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東日報》

泰東日報,關東州 (大連地區) 內最早的中文日報。1908年10月3日創刊。版面分政治、經濟、社會、地方、副刊、少兒等各專欄。發行量一般為3萬份左右,其中2萬份銷往東北各地。1938年後,發行量為12萬份。1940年,發行量為2萬份,每天只出4版。該報系由大連華商公議會會長劉兆億、副會長郭學純等發起,由華商集資興辦。首任會長為劉兆億。辦報宗旨為刊登國內外形勢及市場行情、金融現況等,為華商開展業務提供參考。由於該社地處關東州租借地,須經常與日本人打交道,為辦事順利,聘請日本人金子雪齋(平吉)為副社長,專管與日方的交涉事宜。不久金子掌握了報社實權,任社長。產權亦為其個人所有,其後歷任社長皆為日本人。1913年至1928年7月傅立魚任主編時,該報發表過一些有利於中國人的言論,為民眾鳴不平,聲援興辦教育,報導大連人民的愛國活動等,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後,受日方控制,成為關東軍的喉舌,大肆宣傳“日中共榮共存”、“王道樂土”等思想,愚弄中國人民。1941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宣揚“大東亞戰爭必勝”、“英美必敗”。1945年10月停刊。

簡介

泰東日報泰東日報

泰東日報偽滿洲大連市的第一份中文報紙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大連地區最早的中文報紙,1908年3月由大連華商公議會會長劉肇億、副會長郭學純等發起,由華商集資把《遼東新報》的中文版收購而創辦。首任董事會會長為劉肇億。主要刊登國內外新聞、市場行情、金融動態等,為華商開展業務提供參考。初聘日本人金子平吉為副社長,專與日本人打交道,後金掌握實權,任社長,其後歷任社長均為日本人。該報初為對開2版,1938年增至10版,版面分政治、經濟、社會、地方、少兒等專欄與副刊,發行量一般在3萬份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發往東北各地。在北平(今北京)、天津青島煙臺濟南和日本東京設分社。1945年10月停刊。社址初為大連南山,後遷至奧町(今中山區民生街)85號,最後遷至飛彈町67號(今新生街62號)。

歷史發展

泰東日報泰東日報

一九零五年,大連淪為日本殖民地。一九零七年,山東劉肇億在大連發行彩票,積累了大筆資金,有意集資創辦中文報紙。一九零八年日本漢學家金子平吉(號雪齋)應華商公議會之聘創辦《泰東日報》,自任社長兼編輯長。 一九一三年,《泰東日報》編輯遲少田聯繫進步人士和工商界愛國人士,擁護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在大連籌建國民黨大連市黨部。同年秋,傅立魚因反對袁世凱遭到通緝,逃往大連,金子平吉與傅一見如故。傅與金子平吉約法三章(一是《泰東日報》是中國人辦的報紙,必須為中國人說話;二是遇有兩國爭端及民間糾紛,是非曲直,必須服從真理;三是擔任編輯長是暫時的,一有討伐袁世凱的機會要放行前去)後,應聘為《泰東日報》社編輯長。

中共早期軍事領導人關向應,一九二二年在大連伏見台公學商科學校畢業後,曾進入《泰東日報》社當印刷工人。因撰文抨擊日本侵略被當局驅逐出境的大連戲曲評論家、清末秀才畢宗武之子畢庶元,曾擔任《泰東日報》主筆。一九二九年夏,安徽奉台縣人吳曉天以《泰東日報》編輯的身份為掩護,擔任共青團大連特支委員、中共大連特支宣傳委員。一九三零年在《泰東日報》上登載紅軍占領長沙的訊息,引起日本警察署的注意,撤離大連。

1941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宣揚“大東亞戰爭必勝”、“英美必敗”。

1945年10月停刊。

東北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東部。這個名字最早見於一九三四四月二十七日的《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宗旨

辦報宗旨為刊登國內外形勢及市場行情、金融現況等,為華商開展業務提供參考。

內容與發行量

1908年10月3日創刊。初每日對開兩版,後發展為4版,節日有增刊,繼而增至8版,廣告占4版。1938年增加到10版。版面分政治、經濟、社會、地方、副刊、少兒等各專欄。發行量一般為3萬份左右,其中2萬份銷往東北各地。1938年後,發行量為12萬份。1940年,發行量為2萬份,每天只出4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