次的觀影經歷告訴我,世界上只有好壞影片之別,至於說不說話並;不重要。《裸島》講述了在一個周圍僅有五百米的赤貧的島上,一家人艱苦癬作的生存故事。炎熱的盛夏,農民千太和妻子登代,帶著一個八歲、一個夾歲;的兒子,來到遠離市鎮的荒島開墾耕地。這裡荒無人煙、土地貧瘠。最重;要的是沒有河流,維持人生存的起碼條件——淡水也沒有。生活及農田甬水只能靠到島外去取。千太一家勉強棲身在島頂搭建的小屋,屋外搭有簡葛的爐灶,還用木板釘了張粗陋的餐凜。洗澡桶設在戶外。是用汽油桶改裝的民以食為天。一家人最要緊的事首先是吃,他們把樹砍掉後的殘撞挖出,儘量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變成耕地,種上小麥和甘薯。夫妻倆每天矗沉重的勞動,莫過於給農作物澆水。孤島、卜沒有淡水,即使一個小小的水瑾也無處尋覓。因此,夫妻倆只得劃著名小木船,船卜放置四隻大木桶,劃到只面;稍大一些的島嶼去汲取小河裡的水。等船回到滿是岩石的岸邊後,再用扁擔挑起水桶,沿著陡坡爬上頂端澆地。

水,人和植物的生命之源,全部要靠夫妻倆肩挑船運來獲得。天岡放;亮,夫妻倆便搖著櫓奔赴鄰島汲水,划船和挑水是每天必需的作業。每百數次,肩挑兩隻大桶在陡坡山路上攀登,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某次,妻隸登代一個趔趄,一隻桶滑落下來,好不容易運來的水就被浪費了。丈夫千走不動聲色地走到妻子面前,冷不陳就冉手給了她一記耳光。夫妻拚命忙碌,兩個幼小的孩子也不能禱著,他們豢擔拾柴的任務,作為燒飯和燒水的燃料。除了生存,還有孩子的教育,那是這個貧閒之家“面向未來”的惟一希望。每天運水後,妻子登代還受划船把八歲的大兒子送去上學,傍晚薦耩他;接回。

一家四口每天重複著單調而牯燥的生活。日復一日,沒有終了。有一次,大兒子太郎釣到了一條數斤重的大魚,一家人興高采烈地搭乘巡邏艇來到碼頭,把魚賣掉,瓚大眾食堂飽餐了一頓。飯後,他們還去路邊;的商店買了襯衣和褲衩。無疑,難漫長單調的生活中,這是他們最富有精彩的快樂的一天。

然而,災難像魔鬼總是突然降臨,欺負弱小。一天夜晚,太郎突然得了急病,丈夫千太架起小船火速趕赴對岸大島去請醫生,.不巧,醫生出診未歸。他又跑到村里東找西尋,終於把醫生帶到家裡,但為時已晚,兒子太郎已氣絕身亡。第二天,家人為太郎舉行了簡單的葬禮。太郎同班的幾十名男女同學也在老師的帶領下乘船前來,同學們每人手持一束野菊花放在墓前,含淚鞠躬哀悼。太郎短暫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葬禮的次日,夫妻倆強忍悲痛,又默默地登上陡坡,為乾旱的耕地澆水。妻子終於悲憤難忍,發瘋似的將農作物拔出摔到地上大哭起來。丈夫站在一旁呆呆地望著,這次他沒有責怪妻子,而是埋頭耕耘,默默地聽任妻子發泄心中的傷悲。

夏去秋來,耕耘總算有了收穫。夫妻倆將收穫的四大麻袋的小麥全部裝上小船,運到對岸的島嶼,其中三袋畢恭畢敬地給地主送上門,剩下的一袋則送往雜貨鋪,以物物交換的方式換取日用品。

小麥對於島上的一家來說,是奢侈品,賴以度日的主要還是薯類。他們任勞任怨地在陡坡上開闢新的梯田,指望著來年更多的收穫。生活對他們來說,就是無止無休的反覆勞碌……

《裸島》拍攝於1960年,今天回看,它仍是無數底層人的生活真相—十一無所有。該片導演新藤兼人出生於產島市近郊的山區,據說,他自幼便親眼目睹母親長年在田裡辛勤勞動,從種到收總是一聲不吭、任勞任怨。母親的魈象給他的印象太深了,以致觸發他要拍攝一部沒有一句台詞,全憑影像取勝的影片。1954年,他寫出~T劇本。但是,沒有一家電影企業敢於問津。直至50年代末,才決定由近代電影協會出面籌拍。新藤做好了失敗的準備,為了不讓協會受損,提出由他個人出資拍攝,以五百萬日圓的低成本完成了此、片。攝製組成員限制在九名以內。正式的演員只有扮演夫妻倆的殿山泰韻和乙羽信子。其餘角色,包括兩個兒子,國小女老師,島上的地主,醫生寺;廟的和尚等等,都是請當地人乘演。不論影片本身還是拍攝過程,都像是一個寓言,新藤兼人完成的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早在拍攝前1958年6月,新藤就讓攝製組人員住在島上試種甘薯,看看能否種活,10月;終於獲得收成。接著又在1959年11月試種,麥,也獲得成功。於是,決定於1960年6月正式開拍。可見,這個故剝的冀實性是先在腦海里演練,然後從實踐中進行可行的求證。事實上,它只是生活的一種可能性。一家“當代愚公”固守在難以生存的惡劣環境,在鑔復•年的勞作之後,仍然兩手空空。這部影片表現的只是夏天和秋天,沒日本寒冷的冬季。無法想像,在這個赤貧的荒島,那對沉默的夫婦和紳小的孩子,該如何挨過風雪交加的筏酷季節。儘管無法想像;我仍然信故事具有本質的真實性。社會就是勾成,總是有人充當堅韌、頑燕,一根筋一樣的角色。說他們愚民也好說他們傻帽也罷,但他們往往是壤大多數的群體,即所謂芸芸眾生。這其皆有自己的前輩、親友,以及未知贛自己。也許我們不屑不甘甚至蔑視排斥羽願與他們為伍,但我們與他們豢沒有本質的差異。影片裡的生活比真實的矧活還要枯燥,當單調乏味已把巍們逼迫得要發瘋時,憑什麼還要去品味舞裂的來自影像的折磨呢?

看裸島上的一家人,我們充滿著上帝一樣悲天憫人的情懷,而此時此刻,真正的上帝(如果有的話)也正以同樣的目光看著如蟻的我們。除了最終的遺忘,我們實在是一無所有。

影片賞析

這是一個方圓約有六、七百米的小島。其實它不過是海中的一小塊荒丘。
“島的背蔭處一個角落,蓋了一個簡易的小房,它好象是緊貼在崖壁上的小棚,然而它卻是一戶人家。”這是一個四口之家,男的叫千太,女的叫阿豐,還有他們的兩個兒子:八歲的太郎與六歲的次郎。他們辛勤耕耘,把整個小島從海灘到島頂端開出了一層層的梯田。
小島上沒有淡水,為了澆地,千太、阿豐每天從早到晚搖船運來大島上的淡水。太陽炙烤著小島,水澆到乾裂的土地上,“跟看著水滲入到乾土裡,好像留下了小小的污點,立刻就消失了。”可是他們仍然默默地幹著,默默地搖船,默默地挑水,默默地澆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不久,禍從天降。太郎突發急病,千太去大島請醫生又耽誤了時間。阿豐、次郎眼睜睜地看著太郎死去。
阿豐終於忍無可忍,她“發了瘋似地把幼苗拔出來,狠狠地用手摔在乾裂的大地上,然後用腳踩它。”可是千太卻依舊默默地舀水,澆著乾旱的土地。
第二天,千太,阿豐又從大島運來了淡水。他們挑著水桶,一步一步地爬上山頂。阿豐“拿起水舀,小心而慢慢地往大地里澆水。曬乾了的黃土轉瞬就把水吸盡。”
《裸島》又譯作《赤貧的島》,描寫一個赤貧之地的赤貧人們的生活。
初看《裸島》,可能很累。它是一部黑白影片。編劇、導演新藤兼人在談到該片為什麼不拍成彩色片時說:“彩色電影就不能完全如實地把現實描寫出來,黑白影片有時勝過彩色片。。。。因為著色首先是根據現實著色,而黑白的表現手段只用兩色表現現實。彩色當然也應該有它的表現手段,但是根據現實去著色必須有出色的藝術家頭腦和革新的技術才行。”(《電影劇本的結構》,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第94頁)。這裡新藤兼人講了彩色片與黑白片的不同之處,或者說是講了黑白片所獨具的藝術魅力。此外,《裸島》嚴峻的主題,樸實的風格,似乎只有採用黑白影片的形式才合適。
初看《裸島》,可能很累。它是一部無對話影片,影片“自始至終只是靠畫面的組接完成的。但是它並不是無聲電影。它有聲音。有波浪聲、風聲,笑聲、嘆氣聲,運動著的大自然和人,一切都按其原貌讓它活在劇本里”(《電影劇本的結構》,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第93頁)。於是,影像在這裡發揮,更大的作用。電影雖然是視、聽結合的藝術,但是它應該以“視”為主,“聽”為輔。據國外腦生理學者和電子計算機信息工程學者共同測驗的結果:相同時間人們所獲的信息量,視覺信息是聽覺信息的900倍以上。此外,更重要的是,影像能夠跨過藝術品與觀眾之間的障礙,直接走入人的心靈。“在電影院裡,攝影機把觀眾引入了畫面本身。我們仿佛站在回面電觀看一切東西。。。。雖然我們是坐在花了票價的席位上,但我們並不是從那裡去看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是用羅密歐的眼睛去看朱麗葉的陽台,並用朱麗葉的眼睛去俯視羅密歐的。”(巴拉茲《電影美學》第37貞)。
其實,“走入心靈”的豈只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看過影片《黃土地》的人,也都會被該影片強烈的造型感和視覺衝擊力所震撼。黃土地猶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靜靜地站在那裡,他溫厚地注視著我們,向我們默默地訴說著我們民族久遠的歷史,訴說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面對黃土地,我們感到了一種灼熱,我們甚至不敢迎接他的目光。在影片《裸島》中,新藤兼人創造了影像更大的奇蹟,一切都是那樣默默地:大海,小島,土地,幼苗;搖船,挑擔,爬坡,澆水。“由於受無聲條件的限制而依賴了表現手法的充實。”(《電影劇本的結構》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第93頁)於是,“默默”之中,漸漸浮出了一種韻味,一種風格,一種詩意,一種精神。。。。它“默默地”走入了我們每一個觀者的心中。

幕後花絮

影片曾在世界影壇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被譽為60年代新浪潮的先驅。在藝術上獨樹一幟,無對白,充分利用了電影語言表現人與自然,人與土地的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攝影上追求構圖美,導演新藤兼人這一創作,為日本電影史上留下了寶貴的篇章。本片獲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在世界上64個國家上映,取得了票房佳績。這是日本電影史上獨立製片的不朽名作,是60年代新現實主義的里程碑,被列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60年年度旬報十佳...

獲獎情況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FilmAward)1963
BestFilmfromanySource(提名)
Moscow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GrandPrix)1961
新藤兼人

相關影評

整個故事講述了生活在一個孤島(形像點叫裸島,因為其孤零零的裸露在大海上)上一家子,他們的生活主鏇律就是“挑水“,電影也以大段的畫面來鋪陳他們日復一日的挑水過程。講解字幕說,這樣一個家庭只是生活在瀨戶內海的眾多具名的一個典型。那樣的原始但淳樸的日子在現代的日本已經不存在了,導演以史家的眼光,珍惜的記錄著那個年代的一切。
這部電影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很高的藝術性,或者說獨到之處。從形式上說,它是一部黑白的無聲片,說無聲其實不是沒有聲音,而是主人公從頭到尾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即使到非常緊急的時刻,導演也沒讓說一個字。但是影片的配樂,以及其它的配音都非常恰當的表達了人生的喜怒哀樂。至於電影的主題則是在表現人類的生老病死之外,強調了人類跟惡劣的環境所做的堅韌地爭奪,其中分明也暗示了人不管存在怎樣的環境之中,都必須去適應,去習慣,而無力反抗的命運觀。
再說本片的聲音效果,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有非對白形式的聲音表達,如划船的聲音,船錨被扔進水中的聲音,寂靜的打水聲,清脆的巴掌聲,無助的哭泣聲,歡笑聲以及歌唱聲和音樂聲。儘管主人公沒有說過一句話,但似乎什麼都不需要說了,所有的意思都被那些聲音給解釋了。這是本片的獨到之處,以無聲勝有聲,以有聲釋無聲。
本片的整體效果是很好的,沒有多餘的動作與情緒,除了圍繞水的生活和平淡中無奈的生離死別,沒有不必要的憤怒和悲傷,沒有自怨自艾,沒有吵吵鬧鬧,沒有世俗的善惡是非。這樣的電影,這樣的生活,如果存在其中是一種清苦,而以欣賞者的姿態佇立在它的前面是一種幸福。因為在我們的一輩子中絕難真正去品嘗那樣單純的生存的滋味。

日本家族電影50部

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選出了50部以家族為背景的日本電影佳作,一起看看吧。做本任務詞條,需梳理、編輯詞條內容,完善詞條同義詞及信息模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