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遊記》

《海遊記》

《海遊記》,神魔小說,六卷三十回,有清代刊本。書中不題撰人。本書假託主人公在海外異邦遊歷的故事,針砭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書中寫兩個騙子的種種劣行,譏諷了黑暗社會中的官場惡跡與世風頹敗,有一定認識價值。本書雖為憑空創作,但有的事件與細節尚有所本,受到了《子不語》、《續子不語》、《夜譚隨錄》等書的影響與啟發。書中文筆雖不甚佳,但仍不乏描寫真切與情節生動之處。

基本信息

《海遊記》《海遊記》
《海遊記》

看陳靖姑信仰的兩大
一、關於陳靖姑信仰的起源
現存有關陳靖姑信仰➀的史料,都將陳靖姑託附為唐代的人。但是,唐代福建人口稀少,文獻也少,根本找不到有關陳靖姑信仰的記載。吳任臣的《十國春秋》是敘述唐五代時期南北諸國的史書,其中雖有記載陳靖姑,但吳任臣本身是清代的人,該書有關陳靖姑的史料,明顯是抄於清代的方誌。更為詭異的是:宋代福州州志——《三山志》一書,雖有《祠廟》一節,並記載了許多福州的民間信仰,卻沒有相關陳靖姑信仰的記載。要知道《三山志》一書纂成於南宋中葉,這一事實使許多學者懷疑陳靖姑信仰的起源時代——它也許不是唐代的民間信仰,甚至不是宋代的民間信仰,要不然,《三山志》一書怎么可能不記載有關陳靖姑的信仰?其實,《三山志》一書編纂者多為儒者,而其掛名的主編更是宋代曾任宰相的梁克家,而儒者一向主張消滅民間的淫祀,在這一背景下,梁克家不可能詳細記載被儒者視為淫祀的民間廟宇,只有那些經過官府封賜的民間信仰,才可能得到梁克家的記載,事實上,《三山志·祠廟志》所載的民間信仰,都得到過官府的封賜。所以,《三山志》未載陳靖姑信仰,不能說明宋代不存在陳靖姑信仰,倒是可以證明:迄至南宋中期,陳靖姑信仰還不是很熱,所以,沒有閩籍大臣為其請封——儘管宋末閩籍大臣的數量不少。

現在可知有關陳靖姑信仰的可靠史料,是出於元代古田人張以寧的《古田縣臨水順懿廟記》一文,張以寧在本文中說:

古田東去邑三十里,其地曰臨川,廟曰順懿,其神姓陳氏,肇基於唐,賜敕額於宋,封順懿夫人。英靈著於八閩,施及於朔南。事始末具宋知縣洪天錫所樹碑。皇元既有版圖,仍在祀典,元統初,元浙東宣慰使都元帥李允中寔來謁廟,瞻顧咨嗟,命廣其規,未克就緒。乃至正七年,邑人陳遂嘗掾大府,慨念厥初狀神事跡,申請加封。〔1〕(P48-49)

這段文字表明:元代古田一帶的陳靖姑信仰已經十分盛行,所以,古田名人都為其申請加封,而身為大學士的張以寧,也為陳靖姑寫了《順懿廟記》。不過,張以寧的《順懿廟記》提到:陳靖姑始封於宋代,而知縣洪天錫為其寫過碑記。有關陳靖姑受封於宋末,則有明代《八閩通志》、《建寧府志》等書的記載。《八閩通志》云:

順懿廟,在(古田)縣(水?)口臨水。神陳姓,父名昌,母葛氏。生於唐大曆二年。嫁劉杞,年二十四而卒。臨水有白蛇洞,中產巨蛇,時吐氣為疫厲。一日,有朱衣人執劍,索白蛇斬之。鄉人詰其姓名,曰:“我江南下渡陳昌女也。“忽不見。亟往下渡詢之,乃知其為神,遂立廟於洞上,凡禱雨煬,驅疫癘,求嗣續,莫不回響。宋淳佑間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賜額“順懿”。〔2〕(P373-374)

據此,陳靖姑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巫師的家庭,她生於唐大曆二年(767年),以巫術為生,在一次打胎祈雨的法事中死去,死後被奉為保胎女神,得到許多人祭祀,又稱“臨水夫人”。臨水夫人在宋代得到封賜較遲,一直到南宋後期的淳佑年間才得到封賜,由福州太守徐清叟奏封,嘉靖《建寧府志》記載:

宋浦城徐清叟子婦孕十七月不產,忽一婦踵門自言:“姓陳,專醫產。”令別治樓,樓心穿一穴,置產婦樓上,仍令備數仆,持杖伺樓下。既而產一蛇,長丈余,自穴而下,群仆捶殺之。酬以物,不受。但需手帕一方,令親書“徐某贈救產陳氏”數字。且曰:“吾居古田縣某處,左右鄰某人。異日若蒙青眼,萬幸!”出門不見。後清叟知福州,憶其事,遣人尋訪所居。鄰舍云:“此間只有陳夫人廟,常化身救產,諦視之,則所題手帕已懸像前矣”。〔3〕

按,徐清叟媳婦“懷孕”十七個月,最後生產出一條“白蛇”,這實質上是患了鉤蟲病,嚴重的鉤蟲病患者,其腹內之蟲可長至數米,有人用藥將此鉤蟲打下,而徐清叟將其附會為救產女神陳靖姑顯神,因而為陳靖姑請封,這是陳靖姑第一次得到朝廷的封賜,從而成為著名的女神。古田縣令洪天錫應是在這一背景下於寶慶年間為陳靖姑廟立碑。

以上是有關陳靖姑信仰的原始記載,就這些史料而言,陳靖姑信仰至少在宋代已經在民間流行,但直到宋末才受到朝廷封賜,元明兩代,陳靖姑信仰已經相當流行了。不過,從原始的陳靖姑信仰而言,無法分析這一信仰屬於佛教還是屬於道教,更像是民間性質的信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➀對陳靖姑信仰的研究,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有《福建三神考》一書問世,不過,本書僅是對陳靖姑信仰的簡單敘述。後來,法國第十大學的貝桂菊教授在福建做了有關陳靖姑信仰的人類學調查,相關成果於上世紀90年代出版。我對臨水夫人的研究始於寫在1990年的《臨水夫人考》一文,後來又有《福建民間信仰源流》一書在1993年出版,該書有關臨水夫人的章節及《臨水夫人考》一文,其主要成果是發掘了有關臨水夫人的文獻史料,其中對張以寧《順懿廟記》、陳鳴鶴《晉安逸志》的發現與研究,都有一定價值。《福建民間信仰源流》一書並對《閩都別記》有關陳靖姑的長篇神話進行的分析。此後對陳靖姑的研究逐漸多了起來,而《海遊記》一書的發現,則是陳靖姑研究史上重要的突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