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園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國小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兒童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之情,充滿清新的時代感。它既是新時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畫卷,更是社會主義新中國道德風貌的頌歌。片中的主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是一首優美抒情的童聲合唱,它描繪了新中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劃著名小船盡情遊玩,愉快歌唱的歡樂景象。此歌曲至今傳唱不衰,家喻戶曉。該片曾獲中國第二次(1954-1979)兒童文藝獎故事片一等獎。

基本信息

簡介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攝製完成的新中國第一部兒童影片。而影片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更是家喻戶曉,傳唱了三代人。影片中由趙維勤飾演的成熟沉穩的中隊長梁惠明、呂大渝飾演的聰明活潑的小隊長劉菊和張筠英飾演的驕嬌二氣的楊永麗將五十年代少年兒童的生活真實的表現出來。
五十一年後,已經在各個行業做出輝煌成就的當年的小演員們相聚《流金歲月》現場。半個世紀的牽掛和思念之情在她們聊天的字裡行間流露無遺。雖然分別了五十年,當年“祖國的花朵”如今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現在的她們已經兩鬢斑白,當她們見面的時候腦子裡所浮現出的仍然是小時候的樣子。她們的每個眼神中無不展現出那不曾被歲月磨滅的友誼。當她們提到五十年代的生活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孩子般的快樂和幸福。對於每一個在五十年代成長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童年如童話般精彩。
也許你不知道《祖國的花朵》這部電影,但是對其中的主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相信你一定非常的熟悉。這首歌伴隨著每個人度過了難忘的童年。那充滿童真的歌聲一定承載著每個人對於童年的記憶。
《讓我們盪起雙槳》的原唱劉惠芳五十年後再次演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在流金歲月的舞台上她展現了當年幕後的風采。她與這些當年的小演員們半個世紀間從未謀面,但是這首歌一下子拉近了她們之間的距離。她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到了《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幕後的故事,其實這首歌還有一個沒有登台的姊妹版。當她們深情的演唱這首從未公開過的3/8拍的《讓我們盪起雙槳》時一定讓您耳目一新。
經過了五十年的歲月,當年的孩子們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而《祖國的花朵》卻影響了她們一生。但是他們命運的起伏卻和祖國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經過了風風雨雨,不再年輕的她們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在平靜的言語中我們體味著她們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祖國的花朵》,獻給共和國同齡人的一份久違的兒童節禮物。

基本信息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編劇:林蘭
導演: 嚴恭
副導演: 蘇里
劇務: 楊文浩
主要演員: 張圓趙維勤李錫祥張筠英、郭允泰
上映時間:1955年
製作發片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主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
獲獎情況:1980年獲第二次(1954-1979)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故事梗概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美麗的首都北京,有一所“北京國小”,很多小朋友都在這裡努力學習,愉快的生活。“北京國小”五年級甲班,一共有四十幾個同學,他們都是天真、活潑、聰明的孩子;四十幾個人裡面只有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的江林和驕傲、不合群、不關心別人的楊永麗還沒有戴上紅領巾。6月1日,“北京國小”五年級甲班的同學們,在中山公園與志願軍叔叔聯歡,楊志平叔叔注意到還有兩個孩子沒有戴上紅領巾。臨分別的時候,他意味深長地囑咐孩子們:“希望你們要好好學習、互相幫助,爭取做一個最好的模範班。”楊志平叔叔真誠的願望,深深地打動了五甲班的梁惠明,她決心要照楊志平叔叔的希望去做。江林的功課不好,梁惠明就開始幫助他溫習功課。楊永麗不合群,在班會上和大家吵架,惠明就跑去勸她。但是,她滿腔熱誠地幫助江林溫習功課,江林卻假裝肚子疼,跑出去捉麻雀;她耐心地勸說楊永麗不要和大家鬧、不要撒謊,楊永麗卻衝著她大喊大叫,說她領頭欺負人。她傷心地哭了,同學們都同情梁惠明,都覺得對江林、楊永麗這兩個人沒有辦法。五甲班的班主任馮老師,了解了孩子們的困難和心情,就把孩子們找到辦公室,告訴他們不要性急,馮老師說,一個人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就能去掉的,一個人的好習慣,也不是一天能夠養成的。告訴他們,不能光看一個人的缺點,要同時看到別人的長處,要真誠地對待同學。經馮老師這一說,孩子們的心亮堂了。他們找江林來做氧氣試驗,先引起他學習的興趣,再慢慢幫助他培養學習習慣。當楊永麗燙傷了腳不能來上課的時候,他們幫助她補功課,使她能和大家一起參加考試。同學們真誠的幫助,感動了楊永麗和江林,楊永麗和江林開始轉變了,暑假裡他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暑假很快過去了,五甲班全體同學升入了六年級。江林和楊永麗有了很大進步,被接受入隊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決心更加團結,好好學習,做新中國的好學生。

拍攝淵源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的拍攝還有一段淵源的故事。據電影中小隊長劉菊扮演者呂大渝的自述:

一、“我們當中年齡最大的趙維勤,十二歲,是來自第四十中學惟一的國中生。她留著粗粗的大辮子,長著長長的眼睫毛,很敦厚的樣子。在學校里,她還當過少先隊大隊主席。趙維勤扮演了中隊長梁惠明。她後來進了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她的父親是早年從美國回國的核物理專家趙忠堯“。

二、“為了不影響學業,攝製組請來了上海的顧老師,幫助我們“半工半讀”。後來,我們幾乎都考上了第一志願的學校。攝製組還請來了第四十中學的柳蘭老師當我們的輔導員。沒有想到,拍片結束才一年多,在那場荒唐的“反右”運動中,年輕的柳輔導員竟被打成了“右派” 。我和攝製組的幾個小夥伴對她無限同情,幾次想去廠橋看望她,但又顧慮她見到我們會難過,不得不打消了去探望的念頭。以後,我再也沒有見到過柳蘭”。學長,可知道柳蘭老師和趙維勤同學?

拍攝經歷

跑遍北京所有國小找演員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劇務主任楊文浩回憶,當時電影廠成立了兒童片攝製組。導演嚴恭、副導演蘇里和攝製組的全體成員都準備就緒了,於是就商量著籌拍第一部校園題材影片的事,大伙兒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研究來、討論去,大家都覺得少年兒童是中國未來的接班人,一定要拍攝一部真正反映新中國少年兒童精神面貌的影片。

確定了劇本和拍攝地點後,攝製組分成幾個小組,全都跑到北京市的國小里選拔小演員去了。挑選小演員的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因為要代表中國兒童的形象,不但形象要好,學習成績也要優異。攝製組的同志們幾乎跑遍了北京市的所有國小,精挑細選出了幾十個孩子。

孩子落水父母不讓繼續拍

小演員的人選確定後,影片緊鑼密鼓地拍攝了。除了在室內取景外,攝製組還跑到北京的中山公園、北海公園拍攝畫面。也許您對影片中一群孩子在湖面上划船的場景記憶猶新,但就在北海公園的一次拍攝過程中,一個小女孩突然從船上掉進水裡,幸虧工作人員反應迅速,及時把她救了上來。
因為這事兒,落水女孩的父母不讓孩子參加影片的拍攝了。攝製組的同志們好說歹說,做孩子家長工作,他們才好不容易同意。這次經歷,楊文浩至今仍很難忘。

楊文浩說,這些孩子都是學校里的尖子生,在拍片過程中,孩子們的功課是不能耽誤的。攝製組還專門安排了老師給孩子們補習功課,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他們很大照顧。

電影評價

這是一部時代印記濃厚的電影,記錄的是在新中國下成長的兒童生活。無論是情節設計還是人物造型,都能明顯地看到那個年代的影子。

《祖國的花朵》劇照 《祖國的花朵》劇照
髮型標記

1、女教師簡單梳頂的齊脖短髮,凸顯的是當時國人們辛勤勞動、樸實無華的精神面貌。
2、小女生髮辮烏黑,眼眸凝注的樣子,與“祖國花朵”欣欣向榮的盛勢頗為呼應。

妝容特點

1、 兩彎烏溜粗眉,雙眸明亮動人。
2、 雙頰略施一層腮紅,面色紅潤有朝氣。
3、 鮮艷的唇色,使一腔貝齒更顯潔白雅致。

時代表征

50年代中期,人們的髮型開始發生轉變。簡單的髮型逐漸取代曾有的高貴髮髻,一如電影中的演員形象設計的轉變。清麗,樸實,是整個社會的風尚。

幕後故事

難忘的童年 《祖國的花朵》 難忘的童年 《祖國的花朵》

在影片中扮演中隊長梁惠明的趙維勤,是影片中年齡最大的兒童演員,時年12歲。1964年趙維勤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同年考取原子能研究所研究生。她繼承了父親——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先生的事業,成為了一名高能物理學家。
劉菊的扮演者呂大渝10歲時拍攝了《祖國的花朵》。後來,她在眾多候選人中獨占鰲頭,叩開了中央電視台大門,與沈力、趙忠祥一起成為我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
楊永麗的扮演者張筠英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她196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曾在話劇《青松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楊開慧》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還為中央及各地廣播電台錄製了近千餘篇文學作品。

孩子們拍戲像過家家
孩子們的世界總是單純和快樂的,他們並不懂什麼是表演。對拍兒童片有著豐富經驗的嚴老,多年來也總結出一套讓孩子進入角色的方法,那就是給孩子們一個真實的環境,“演電影就是如何引孩子們進入遊戲。就像過家家一樣。”嚴老的兒子陳德賽先生對記者回憶說,在電影中,嚴老儘量還原小演員們的真實生活,“比如主演之一的趙維勤,生活中是個大隊長,電影裡就安排她演中隊長,還有個別的孩子在電影中就用了他們真實的名字,比如王玲、江林,就是讓他們覺得電影是真實的。”不過儘管如此,在拍攝時還是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要拍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一些鏡頭,在片中扮演老師的張圓並不需要出鏡,因此沒化妝,也沒穿戲服,換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毛衣,站在攝影機的後面,幫孩子們搭戲。正式開拍時,嚴恭導演突然發現,孩子們總是不能入戲,總是有人竊竊私語。原來,是孩子們看到“煥然一新”的張老師,怎么也找不到上課的感覺,反倒是在私底下悄悄議論起張圓的毛衣來了。於是嚴導趕緊讓張圓重新化妝、換衣服。看到老師重新出現,孩子們這才進入了狀態。
主動剪掉大辮子

電影《祖國的花朵》 電影《祖國的花朵》

當年電影《祖國的花朵》里的少先隊員,如今都已是兩鬢斑白的半百老人,可是回想這部電影,回憶起在拍攝中與嚴恭導演的朝夕相處,往事仍歷歷在目。1955年,嚴恭應《大眾電影》之邀,寫了一篇題為《花兒朵朵》的文章,回憶當年拍攝《祖國的花朵》的情景,其中記錄的第一個小故事便是“剪掉辮子的好姑娘王玲”。王玲是電影中以真名出演的小演員之一,拍攝電影時她只有10歲。昨日,在對記者舊事重提時,王玲說,解放初期,女孩子們都時興留大辮子,“二尺多長的辮子,編成兩股,一邊扎個大蝴蝶結,多漂亮呀。”“可是在電影裡一個班的學生全是大辮子,太單調了,所以劇里的叔叔阿姨們就提出來,女孩子裡一定要有一個人剪掉辮子。”“當時大家都不願意,我想反正總得有人剪辮子,總不能為了這事拖著不拍電影了吧,所以我就主動站出來說,我剪吧。”在電影中扮演接受幫助的愛漂亮的楊永麗的小演員,叫張筠英。別看張筠英愛漂亮愛表現,可是對於拍攝卻是特別認真。11月份的北京寒風刺骨,可張筠英卻要穿著裙子拍一場跳舞的鏡頭。怕她冷,管服裝的阿姨給張筠英在裙子裡穿了條羊毛褲。按要求,張筠英要穿著裙子在原地轉圈,然後往地上一蹲,裙子便像蘑菇一樣散開。可是正式開拍時,張筠英的裙子怎么也散開不了。“平時練得好好的,怎么一拍就不行了。”那個年代膠片都還很貴,懂事的張筠英眼看著自己拍了一條又一條總過不了關,急得差點哭了。就在這時,管服裝的阿姨想起來了,“可能是裙子裡的羊毛褲帶靜電,總是吸住裙子。”聽了這話,張筠英二話不說,馬上脫掉羊毛褲,結果這個鏡頭一次過關。
祖國花朵今何在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中的幾位小主演,在拍完影片後,各自回到所在的學校,繼續讀書。這段演戲的經歷,在他們每個人的成長中,成為永遠的記憶。此後,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並都成為優秀的人才。在劇中扮演少先隊中隊長梁惠明的趙維勤,父親趙忠堯是我國第一台加速器的研製者,為中國揭開原子核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設備。女承父業,身為二女兒的趙維勤後來也成為一名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扮演楊永麗的張筠英,後來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貢獻卓著,曾在話劇《青松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楊開慧》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師。可以說是真正從童星走上了演藝的道路,而且還在培養著新的力量。在電影中使用真名出演的王玲,雖然沒走上明星的道路,但卻成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級教師。

拍攝難度——一個鏡頭最多只拍三四次
中國的電影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後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局面。設備陳舊落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資金又十分匱乏。拍攝每一部影片時,每一個攝製組都要精打細算,絕對不能浪費一分錢。
楊文浩記得,拍攝《祖國的花朵》這部影片時,攝製組要求,一個鏡頭最多只能拍3至4個畫面。多拍不行,因為當時的膠片都是用外匯買來的,膠片對於攝製組來說彌足珍貴,浪費不得。
在拍攝過程中,攝製組成員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每個人都要義務做勤雜工。幾十公斤重的電瓶放聲器每天都要從卡車上搬上搬下。為了使孩子們一邊划船一邊唱歌時的聲音達到理想效果,大家還要把放聲器搬到船上隱蔽起來。這樣做,孩子們唱起歌來,口型和歌曲才能對上拍。

電影插曲

《讓我們盪起雙漿》
作詞:喬羽,作曲:劉熾
歌詞

讓我們盪起雙槳 讓我們盪起雙槳

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
我們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歌曲背景

 作家喬羽愉快接受歌詞創作

讓我們盪起雙漿(Let Us Sway Twin Oars ) 讓我們盪起雙漿(Let Us Sway Twin Oars )

很多人都是通過《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記住了詞作家喬羽、曲作家劉熾北京少年廣播合唱團長春紅領巾合唱團天籟般的歌聲仍久久地在我們耳邊迴蕩。直到今天,這首歌仍成為孩子們傳唱最多的一支兒童歌曲。
輕輕地搖著扇子,楊文浩笑著回憶,喬羽當時在北京很有名,很多影片都邀請他寫歌詞。喬羽通常看過劇本就能寫歌,這個功夫很讓人佩服。這部片子在籌拍階段時就有人提議讓喬羽寫歌詞了。在北京拍攝《祖國的花朵》時,攝製組的一些創作幹部就曾登門拜訪他。為新中國第一部反映校園題材的影片寫歌詞,喬羽愉快地答應了。

誰唱的《讓我們盪起雙槳》?
在電影裡還有一段讓觀眾難以忘懷的場景,那就是孩子們在北海划船唱歌的一場戲。這場戲看起來很漂亮,其實拍攝時已經是深秋時節,孩子們穿著綢子做的裙子,還有長燈籠袖的襯衫,冷得瑟瑟發抖,但她們還得保持著愉快的笑臉,大聲地唱著歌。
說到這首《讓我們盪起雙槳》,其實那是事先錄好的歌曲,幾個小主角是對口型表演的。而這首歌的原唱者是當年西單第一中心國小的學生劉慧芳。
跟趙維勤一樣,劉慧芳那時也是12歲,是少年廣播合唱團的成員。團里每個星期都有排練,一次,作曲家劉熾拿著《讓我們盪起雙槳》的兩份譜子出現了。為什麼是兩份呢?原來,劉熾為一首歌詞譜了兩套曲子,一個是2/4拍,一個是3/8拍,讓合唱隊員們聽,看大家喜歡哪一個。大家都給2/4拍的譜子投了贊成票,理由是“有划船的感覺”。
趙維勤、張筠英當年不認識劉慧芳,但劉慧芳可是認識她們。原來,在中山公園里的那場戲中,劉慧芳穿著白襯衫、小花裙子當過民眾演員,只不過當時距離太遠,幾位主角沒有看到她而已。

《讓我們盪起雙槳》是怎樣寫成的

電影主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的著名詞作者喬羽、《祖國的花朵》三位主要演員和北京部分小學生再次泛舟北海公園 電影主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的著名詞作者喬羽、《祖國的花朵》三位主要演員和北京部分小學生再次泛舟北海公園

幾十年來劉熾寫過很多兒童歌曲,最難忘的要數寫《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曲了。

那是1955年7月初,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帶領《祖國的花朵》攝製組全體成員,以及一大群十一二歲的小演員來到萬壽山下,在頤和園中嬉戲,到昆明湖上划船,讓孩子們熟悉將要拍攝的環境,水上的感覺,划船的技術和動作……劉熾是這部電影插曲的作者,也就跟著他們一起來了。

劉熾這個人從小怕水。孩子們上了小船,劉熾卻站在湖邊犯難了。這時,孩子們熱情地喊我:“劉熾叔叔,趕快上來呀,開船啦!”劉熾便硬著頭皮,登上了小船。開始,劉熾只能老老實實地坐著,兩手抓住船舷,一動也不敢動。孩子們玩得可真開心,嬉戲、歡樂,劃著名、鬧著,那活潑可愛的神態感染了劉熾,使劉熾著了迷,不再怕水了。劉熾和孩子們打水仗、賽船,脫下鞋坐著船舷上打水泡泡。船在水上漂,人在船中笑。劉熾這箇中年人又像回到了童年。劉熾以孩子的心境,從孩子的角度觀察著湖水、小船、風浪,尋找歌中幸福少年內心的節奏。當船快要劃到犀牛望月的銅牛附近時,劉熾突然感覺到了具體的樂句在腦中顯現,在心中直蹦。劉熾立刻告訴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快靠岸!”三個孩子全用眼睛瞪著劉熾:“劉熾叔叔怎么啦?”“歌的鏇律出來了,劉熾得馬上記下來!”劉熾對孩子們說。

劉熾上了岸,坐在犀牛望月的石頭上,只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讓我們盪起雙槳》的獨唱和二部合唱,又用十來分鐘的時間稍加改動,這首曲子就完成了。劉熾讓導演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把剛寫好的曲子唱給大家聽,孩子們反應強烈,拍著手,說:“真好,唱出了我們剛才在船上的心情。”

電影公映後,這首優美輕快的兒童歌曲就傳遍了全國。不久,便流傳到國外,後來又編入中國小音樂教材,並獲得了各種獎勵。這首歌曲一直流傳到現在,一些四五十歲的人,當唱起《讓我們盪起雙槳》的時候,就回憶起美好的童年時代

後期影響

《祖國的花朵》 《祖國的花朵》

南京中山療養院安度晚年的92歲高齡的嚴恭導演,向記者講起了當年的拍攝經過。動情之時,還唱起了那首已經傳唱半個世紀的《讓我們盪起雙槳》。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片1954年時,中國電影正處在一個特殊而緊張的狀態,無論導演、演員、編劇都被要求徹底工農化,下農村參加勞動,改造自我。電影劇本3年通不過是常有的事。因此,在那個年代,中國電影的產量極少。然而,就是如此積極地改造,藝術家們創作出的作品卻還是不能達到要求,“那時電影局的領導都奇怪,為什麼參加勞動都能徹底工農化,一拍電影就過不了關呢?”於是,電影局的領導們便找到擅長拍攝兒童片的導演嚴恭,同時交給他一個電影劇本《為了祖國的明天》。嚴老說,如果說《三毛流浪記》是跨越了新中國成立前後——拍攝於白色恐怖之下,公演於解放之後,講述的還是舊社會兒童的悲慘命運,那么《祖國的花朵》所表現的則是新中國里,少年兒童幸福的生活。
傳唱半個世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最讓嚴老感到自豪的就是電影主題歌《讓我們盪起雙槳》傳唱了半個世紀,至今仍是孩子們成長的好夥伴。嚴老告訴記者,作曲劉熾那時剛過而立之年,卻已是頗有名氣的輕音樂作曲家,他的作品輕鬆而抒情。喬羽則是一個只有26歲的毛頭小伙子,剛剛跨入文藝圈,“寫了一個歌劇《果園姐妹》,很有才氣。”於是,嚴恭便請劉熾和喬羽來到劇組,與孩子一起生活、玩樂,甚至還讓他們也參與電影的表演,體驗生活,創作影片的主題歌。有一次,拍孩子們在北海公園划船的戲,“北海公園就靠著中南海,綠樹紅樹,還有白塔,喬羽看著看著來了靈感,就寫了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92歲的嚴老禁不住又哼唱起來:“喬羽的詞的特點,就是全是大白話,實在,但特別上口,易記。”

影人趣事

《祖國的花朵》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拍攝的一部影片,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電影。這部電影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更是在幾代人之間傳唱不息。

《祖國的花朵》的劇照 《祖國的花朵》的劇照

1、“中隊長梁惠明”成了科學家

趙維勤是該片中年齡最大的兒童演員。在這個虛構的“北京國小”里,時年12歲的她成功地塑造了中隊長梁惠明這一角色。梁惠明學習優秀、責任心強,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是那個年代學生幹部的縮影。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趙維勤已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當年,12歲的趙維勤正在上初二。因為那個時代的女學生全都留著兩條辮子,有些單調,觀眾也不容易分清楚角色,導演就開始動員一些孩子剪短髮。趙維勤下了很久的決心,但還是沒有勇氣面對“喀嚓喀嚓”的大剪刀。幸好這個時候,一位小夥伴“救”了大家的辮子。趙維勤還記得那個女孩叫王玲,她是整部電影中惟一的一個短髮女孩。

2、“後進生楊永麗”現在是教授

《祖國的花朵》拍攝時,張筠英只有10歲,她憑藉多年在北京市少年宮進行舞蹈訓練而打下的表演基礎,將那個因為不喜歡幫助同學而一直沒有加入少先隊的楊永麗演繹得恰到好處。張筠英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授,她還經常參加電影的拍攝和譯製片的創作工作。其實,當年的張筠英在學校里可是箇中隊長。導演本來打算讓她本色演出,就演中隊長,但後來覺得她還是適合演楊永麗。張筠英一聽,不幹了,說:“我不演!我本來是好孩子,為什麼要演壞孩子呢?”導演一再解釋後,張筠英這才勉強答應。

《讓我們盪起雙槳》詞作者喬羽老先生在接受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欄目小記者採訪。 《讓我們盪起雙槳》詞作者喬羽老先生在接受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欄目小記者採訪。

電影裡還有幾場哭戲,這對於年輕的“紅領巾”來說,似乎很困難。張筠英還記得那是10月底的一天,冷風呼呼吹著,一群小夥伴跑跑跳跳玩得正高興,她絲毫沒有意識到下一場就是自己的哭戲了。等到全體到位之後,張筠英發現自己根本哭不出來。導演只能發話:“燈光先關了,民眾演員也休息吧。”張筠英一下子覺得自己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就難過得站在那裡流淚。導演看見後趕快喊開機。這次情緒倒是飽滿了,不過直到拍完了,張筠英還在哭呢,勸都勸不住。
3、“小隊長劉菊”多年坎坷

呂大渝在片中飾演活潑的小隊長劉菊。少年時,她便因獨特的氣質、姣美的容顏而獲得向毛澤東周恩來以及外國元首敬獻鮮花的殊榮;10歲那年,她拍攝了電影《祖國的花朵》;1960年,16歲的呂大渝叩開了中央電視台的大門,與沈力、趙忠祥一起成為中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文革”開始後,呂大渝被定為“現行反革命”,之後等待她的命運便是“牛棚”、“幹校”,歷經磨難與艱辛;1978年,已獲平反的呂大渝隨鄧小平訪日,以一襲全白的西服和皮鞋風靡日本,被日本人稱為“白衣天使”、“北京戀人”和“鄧小平一行中的第二號人物”;1997年,呂大渝離開故土,定居美國,為自己的前半生劃上了“欲說還休”的句號。節目現場,呂大渝突然現身,讓趙維勤、張筠英先是愕然,後是感動,幾人在一起共憶往事,唏噓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