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隊》

《美國戰隊》

《美國戰隊》是一部由崔·帕克執導、馬特·斯通主演的冒險動作片,講述一個國際性的刑警組織沖當這世界警察的角色。致力於維護全球的安全與穩定的故事。影片的主創人員帕克與斯通是名滿天下的惡搞動畫電視劇《南方公園》的主創者,兩人集編、導、製片於一身,甚至連配樂也一手包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美國戰隊》《美國戰隊》

這支叫做“美國戰隊”的組織是一個國際性的刑警組織,他們的宗旨就是“世界和平要從自己做起”。他們沖當這世界警察的角色,致力於維護全球的安全與穩定。

最近,“美國戰隊”總部驚悉了一個可靠的情報:一個患有“權力饑渴症”的獨裁者正將大量有殺傷性的武器賣給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幫助他們進行大肆破壞,引起了全球的恐慌。

於是,“美國戰隊”再次挺身而出,以絕對的使命感積極投入到拯救世界的行動中去。為了能夠滲透到恐怖組織內部,戰隊這次破格吸納一名新成員--在百老匯新崛起的演員加里·約翰斯頓,他可以利用他的表演天賦幫助站隊從事秘密的間諜任務。

在戰隊的司令官斯鮑茨伍德和隊員克里斯、莎拉、莉莎以及喬的幫助下,加里混進了一個軍火交易商

(圖)《美國戰隊》《美國戰隊》
的隱匿處,他發現,恐怖分子的陰謀已經啟動了。於是,站隊也行動了起來,從開羅的金字塔巴拿馬運河,“美國戰隊”的腳印幾乎踏遍了全世界,最終,目標被瑣定在了北韓的主席宮,他們發現那個進行秘密軍火買賣的正是朝鮮社會黨總書記兼國家元首金正日。面對這位對權力已經痴狂成疾的領導人,“美國戰隊”置危險於不顧,竭盡全力的來阻止他顛覆世界的陰謀。

美國的霸權主義已經讓全世界的人們感到了厭煩,甚至是美國曾經最親密的盟友和美國人民自己也不喜歡美國政府的行為。而在好萊塢,美國人在電影中同樣是全世界的帶頭人,尤其是在地球即將毀滅的時候,美國人就會挺身而出,拯救全世界(像《獨立日》)而這次,美國人乾脆就在影片中把自己封為“世界警察”由)他們來保衛世界和平。

影片幕後

(圖)《美國戰隊》《美國戰隊》

美國人對政治的調侃可謂是功底深厚,之前的《華氏911》就向人們展示了美國人連最敏感的政治神經都敢碰的魄力。而這部影片更是大膽,它幾乎要挑釁所有的人,不管你是屬於何黨何派,何種政治立場。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好萊塢明星,甚至還出現了身穿灰色中山裝,戴黑寬邊眼鏡的朝鮮領袖金正日。社會主義國家一直都是好萊塢開涮的對象,在蘇聯解體之後,被布希稱為“邪惡軸心”之一的朝鮮便成為了美國媒體攻擊的頭號目標。本片在大涮好萊塢明星之餘,也不忘順便涮一下朝鮮。

《美國戰隊》的靈感來自一部名叫《雷鳥》(Thunderbirds)的科幻木偶電視劇,電影中的全部角色皆為牽線木偶,等於是把一出木偶劇搬上了銀幕。影片的主創人員帕克與斯通是名滿天下的惡搞動畫電視劇《南方公園》的主創者,兩人集編、導、製片於一身,甚至連配樂也一手包辦。帕克與斯通兩人有一種挑戰傳統、遊戲人生的心態精神,1997年8月,《南方公園》在一個叫做“喜劇中心”的頻道播出,迅速成為該頻道評價最高的電視劇,並獲得無數艾美獎提名。《南方公園》的惡搞迅速籠絡了年輕觀眾,四個主人公年紀輕輕卻人小鬼大,滿口粗話,毫不畏懼地挑戰成人世界。

其實,不僅僅是金日成,連美國人自己的領導人,他們兩個人不想放過,原本片中設定了兩個神似布希和克里的木偶,但最終還是被放棄不用。

與之前的政治色彩影片《華氏911》相比,本片的政治立場與前者可謂是完全對立的,帕克與斯通不但是全盤否定了《華氏911》,還在影片中大肆醜化《華氏911》的導演麥可·摩爾,使得麥可·摩爾成為本片中被玩的最慘的人物。其實,在這背後還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原來在拍攝關於美國校園槍擊案《科倫拜恩的保齡》(Bowling for Columbine)一片時,由於在自己的家鄉發生過一起高中生校園槍擊案斯通接受過了摩爾的採訪,而問題就出現在這次採訪上。“我答應接受採訪,應該說他沒有扭曲我所說的話。但他在我的採訪片段後面接上了一段動畫,人們看了會以為那是我們做的。”帕克和斯通兩人都對那段包含反槍枝信息的動畫耿耿於懷,他們認為那動畫是在模仿《南方公園》的風格。而斯通在接受訪問時言辭不甚明確,容易使人誤會接著出現的動畫出自他與帕克的手筆。於是兩人在在《美國戰隊》里對麥可·摩爾進行了毫不留情的報復。在影片中,摩爾被設計成一個滿口廢話、嗜食熱狗、體態臃腫的小丑,他的任務是充當人肉炸彈,去攻擊美國的良民。據說,為了追求喜劇效果,這個木偶小丑體內塞滿了火腿,綁在他身上的炸藥爆炸時,火腿四濺,令人哭笑不得。

在影片中有三種人,一種是那些好萊塢的反戰分子如麥可·摩爾等;一種代表著那些“非右即左”的民族主義分子;而第三種是狂人,即恐怖分子、獨裁者與國際大罪犯。為了能更好的表現這三種人,木偶師諾曼·譚皮亞在本片中與雕塑師、畫家與髮型師通力合作,用了90個身體模型和95個頭部模型製造出多達250個角色,每個都個性鮮明,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

關於這部電影,在看之前就聽說了太多,所以少了些驚喜。即便如此,還是有些地方讓我笑個不停。

一切都可以拿來開涮,無論左還是右,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無非是狗咬狗。我們看到恐怖份子亂殺無辜的同時,美國戰隊的人也在大肆破壞,每到一地必把當地的一切摧毀,然後高聲宣布“你們得救了”;戰隊代表的政府一方自以為是,橫衝直撞地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而演員們代表的另一方也不過是些只會喊口號的理想主義者,被人利用來推行恐怖主義。沒有什麼正義與是非,不過是爭來斗去地搶奪一些利益而已。一切都被肆無忌憚地諷刺和調侃。電影中的俗套被拿過來一一演示了一遍,甩頭髮(這個讓我想起了Shrek2里的白馬王子甩頭髮),多角戀,彷徨的英雄,童年的陰影,等等等等。最妙的是這些俗套被演示的時候都是很煞有介事一本正經的,以後看電影的時候再看到類似的場景,即便是悲劇也會笑出來的吧。愛金正日這個角色,尤其是他深情款款地唱著“I'm so lonely”的時候,很是打動人心啊。還有可憐的《珍珠港》和小本,也有幸專門被一首歌大罵了一通。男主角痛苦地酒醉嘔吐的時候,是伴隨著飽含感情的音樂的,而且隨著音樂的推進一波接一波地嘔吐(奉勸大家不要吃飯的時候看)。木偶做愛的場景很露骨,把各種姿勢都表演了一遍,可以作為簡易教程來觀摩(也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是木偶就以為小孩子也可以觀賞)。不過對於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嘲諷,也很容易讓人心生厭惡。嘲笑這個嘲笑那個,自己又沒什麼切實的主張,只是以大罵和顛覆為樂,說到底和憤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當然,如果不介意這個,放開思想,就隨著它發泄一下,倒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英美影史最強喜劇TOP100

《Timeout》目前評選出了英美影史上最強喜劇TOP100的片單。一起看看吧。
《分秒不差》
《五月迷狂》
《香蕉》
《棒籃小子》
《捉鬼敢死隊》[電影]
《西部之路》
《城堡》[1997年電影]
《亞瑟》[1981年美國電影]
《繼續尖叫》
《蘇利文的旅行》
《我與長指甲》
《笑破鐵幕》
《粉紅豹系列:活寶》
《愚笨的人》
《脫線一籮筐》
《神勇三蛟龍》
《瘋狂店員》
《空前絕後滿天飛》[1980年美國電影]
《於洛先生的假期》
《仁心與冠冕》
《毒藥與老婦》
《等待古夫曼》
《古怪的一對》
《貴婦殺手》
《迷魂陣》[1967年電影]
《假期歷險記》
《謀殺綠腳趾》
《狂歡宴》
《王牌保齡球》
《粉紅豹》[1963年電影]
《呆頭鵝》
《白頭神探》
《全職浪子》
《當哈利遇見莎莉》
《飛機、火車和汽車》
《阿呆與阿瓜》
《偷心大少》
《愛犬大賽》
《動物屋》
《福祿雙霸天》
《青春年少》
《發財妙計》[1968年電影]
《阿叔有難》
《絕智奇才》
《小小球童》
《大人物拿破崙》
《美國之旅》
《上班一條蟲》
《哈洛與慕德》
《王牌播報員》
《聖誕精靈》
《熱情如火》
《美國戰隊》
《小報妙冤家》
《新科學怪人》
《喜劇之王》[1983年美國電影]
《歌台三怪傑》
《鴨羹》
《午夜狂奔》
《顛倒乾坤》
《百老匯的丹尼·羅斯》
《情迷索瑪麗》
《反鬥智多星》
《公主新娘》[電影]
《傻瓜大鬧科學城》
《伴娘》
《一條名叫旺達的魚》
《搖滾萬歲》
《萬世魔星》
《修女也瘋狂》
《將軍號》
《瘋狂躲避球》
《波拉特》
《奇愛博士》
《神槍小子》
《單身男子俱樂部》
《南方四賤客電影版》
《四頭獅子》
《靈通人士》
《王牌大賤諜》[1997年電影]
《超級名模》
《陽光小美女》
《撫養亞歷桑納》
《愛與死》
《驚爆銀河系》
《宿醉》[電影]
《球場古惑仔》
《大獨裁者》
《妙想天開》
《巨蟒與聖杯》
《偷天情緣》
《殭屍肖恩》
《窈窕淑男》[電影]
《桃色公寓》
《神探飛機頭》
《特倫鮑姆一家》
《熱血警探》
《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賤女孩》
《安妮·霍爾》

10年重口味電影推薦

世界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快樂就有痛苦,有溫馨就有殘酷。電影也一樣。從2001年到2011年,十年的時間裡,重口味電影正在從形式感極強的模式里走出來,它和商業電影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色情狂》
《橡皮輪胎殺手》
《2001個瘋子》
《身在其中》
《戰鬥少女:血之鐵面具傳奇》
《血腥假日》
《風魔美女》
《日煩月煩》
《夢魘瘋人院》
《阿維達》
《歡樂樹的朋友們:滑雪巡邏救生隊》
《皇家國教騎士團OVA1》
《一部塞爾維亞電影》
《圖解性虐待》
《收藏者》
《吸血少女大戰再生蘿莉》
《神秘馬戲團》
《異常》
《惡魔的藝術2:邪降》
《卡莉的眼淚》
《邪惡外星人》
《鰻女》
《昭和歌謠大全集》
《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奧托,與殭屍同行》
《愛的曝光》
《殉道者》
《高壓電》
《Snuff 102》
《兩居室》
《活死雞的攻擊》
《暴力監獄》
《最後的晚餐》[日本電影]
《祭祀》
《呼救無門》
《牛頭》
《遁入虛無》
《冰冷熱帶魚》
《傷心小號曲》
《稀人》
《亂步地獄》
《邊域之城》
《霧》
《狗牙》
《短暫的生命》
《殺妻總動員》
《撒旦魔王》
《捷運風情畫》
《恐怖流浪公園》
《逃離魔窟》
《死亡解剖》
《食人魚3D》
《彎刀》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解剖外星人》
《人體雕像》
《十字架》
《反基督者》
《美國戰隊》
《刀的哲學》
《以藏》
《變鬼》
《磨坊電影》
《老男孩》[韓國電影]
《蝙蝠》
《人獸雜交》
《東京殘酷警察》
《末日侵襲》
《黑吻》
《夢十夜》
《千屍屋》
《維多利亞壹號》
《死亡錄像》
《狗咬狗》
《獸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