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是列寧論述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經濟和政治特徵,以及無產階級專政任務的著作。列寧寫了本文,載於1919年11月7日《真理報》第250號,署名H.列寧。

《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正文

列寧論述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經濟和政治特徵,以及無產階級專政任務的著作。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俄國被推翻的剝削階級同外國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進攻。第二國際和俄國的機會主義者考茨基派、切爾諾夫派或馬爾托夫派從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的角度侈談自由和平等,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在這種情況下,1919年10月,為了總結蘇維埃政權成立兩年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鬥爭的實踐經驗,列寧寫了本文,載於1919年11月7日《真理報》第250號,署名H.列寧。
過渡時期的經濟和政治特點 列寧指出:“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中間隔著一個過渡時期”(《列寧選集》第4卷,第84頁)。這裡,列寧講的“共產主義”是指它的低級階段即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指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列寧認為,俄國是極端落後的小資產階級占優勢的國家,俄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必然有一些不同於先進國家的特點。但是,俄國的基本力量和社會經濟的基本形式卻是同任何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的。這些社會經濟的基本形式就是資本主義、小商品生產和共產主義。與此相應的基本社會力量就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特別是農民)和無產階級。因此,“這個過渡時期不能不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鬥爭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已被打敗但還未被消滅的資本主義和已經誕生但還非常脆弱的共產主義彼此鬥爭的時期”(同前,第4卷,第84頁)。

《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列寧認為,在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無產階級同農民結成同盟,共同反對資產階級,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可能的。因為,農民是勞動者,歷來受地主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而且,在一個農民占多數的國家裡,從無產階級專政方面首先獲得利益最多的是一般農民,這是工農聯盟的最深刻的經濟和政治基礎。
列寧指出,在無產階級專政時代,階級仍然存在,但每個階級都起了變化,它們相互間的關係也起了變化。無產階級已經成為統治階級,掌握著國家政權,支配著已經公有化的生產資料。剝削者階級已被擊潰,但還沒有被消滅,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處於中間的地位,動搖不定,無產階級要領導和影響他們,同他們結成聯盟,鎮壓剝削者的反抗,建設社會主義。
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任務 列寧指出,社會主義就是消滅階級,為了消滅階級,首先要推翻地主和資本家的統治;其次要消滅工農之間的差別,使所有的人都成為工作者。後者是一個無比困難的長期任務。為完成這個任務,無產階級應當把勞動者農民和私有者農民劃分開來,這種劃分就是社會主義的全部實質所在,勞動者農民是社會主義工人最可靠的同盟者。但是,對農民經濟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個體的、單獨的小商品經濟過渡到公共的大經濟。而這種過渡不能採取簡單急躁、輕率的行政和立法手段,而是要用使農民能大大改善經濟生活條件以至根本改造全部農業技術的辦法來幫助農民。這是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