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戒指》[散文]

《草戒指》[散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草戒指》是鐵凝的散文代表作,是鐵凝的散文集女人坊的第一輯《美麗的鄉村感情》中的一篇。這篇散文,主要內容是寫冀中平原農村女孩兒用草莖或麥稈編成各種花樣的戒指戴在手指上來展示予人的一種遊戲。《草戒指》正是向我們展示著女性細膩的情感和樸素的人生理想。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草戒指》是鐵凝散文代表作,是鐵凝的散文集女人坊的第一輯《美麗的鄉村感情》中的一篇。《草戒指》用樸實淡雅的文字敘寫了廣大的冀中平原上,女孩子用狗尾巴草、麥稈編就草戒指,而其直接原因並非是經濟的貧瘠和文化生活的單調,而是那裡的人們對土地的熱愛,是那種天真無暇的樸素的愛。《草戒指》正是向我們展示著女性細膩的情感和樸素的人生理想。“草”本是極普通極卑賤,隨處可見的東西,而戒指呢?則是屬於極高雅極華貴極不易得到的東西,但世界往往就是在大反差中完成了它的結構與創造,於是“草”便成了“戒指”,於是人生的美,更熠熠生輝了。

這篇散文,主要內容是寫冀中平原農村女孩兒用草莖或麥稈編成各種花樣的戒指戴在手指上來展示予人的一種遊戲。她們的戒指是以草莖或麥稈為原料編成的,所以名之為草戒指。她們編草戒指的地點常常是在會場裡。戴草戒指的女孩兒是美麗的。“那麥稈編就的戒指,便是少女身上唯一的飾物了。但那一雙雙不拾閒的粗手,卻因了這草戒指,變得秀氣而有靈性,釋放出女性的溫馨。”草戒指是她們浪漫的少女時代的產物。“少女們更大了,大到了出嫁的歲數。只待這時,她們才丟下這麥稈、這草帽辮兒、這戒指……那草戒指便在她們的手上永遠地消失了……”

編戴草戒指的遊戲是代代相傳的。這是冀中平原農村最常見的一種流行於女孩兒中的遊戲。其源於何時,難以推測,因為其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一代傳一代,不知傳了多少年。勿庸置疑,這種遊戲還將繼續傳下去,不知傳到何時。應當說,這是一種模仿性的遊戲,模仿的是成年女子戴戒指——真正的戒指的情景。戴戒指,或許象徵著某種意義,可更實際的用途是作為一種裝飾之物,如同佩戴耳環項鍊一樣,是為了使自己更加美麗。女孩兒自然是愛美的。然而,就年齡而言,她們幾乎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戒指。於是,她們便要以遊戲的方式實現這個願望。於是,便出現了編戴草戒指這種遊戲。

寓意賞析

草,普通,卑賤,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再普通再卑賤的事物也自有它的價值所在。“眼前的一簇狗尾巴草”“被女主人插在一隻青花瓷筆筒里”,這草成了池澤夫人茶道中的重要一環;“那些女孩不理會苹的騷擾,因為她們正揪下這草穗,編結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搖晃著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這草被女孩子們紮成各種生動的形象,充盈著爛漫的童趣;“麥稈兒在手上跳躍,手下花樣翻新;棱形花結的,“ ”字花結的,扭結而成的‘雕’花……編完,套在手指,把手伸出去或互相誇獎,或互相貶低”,這草更被女孩子們編成戒指,成了靈心巧手的展示和美好心愿的寄託。這裡的草和遍野的草本沒有什麼不同,但經過人的摘取和心的編織就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東西了。

草戒指是低賤的,更是高貴的。它的高貴正是因為它成了鄉村孩子展示靈性以及寄託美好追求包括愛情情思的載體。“姑娘們刻意打扮過自己”,“胳肢窩裡夾著一束束金黃的麥稈兒”,“這伸出去的手”,“也許只為著對不遠處那些男青年的提醒”,“釋放出女性的溫馨”。草戒指的高貴正體現著它寄託了女孩的表現欲和對美的追求,正是這樣,當時間流逝,以前的少女變成了新娘,以草為傳媒的經歷永遠沉澱在了她們的心底,她們的憧憬和追求卻全都遺傳給了她們的子女,這些子女又重複著一個個草戒指的夢,又演繹出一個個純樸而美麗的故事,即使生活富足,“她們依然願意當著男人的面伸出一隻戴著草戒指的手”,那一隻只戴著草戒指的手又伸展成一道道最有魅力的風景。許草戒指的美就在這裡:它不是價格,而是需要,是憧憬,是意願,是女性纖細而樸實的情感寄託。

寫作手法

《草戒指》靈活的寫法,也顯示了作者嫻熟的藝術技巧和自然的風格。《草戒指》描寫的是草戒指所寄託的中國女性對美的追求,但作者卻從日本茶道寫起,寫到幾棵普通的草在特定的情況下代替了美麗的花,這樣似乎寫遠了,實際上卻從側面寫出了草在特定時刻的特殊效果,為下文直接寫少女對草戒指的熱戀張本,很好地烘託了主題。《草戒指》一文中,作者所顯示出的看似隨意卻是圓熟的技法不正如少女們隨手編織的草戒指般嫻熟而寄意深遠嗎?

作者簡介

鐵凝,河北省趙縣人,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始發表作品,至今發表約150萬字。在中國當代眾多的女作家中,鐵凝以其特有的風格,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心。她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大多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用細膩的筆觸關注著中國女性的生存空間,反映著她們獨特的內心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