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心似箭》

《歸心似箭》

《歸心似箭》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在1979年出品的電影。由斯琴高娃、趙爾康主演。影片講述東北抗聯某部連長魏得勝為掩護戰友身負重傷,被敵人俘去。他打死敵班長,脫離險境,進而發生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歸心似箭》《歸心似箭》
《歸心似箭》歸心似箭

中國彩色故事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9年攝製。編劇,李克異;導演,李俊;攝影,楊光遠、陳振中;主要演員,趙爾康、斯琴高娃等。影片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民族特色,尤其在愛情的描寫和對人物複雜而微妙的心理揭示上,藝術處理成功,感染力強。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抗日戰爭時期,我東北抗聯某部連長魏得勝為掩護戰友身負重傷,被敵人俘去。他打死敵班長,脫離險境,在山林和河谷中,從嚴冬走到春天。

一天他遇到齊大爺等人,加入了淘金者的隊伍。但他一點金子也不要,在齊大爺幫助下弄到通行證,繼續尋找隊伍。他又落入日寇魔掌,但寧死不屈。被送進煤窯背煤,受到種種凌辱,他積極宣傳和組織難友,逃出虎口。他野草充飢,走走爬爬,從夏到秋,一天暈倒在林中溪邊,被善良的寡婦齊玉貞救回家中。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他恢復了健康,玉貞對他有了感情。

面對著深沉的愛,他感到溫暖。待到玉貞的父親齊大爺回來,這和他患難之交的一家,更使他感到情深。然而他仍歸心似箭,要尋找隊伍。他耐心勸慰親人。等到深秋,玉貞含淚送別了心上人。魏得勝又穿上了軍裝,置身於進軍的行列中。遠飛的大雁,帶去他一顆熾熱的心。

影片通過主人公掉隊後所經受的金錢死亡愛情的考驗,表現了他剛毅堅定、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特別是魏得勝和玉貞之間的愛情,表現得質樸自然、含蓄深沉、真切感人。創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英雄與愛情的關係,讓愛情成為再現英雄本色的契機,並把對愛情的描寫置於特定的環境之中,使之具有了獨特的色彩,表達愛情的語言質樸動人,令人耳目一新

在此基礎上,影片歌頌主人公的思歸之心,揭示出人物的心靈之美和革命理想。該片著力追求樸素、自然、真實,使造型處理和表演風格和諧統一,豪放中不失細膩,委婉中但見生動。片中細節的刻畫較好地表現了人物性格,蘊含了很多用語言無法表達的人物內心的感情波瀾

其他版本:

1939年冬,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歲月。東北抗日聯軍某部連長魏得勝在一次激戰中負傷被捕。後伺機打死敵班長,逃出敵手,拖著傷重化膿的右腿,沿路乞討,尋找部隊。次年春天,魏得勝在一山溝里偶遇開小差離隊的小徐子和淘金老漢齊大爺。為弄到掩護身份的通行證,他暫時留下淘金,在勞動中與齊大爺結成患難之交。

不久,他謝絕齊大爺的好意挽留,重新上路。但由於小徐子的出賣,再落敵手。在日寇的毒刑拷打和假槍斃的恐嚇下,他堅貞不屈,又被送下煤井當苦力,飽受摧殘。後魏得勝冒險找到一個廢井口,率眾逃出虎口後,又繼續南行。

秋季某日,他暈倒在一條小溪邊,被齊大爺之女、善良的寡婦玉貞救回家中。在玉貞的精心照料下,魏得勝逐漸康復。在這段不尋常的日子裡,二人建立起真摯的感情。

但魏得勝懷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毅然辭別玉貞,朝著南歸大雁的方向繼續前進,終於找到了部隊。

電影評價

《歸心似箭》歸心似箭

影片通過主人公掉隊後所經受的金錢、死亡和愛情的考驗,表現了他剛毅堅定、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體現出人物的心靈美和革命理想。特別是魏得勝和玉貞之間的愛情,表現得質樸自然、含蓄深沉、真切感人。創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英雄與愛情的關係,讓愛情成為再現英雄本色的契機,並把對愛情的描寫置於特定環境之中,使之具有了獨特的色彩,表達愛情的語言質樸動人,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通過對細節的刻畫,既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也體現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人物內心的感情波瀾。在此基礎上,影片歌頌了主人公的思歸之心,揭示出人物的心靈之美和革命理想。該片著力追求樸素、自然、真實,使造型處理和表演風格和諧統一,豪放中不失細膩,委婉中但見生動。

本片還力求樸素、自然、真實,使造型處理和表演風格和諧統一,含蓄深沉的愛情描寫堪稱經典,豪放中不失細膩,委婉中但見生動。

獲獎情況

1979年度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79年第一屆“上海文匯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獎

1979年國慶30周年獻禮影片

1980年斯琴高娃獲文化部“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2年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語片獎(共十部)

1983年獲第一屆解放軍文藝獎

1992年第一屆“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提名

1996年“新金杯”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優秀影片(共十部)

電影插曲

電影《歸心似箭》主題曲

作詞:李俊 作曲:李偉才

雁南飛 雁南飛

雁叫聲聲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來歸已盼春來歸

今日去 願為春來歸

盼歸

莫把心揉碎

莫把心揉碎 且等春來歸

----

雁南飛 雁南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