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的家庭》

《紅星照耀的家庭》

《紅星照耀的家庭》,由編委會編著,中共黨史出版社於2008年10月出版的散文書籍。

《紅星照耀的家庭》紅星照耀的家庭
作者:本書編委會出版:中共黨史出版社定價:36元ISBN:9787509800997出版日期:2008-10

本書簡介

慶施、王任重、聶榮臻、烏蘭夫、劉建勛、李雪峰、熊向暉、周榮鑫等老一輩的中共高層政要、共和國的開創者和領導人,他們五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是什麼樣的?他們又是怎樣面對和教育子女的?這在大眾心中是個神秘而好奇的話題。有的人可能會想像,執掌政權的中共老一輩過的是何種的名門貴族生活,他們的子女又是怎樣的“高門子弟”。其實,真實的情況和這些想像不同。本書專門約請17位元帥、副總理、部長一級的中共高層的子女,回憶並親筆記錄年少時的家事。通過他們的記憶,展示共和國領導人真實、生動而又不為人熟知的一面;而選取的角度,也多為親情、家事等真切感人的一面,通過這點滴的記憶,折射出父輩人格的光輝。本書文筆真摯感人,記錄真實可信,能讓人了解五六十年代中共高層家庭生活的真實景象。

心中的父親是坦蕩的樂天派

父親離開我們時,我還在上國小四年級,不滿11歲。兒時的我非常困惑,怎么也不能相信那樣一位和藹可親、永遠給我們帶來歡樂的爸爸會不在了,會睡在丁香花園裡再也醒不過來了。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回來了,依舊笑聲爽朗,告訴我們他只不過是又出了一次遠門。

爸爸的身影

從小受到的紀律教育就是:保密!不許回答陌生人的問話和說出爸爸的姓名,不許吹牛說我爸爸是首長,見到中央首長不準告訴別人,等等。有一次爸爸晚上回來,聽警衛員說有人在汽車後面打黑槍。當夜我就警惕地告訴保姆,樓梯口有腳步聲!

紀念父親李雪峰誕辰100周年

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願意寫回憶錄,在老戰友和親屬的不斷勸說下,他後來同意寫回憶錄,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了父親回憶錄上冊《太行十年》,回憶錄下冊《文革十年》卻遲遲不能出版,有人建議到香港出版,父親斷然拒絕,並嚴肅告誡我們:我是共產黨的人,我的回憶錄只能由共產黨出版。

父親劉建勛

父親劉建勛是出生在冀東平原的農家子弟,而母親陳舜英則是生長在八閩重鎮福州的大家閨秀。母親的家庭是福州的名門望族“螺江陳”的後裔,祖上數代分別為乾隆、道光、鹹豐年間的舉人或貢生,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我的外曾祖母林氏是民國初年社會名流林長民的妹妹,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覺民和林尹民都是她的本家堂弟。我的外祖母方氏是另一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方聲洞的侄女。

憶慈父王曉平

我學生時代時,父親是一個英俊、聰明、開朗的中年人。他珍惜一切與家人相聚的日子,認為節假日應屬於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提倡節日加班,公開反對把公事弄到家裡去辦。每逢周末和節日,父親總是帶上我們全家找個安靜的地方,享受天倫之樂。打撲克是我們家共同的遊戲。

無大愛,何以言割捨

劇作家史航在評論《追我魂魄》的文章中發表感言說:無大愛,何以言割捨,無割捨,何以成烈士?我很喜歡他這句話,感傷而貼切。我借用這句話,紀念父親,紀念那些在中國大地上生活過的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