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

《無常》

《無常》是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阿姜查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阿姜查(AjahnChah,1918—1992),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9歲出家,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阿姜查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頭陀行與禪定體驗。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了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其中包括傑克•康菲爾德(JackKornfield)、保羅•布里特(PaulBreiter)、阿瑪洛比丘(AmaroBhikkhu)、甘比羅比丘等。他的其他著作還有《關於這顆心:戒•定•慧》、《寧靜的森林水池》、《森林中的法語》等。

內容簡介

阿姜查以非常簡單與樸實的風格,談論內觀諸法的三個特徵——無常、苦與無我,並且提出有力的對治法,讓我們可以克服對“改變”的恐懼,包括放下執著、活在當下與從事禪修。阿姜查的教法是以無常為基礎,作為修習正念的初始焦點。它是打開大門的鑰匙,使人得以進入正法,帶領心看見經驗的其他面向。當心開始了解一切事物在本質上都是不確定時,貪愛與執取的問題便開始消散與瓦解。

《無常》《無常》

書評

EverythingArises,EverythingFallsAway

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南傳佛教大師力作

簡明親切地傳達南傳佛教內觀諸法的精髓

幫助人們克服對“改變”的恐懼。

文摘

03“生’’與“有”

經上說“生”是苦,但它不只是指從此世死亡並轉生來世,那扯太遠了,“生”的苦當下就在發生。在根、境、識接觸時認出“生”與“有”經上說“有”是“生”的因,“有”是什麼呢?任何我們執取並賦予意義的事,即是“有”。每當我們視任何事為自己或他人,或屬於自我所有,而不正知它是世俗慣例時,那即是“有”。每當我們執著某件事為我或我所有,而它之後發生變化時,心便受到影響而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反應。自我經歷快樂或痛苦的感覺,即是“生”。一旦有“生”,苦便隨之而至,因為一切事物都必然會變化與消失。現在,我們有“有”嗎?我們覺知這個“有”嗎?舉果園中的果樹為例。果園主人若不覺知自己,覺得那真的是他的果園,他可能在每棵樹中出生為蟲。貪愛“我的”果園與“我的”果樹,即成為占有那裡的蟲。若有幾千棵樹,他就會變成幾千次蟲,這即是“有”。當樹被砍倒或遭遇任何傷害時,蟲即受到影響,心被動搖而帶著焦慮受生。然後有“生”之苦、“老”之苦等。你們覺知此事發生的方式嗎?

嗯,家裡或果園中的那些對象還是有點遙遠,就看看坐在這裡的自己。我們是由五蘊與四大所組成,這些有為法被指稱為一個自我。你看見這些有為法與名稱的實相嗎?你若未看見它們的實相,就會有“有”,為了五蘊而歡喜或悲傷,然後你受生,一切痛苦亦隨之而來。這個轉生就發生在現在、當下。

這杯子現在破了,我們就在現在感到難過;這杯子現在沒破,我們現在對它感到高興。事情就是如此發生,盲目地難過或高興,你唯一的下場就是毀滅。要想了解這點,你無須眺望遠方。當你注意自己時,便會知道是否有“有”,無論是否真的相信“我”或“我所有”的指稱,重點是貪取。這個貪愛是蟲,正是它造成“生”。

由於貪愛色、受、想、行、識,我們執取樂與苦,因而被迷惑與受生。它發生在根、境、識接觸時,眼睛一見到形色,它當下便發生。這是佛陀希望我們去看的,在“有”與“生”通過五根發生時認出它們。我們若覺知它們,就能放下,放下內在的五根與外在的五境。這可以在當下看見。它並非在此生死後才發生,而是在當下眼睛見色、耳朵聽聲、鼻子嗅香、舌頭嘗味時發生。你和它們一起受生嗎?在“生”發生時,覺知它們,並看清它們。執著茶杯便是擁有痛苦前任僧王有次到中國旅行,有人送他一個很漂亮的茶杯。從未見過那種東西,心想:“啊!這裡的人對我真有信心,所以才會送這漂亮的茶杯!”但當茶杯到了手上時,他立即陷入痛苦中。

……

目錄

英譯序阿姜查的教學風格與森林傳統

第一部正見

01了解心

02了解境

03法爾如是

04看穿事物——阿姜查的修行

05佛與菩薩06如實觀

07那也很好一阿姜查的見解

08佛陀的靈感

09放寬視野

10佛陀的追尋

第二部無常

01調伏我們的心打

02許多煩惱——阿姜查在說笑

03它是無常的、不確定的

04一則“放生”的故事

05一位困惑的禪者遇見佛陀

第三部苦

0l了解苦

02對學生當頭棒喝一阿姜查的方法

03“生”與“有”

04逝者如斯

05冷峻的慰藉一阿姜查的僧侶面對疾病與死亡

06佛陀不死

07出生、死亡與覺悟——阿姜查與菩提樹

第四部無我

01如四大般修行韶

02無知——阿姜查明鏡高懸

03非“我”,非“我所”

04不要成為一尊佛

05我的牙齒、我的枕頭、我的椰子

第五部禪修要點

01止與觀

流動的止水,靜止的流水

03落實修行

04認真的學生——阿姜查對於密集禪修的看法

05禪修指導——阿姜查與學生問的問答

06它是什麼——阿姜查的禪修

07別沉迷於安止

08持之以恆

09高遠理想與日常挫折——一位年輕比丘與阿姜查

第六部成道

0l徹底解決問題

02尋找老師——阿姜查與一位未人門弟子

03聰明的螃蟹

04最後幾點忠告

附錄一英譯者致謝詞

附錄二英譯者簡介

附錄三辭彙表

附錄四資源

……

基本信息

·出版社: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頁碼:169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092049

·條形碼:9787807092049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讀者對象:對佛教與禪修有興趣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