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生堂藏書約》

《澹生堂藏書約》,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圖書保管規則。祁承撰。承,字爾光,號夷度、密士、曠翁。浙江山陰人。

《澹生堂藏書約》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歷官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生平好古嗜書,治方畝之地為密園,園內建澹生堂,藏書其中。其收藏圖書,不以宋、元刻版為重,而以實用為先。所撰《澹生堂藏書目》著錄圖書9000餘種,20餘萬卷。藏書中當代史料甚富,內中祁氏抄校各書,多世人所未見,尤為可貴。《澹生堂藏書約》為祁氏子孫規定了保藏管理圖籍的方法,並勉以繼續收書、讀書;約文簡明,至今仍有可借鑑之處。文中說:“今與爾輩約,及吾之身則月益之,及爾輩之身,則歲益之,子孫能讀者,則以一人盡居之,不能讀者,則以眾人遞守之。入架者不復出,蠹齧者必速補。子孫取讀者,就堂檢閱,閱竟即入架,不得入私室。親友借觀者,有副本則以應,無副本則以辭,正本不得出密園外。書目視所益多寡,大較近以五年,遠以十年一編次,勿分析,勿覆瓿,勿歸商賈手,如此而已。”書後附以藏書訓略四則:讀書、藏書、購書、鑒書,期望子孫繼承其讀書、藏書之志。
此書傳世有明刻本,書中有萬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13~1616)郭子章、周汝登、沈、李維楨、楊鶴、錢允治等人序,附刻“庚申〔萬曆四十八年(1620)〕整書小記”、“庚申整書略例”四則,書當刻於萬曆末年。抄本流傳甚多,清乾、嘉間鮑氏刻入《知不足齋叢書》,後繆荃孫刻入《藕香零拾》,又有《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以此書與孫從添《藏書紀要》合為一冊,排印流通。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