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格言》

《薩迦格言》

《薩迦格言》成書於13世紀上半葉,作者聲明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世人有規可循,我把聖法加以宏揚。”他以宗教家的身份觀察評論各種社會現象,提出處世、治學、識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張,內容涉及區分智愚、揚善貶惡、皈依佛法等各個方面,全部格言以每首七言四句的詩歌形式寫成。

基本信息

《薩迦格言》

正文

藏族第一部哲理格言詩集。作者藏族學者、詩人薩班·貢噶堅參(1182~1251)。幼年學佛典梵文。青年時代,精通五明之學(五明是藏族對一切學問的總稱,包括大五明和小五明,共十科。大五明指工藝學醫學聲律學正理學佛學;小五明指修辭學詞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被尊稱為“薩迦班智達”(班智達印度語,意為學者)。《薩迦格言》成書於13世紀上半葉,作者聲明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世人有規可循,我把聖法加以宏揚。”他以宗教家的身份觀察評論各種社會現象,提出處世、治學、識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張,內容涉及區分智愚、揚善貶惡、皈依佛法等各個方面,全部格言以每首七言四句的詩歌形式寫成。從此書中除了可以窺見藏族格言的寫作藝術以外,還可以考察西藏農奴社會的社會思潮道德標準、宗教意識、風土人情等等。本詩集對後世藏族格言詩的創作起了推動作用。如16世紀的《格丹格言》,18世紀的《水樹格言》,19世紀的《國王修身論》以及《火的格言》、《天空格言》、《寶貝格言》等,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寫作方法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薩迦格言》的影響。《薩迦格言》重在說理,善於運用比喻。語言簡潔,形象鮮明,準確有力;用詞雅俗兼蓄,既有佛經掌故,又有民俗民諺,深入淺出,別開生面。它成為藏族學者必讀著作,也在民眾口頭廣泛流傳。

《薩迦格言》《薩迦格言》
《薩迦格言》藏區各印經院均有木刻版本,刊行不久,首先譯成八思巴文、蒙古文漢文,後陸續有英、法、日、捷、匈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