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

潘冬子

潘冬子是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人物,1974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故事講述了年僅十歲的潘冬子一心想參加紅軍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他的媽媽被敵人殘酷地殺害,冬子發誓要為媽媽報仇。懷著這個心愿他一心要參加紅軍,於是他巧妙地與敵人周鏇,冒險為游擊隊送鹽、送信,在殘酷的鬥爭中不斷磨練自己。

簡要介紹

潘冬子潘冬子
當看到《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等老片子要被搬上螢屏的訊息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觸動。因為這些紅色經典曾經伴隨幾代人成長,它們在人們的記憶里是那么的深刻。今天,我們在感慨歲月流逝之際,同時也對正在拍攝或已經拍攝好的這幾部影片的電視版持觀望態度,畢竟超越人心中的經典不是800萬或者3000萬就可以完成的。

《紅星》將現螢屏

潘冬子潘冬子
曾經風靡上世紀70年代的電影《閃閃的紅星》將被改編為電視劇。該片的製片方霞光國際文化公司已 經從原作者李心田處購得原作小說的電視劇改編權,並將投資800萬元將其改編並拍攝成20集電視連續劇。目前該劇的劇本、演員、歌曲將在全國範圍內徵集。製片方表示,這個電視劇將融入現代精神去講述這個故事,保證藝術水準令各層面觀眾都能接受,而且還要突破兒童電影造成的心理定式。據介紹,這部電視劇中男主角潘冬子和春伢子在全國範圍內的挑選工作也將拉開序幕。該劇的導演、當年“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說,“當年電影《閃閃的紅星》並沒能把原著小說的情節全部再現,改編成電視劇還是有潛力可挖的。但已經過去30年了,把老的經典拿出來再拍也將是一個挑戰。我認為改編後的劇本,不但要喚起老觀眾的回憶,還要做到激勵現代的年輕人。”祝新運表示,新“潘冬子”要看新劇本賦予人物什麼樣的性格。“潘冬子”的形象應重新塑造,不能原樣照搬。他會盡所能為《閃閃的紅星》的改編多做一些事情。當年的《閃閃的紅星》實在是太經典了,不光“潘冬子”、讓人終生不忘,甚至就連“胡漢三”這樣的大反派也都是深入人心。新劇的人物塑造能否達到當年的水準,讓人持懷疑態度。新劇購買了原著小說,應該在故事上更加完整;同時,新時期的現代精神也將讓該劇與時俱進。當年演“潘冬子”,現在導“潘冬子”,新劇的導演祝新運是該劇的最大賣點。該片1974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1931年,紅軍從土豪胡漢三的皮鞭下解救了剛滿七歲的潘冬子,解放了他的家鄉柳溪,冬子的父親也參加了紅軍。1934年,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臨走時,父親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紅軍一走,柳溪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為掩護民眾轉移壯烈犧牲。冬子化悲痛為力量,在黨和革命前輩的撫育下逐漸成長。1938年,冬子的父親前來迎接準備開赴抗日前線的游擊隊員,冬子帶上那顆保存多年的紅星加入了紅軍。經典組合,導演:李俊、李昂主演:祝新運、劉繼忠、劉江經典鏇律該片的插曲《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深入人心。經典時刻1、潘冬子手捧紅星。2、潘冬子刀劈胡漢三。經典台詞1、潘冬子:“紅軍戰士,潘冬子!”2、胡漢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巨資打造《冰山上的來客》

《冰山上的來客》劇照

潘冬子潘冬子
紅色經典影片《冰山上的來客》將被重拍成20集電視連續劇。據悉,這部電視劇將投資3000萬元拍攝。故事片《冰山上的來客》是一部40年前拍攝的故事片,取材於新疆邊境地區軍民曲折驚險的反特鬥爭,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再現了新疆喀什等地的獨特風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風情習俗,而且電影中的許多優美歌曲,幾十年來傳唱不衰。此次電視劇的外景地將選在塔什庫爾乾縣和奧依塔克森林公園進行拍攝。當年《冰山上的來客》除了驚險的劇情外,最動人的地方就是純潔的愛情故事。但在愛情片已經泛濫的當下,“冰山”上的愛情還能否溫暖現在的人們。看點現代的拍攝手法以及理念,能否讓20集的新《冰山上的來客》成為一部故事、畫面、音樂都優美的愛情片,投資方3000萬的巨資。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年攝製。影片發生在剛剛解放的新疆,圍繞兩個都叫古蘭丹姆的新疆少女,我解放軍戰士與敵特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最終,戰士們在楊排長的指揮下,敵特分子被一網打盡。經典組合導演:趙心水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恩和林、谷敏英經典鏇律片中的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懷念戰友》鏇律優美,被傳唱至今。經典時刻1、一班長和阿米爾被凍僵。2、真假古蘭丹姆見面。經典台詞1、楊排長:“阿米爾,沖!”2、楊排長:“一定要把他們救活!”

《小兵張嘎》殺青

電視劇版《小兵張嘎》已經於上個殺青。許多人可能都記得電影《小兵張嘎》中,由安吉斯塑造的張嘎子勇敢、倔強,濃眉大眼透著一股機靈勁兒。四十年後,一個出生在河北農村、目前就讀於中國戲曲學校附中的十四歲小男孩孟偉將一個嶄新的嘎子形象帶到我們面前。雖然眉眼比安吉斯秀氣了些,不過依然嘎勁十足。電視劇《小兵張嘎》的人物成長曆程和故事發展脈絡與老電影一脈相承。不過,電視劇增加了真假特派員等原電影中沒有的角色,嘎子參軍的經歷也更為曲折。此外,楊立新、劉金山、黃素影、杜源等一批實力派演員也加盟其中,為小演員們當“綠葉”。1、新嘎子到底是拍給當年的孩子看還是拍給現在的孩子看?現代“哈韓”、“哈日”的孩子們如何認識當年的“嘎小子”。2、武術隊出來的新嘎子能不能演出當年老嘎子的機智與倔強。看點新劇不但增加了“假特派員”、“女八路戰士”兩個新角色,同時對原影片的劇情也進行了很大的改動。賣點該劇投拍至今的強大宣傳攻勢,已經呆起了很多當年影迷的胃口。同時,武術隊里的“新嘎子”、演過《少林寺》的“新羅金保”是否會將新版《小兵張嘎》拍成一部武打片?經典回放經典劇情該片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抗日戰爭時期,冀中白洋淀有個男孩叫張嘎,他聰明勇敢,綽號“嘎小子。在日本鬼子的掃蕩中,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殺害,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也被鬼子抓走。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參加了游擊隊。最後,他與區隊長、羅金保等游擊隊員拔掉了鬼子的崗樓,救出了老鍾叔。嘎子終於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經典組合導演:崔嵬、歐陽紅櫻,演員:安吉斯、張瑩、張平、於紹康、王澍經典鏇律嘎子與玉英一家合唱《拉大栓》的場面讓人記憶猶新。經典時刻1、嘎子點燃了日本鬼子的炮樓。2、嘎子和胖墩打架,之後堵胖墩家煙囪。經典台詞1、嘎子:“同志們,現在形式一片大好!”2、胖翻譯:“老子在城裡下館子從來不掏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冷眼旁觀拍給誰看

歷史局限

《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冰山上的來客》等電影都被與即將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在原創劇本匱乏、想像力極端缺失的狀態下,翻拍現成的電影成為既簡單又省事的捷徑。拿一些經典老片開刀,重新包裝、演繹已經深入人心的形象,講述距今遙遠的故事,對於創作者來說,是需要勇氣和費很大力氣的,而且可能是費力不討好;對於觀眾來說,起碼我是不抱太高的期望,並不是對重拍劇沒有信心,而是絕對不以對比的眼光來看,因為沒有可比性,不如把所謂翻拍當做第一次見面,覺得好看最好,覺得不好看也不至於太痛苦。還有那些看慣偶像劇的年輕觀眾對那種艱苦環境下的鬥智鬥勇的故事有多大興趣?曾經讓我們念念不忘的情節與津津樂道的對白,又能讓他們產生多少共鳴?翻拍老片子是討巧的,只是安吉斯的小嘎子、張瑩的羅金寶、祝新運的潘冬子是沒法超越的,這是沒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新劇不會太假,或者不至於慘不忍睹。

民族小英雄

從小,我們從課本上或電視裡,就知道了王二小雨來,龍梅和玉容等小英雄的名字和事跡。現在讓我們來盤點這些愛黨愛祖國,在抗日戰爭或抗震救災中湧現出的可敬可家的小英雄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