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七言絕句]

《清明》[七言絕句]
《清明》[七言絕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明》[七言絕句],作者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的杜牧。描述清明時節,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心情和情景。

簡介

作者:杜牧

《清明》[七言絕句]《清明》

朝代:晚唐

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 《阿房宮賦》 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 《樊川文集》 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內容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七言絕句]《清明》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三元,可"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七言絕句]《清明》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注釋

1.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約在陽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斷魂:指心裡憂鬱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樣。

《清明》[七言絕句]《清明》

3.遙指:指向遠處。
4.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賞析

清明節,傳統有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可是詩中的“行人”卻獨自在他鄉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獨、淒涼的,再加上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煩亂和惆悵,情緒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憂愁之中,趕快打聽哪兒有喝酒的地方,讓自己能置身於人和酒的熱流之中。於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點出那遠處的一片杏花林。詩歌的結句使人感到悠遠而詩意又顯得非常清新、明快。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徵,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竭力形容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複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著寫行人這時湧上心頭的一個想法: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里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 《小放牛》 這齣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然而這裡不可拘守此義。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 “酒望子” 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繫,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 《紅樓夢》 里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裡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註腳。“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的聞訊而喜,怎樣的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的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的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付與讀者的想像,為讀者開拓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像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

《清明》[七言絕句]《清明》
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淒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由於這首詩的廣泛流傳, “杏花村”三字在後世便成了酒家的雅號。

《清明》--王禹偁

(圖)《清明》《清明》

【內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作者簡介】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授成武縣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九八八)應中書試,擢直史館。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九九一),為徐鉉辨誣,貶商州團練副使。五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學士,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誥。鹹平元年(九九八)預修《太祖實錄》,直筆犯諱,降知黃州。四年移知蘄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殘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王禹偁詩,前十一卷以《四部叢刊》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配呂無黨鈔本《小畜集》為底本,校以清光緒會稽孫星華增刻本(簡稱孫本)、清乾隆平陽趙熟典刻本(簡稱趙本)、上海涵芬樓影印江南圖書館藏經鋤堂鈔本(簡稱經鋤堂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宋文鑒》等書引錄。第十二卷以孫星華增刻本《小畜外集》為底本,參校上海函芬棲借江南圖書館藏影宋寫本(簡稱影宋本)、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叢編》等書引錄。第十三卷錄集外詩及斷句,其中《吳郡志》所收《赴長洲縣作》三首,已合併編入《小畜集》同題詩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誤收他人詩三首(其中二首為杜甫詩),已刪去。

【寫作背景】

自幼家貧,只得寄居在朋友家,刻苦攻讀。到了清明那日,朋友一家祭祖去了,獨留下王禹一人。王禹偁感慨萬千,想著自己孑然一身飄零在外,寫了一首《清明》。詩中既抒發了寄人籬下的無奈,又表明了自己奮發向上的決心,寫得直白如話。

【注釋】

1、興味:興趣、趣味。

2、蕭然:清淨冷落。

3、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
【譯文】

(圖)《清明》《清明》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淡漠,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貧苦知識分子寂寞清貧的生活。貧困剝奪了他插柳賞花,踏青飲酒的歡樂,使他在節日裡興味索然,清苦得像荒山野寺的和尚,只好點燈讀書來消磨這大好春光。這種生活,雖然貧窮困窘,卻又顯得高雅。這首詩在選材上獨具一格,風格也比較質樸。
【賞析二】

此詩是沈佺期因貪汙及諂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時作。被貶謫至外,有如被隔絕之感,已不知何日是清明?京城裡應是花朵、柳樹爭相開放,達官貴人的軒冕滿路,與沈這被貶在外的官吏相比之下,簡直是天壤之別!別人乘著軒車踏青掃墓,而沈佺期只能在驩州遙思帝都,令他欲肝腸寸斷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