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注》

《老子道德經注》是中國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的著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老子》注之一。《老子》分“道”、“德”兩篇,道教徒稱之為“道德經”,是魏晉玄學理論所憑藉的基本思想資料,其中自然無為、有生於無、反本守母等思想是玄學家們最感興趣和經常討論的問題,因此後人稱玄學為“祖述老莊”。魏晉時期玄學家所注《老子道德經》雖多,而流傳至今只有王弼注本最為完整。

基本信息

《老子道德經注》

正文

中國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的著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老子》注之一。《老子》分“道”、“德”兩篇,道教徒稱之為“道德經”,是魏晉玄學理論所憑藉的基本思想資料,其中自然無為、有生於無、反本守母等思想是玄學家們最感興趣和經常討論的問題,因此後人稱玄學為“祖述老莊”。魏正始年間(240~249),玄論始盛,當時名士如何晏、王弼、鍾會、夏侯玄等,都注重研究老子之學。相傳何晏曾注《老子》,後因見王弼所注“精奇”,而己意“多所短”,於是不再作注,而改寫為《道》、《德》二論。唐代陸德明《老子道德經音義》說:自河上公《老子章句》以後,“談論者莫不宗尚玄言,唯王輔嗣妙得虛無之旨”。因此,魏晉時期玄學家所注《老子道德經》雖多,而流傳至今只有王弼注本最為完整。
王弼在注中著重發揮了玄學貴無論“以無為本”、“崇本以舉其末、“守母以存其子”、“靜必為躁君”、“以寡統眾”、“因物之性”等思想,對《老子》思想多有發展和改造。它是研究王弼思想,了解魏晉玄學思潮,特別是玄學初起時與老子思想關係的重要著作。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現存最早版本相傳為明華亭張之象刻本,但今流傳的清浙江書局翻刻本,實際上已據清武英殿刻本作了部分校訂,非張之象原本。明刻《道藏》中的《道德真經注》較接近張之象原本,但訛誤很多。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樓宇烈著的《王弼集校釋》,其中所收《老子道德經注》對王弼注文作了詳細校勘,便於閱讀。

配圖

相關連線

民國以來老子研究著作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老子》
《老子道德經注》
《老子的智慧》
《老子集注》
《莊老通辨》
《老子道德經》
《篆文老子》
《老子古義》
《老子道德經故事異附補遺》
《老子殘卷六種》
《敦煌本老子義殘卷》
《老解老》
《老子音義辯證》
《老子校話》
《道德經白話解說》
《道德經述義》
《新解老》
《老子哲學研究和批評》
《老子集解》
《老子余誼》
《評註老子菁華》
《新式標點老子道德經》
《老學八篇》
《老子約》
《老子集訓》
《老子道德經箋注》
《老子考》
《老子道德經解題及其讀法》
《老子研究》
《老子今見》
《老子古注》
《老子正詁》
《老子政治思想概論》
《老墨哲學人生觀》
《譯老子原始》
《老子新注》
《老子學辨》
《老莊哲學》
《老子通注》
《道德經達話》
《老子新證》
《古本道德經校刊》
《四庫提要老子注辨證》
《老子校詰》
《老子學案》
《老子古本考》
《老子章句新釋》
《老子章句新編》
《老子眾說糾繆》
《老莊研究》
《老子知見書目》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老子達解》
《白話句解老子道德經》
《老子哲學闡微》
《老子現代語解》
《老子通釋》
《老子哲學》
《老子讀本》
《老子校釋》
《老子今譯》
《老子想爾注校箋》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
《老子講義》
《老子新繹》
《老子的流傳與註解》
《老子譯話》
《老子選注》
《論老子》
《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訂老子》
《老子義疏注》
鍾應梅《老子新詮》
《老子重編》
《老子正義》
《老子道德經語釋》
《老子會通》
《老子正解》
《老子述解》
《老莊異同》
《老子探義》
《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要義》
《老子的政治思想》
《道家的經濟思想》
《老子思想研究》
《老子王弼注》
《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
《王安石老子注輯本》
《老子崇寧王注》
《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
《帛書竹簡》
《竹簡帛書論文集》
《帛書老子註譯與研究》
《老子校讀》
《老子注釋》
《老子哲學討論集》
《帛書老子甲、乙本與今本老子勘校札記》
《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
《老子校》
《老子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