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魂末世錄》

《機魂末世錄》

《機魂末世錄》是一部塞伯朋克卡通片,上映於2003年。它描述了人類將迎來由自然人進化為半機械化人類的末世景象,從而體現了人類將進入後人類文明的預言。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機魂末世錄》《機魂末世錄》
《機魂末世錄》機魂末世錄

大好評動畫電影“千年女優”製作公司MADHOUSE,加上名動畫家“安倍吉俊”繼《零》(lain)後又一深刻人心之最新作品。呈獻給您近未來SF暴力美學動畫作品“機魂末世錄”(TEXHNOLYZE)。動畫主題配樂更是重金禮聘,片頭曲請來擔任電影“駭客任務最終戰役”之配樂製作人JUNO REACTOR操刀;片尾曲則是請來日本視覺系王子“Gackt”擔當演唱,單曲CD封面還請“安倍吉俊”老師親自繪製,在日本掀起一新話題。

看過的人其實很難否認,《機魂末世錄》確實有一種很詭異的魅力

先來說說這部動畫“不可愛”的地方在哪吧!首先,咱們的男主角礫士一開始就是個打死人不償命的拳擊手,接著被個御姐給騎去了,不過畢竟是男主角(保持純潔之身還是必要的,不過被強暴則又是另一回事~),最後還是打死不從一把將御姐給推開逃走,雖說他後來也因此被那女人ㄊㄨㄚˋ人給他斷手斷腳,但也因此他才被裝上了生化義肢,遇見了小蘭,當上了大西的保鑣,開始了一連串頹廢,絕望的殘忍廝殺,最後大家都死光光不說,大西被眾人掃射成碎屍肉還ㄍㄡˊ在牆壁上那幕更是讓人怵目驚心;其實也不必看到結局,你隨便找一集來看都可以立刻斷定這絕不是一部“可愛”的動畫,說“可怕”還差不多。

作品分析

明明5分鐘可以表達的事情拖成15分鐘,於是一部看了介紹後會被認定為暴力美學類型的卡通片活活被拖成了人性文藝片。忽快忽慢的節奏相當折磨人的耐力,但是看完之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明快。繼續保持不劇透原則,因此這次推薦我會著重介紹片中的一些科幻理念,死守劇情實在很無聊。

《機魂末世錄》打出1998年成功為實驗動畫作品《Lain》(《Serial Experiments Lain》)做角色設計的安倍吉俊的名號來吸引人,事實上他只負責台本而已。《機魂末世錄》與《Lain》有些類似的實驗風格,以分工來看更多因素是來自負責腳本的小中千昭。

小中千昭負責的腳本有:《Hellsing》、《Lain》、《怪》《飛輪少年》、《機魂末世錄》等,可惜很少有文章專門提過他,能搜尋到的小中千昭的資料少得可憐。個人認為,無論是《Lain》還是《機魂末世錄》的腳本都屬於晦澀而具有一定深度的類型,同時也形成了實驗作品的風格,因此開篇我會簡單提一下《Lain》,以便大家將這兩部卡通片做一下對比。

對動畫中敘事意識流化的運用,《Lain》試圖打開深層意識之門,展開人們遊蕩在另一種意識平台中的心理脈絡,《Lain》主要敘述的並不是文明,它的架構體現在對自我的探索以及對網路的思考,是一部實驗題材的科幻作品。《Lain》提出了在後工業文明中人類遭受科技衝擊而產生的迷茫與焦慮狀態,但是《Lain》畢竟關注的是在網路技術發展中的人類的心理發展——那么以科技文明為載體,展現後工業文明為人類從生理乃至到心理的變化為主題的《機魂末世錄》,則補完了《Lain》沒有敘述展開的後人類景象。從1998年到現在的小中千昭已經能更熟練的運用敘事技巧,他對人類未來的命題也更加深入,這種變化讓人更加期待他的作品。

《機魂末世錄》《機魂末世錄》

《機魂末世錄》是一部塞伯朋克卡通片,它描述了人類將迎來由自然人進化為半機械化人類的末世景象,從而體現了人類將進入後人類文明的預言

後學,一恍惚學術界就把人類拉進了“後”時代——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女性主義、後工業時代……後是相對於前而成立的,是一種歷史上的承接和進化。由於意識形態不同,理論依據也不同,“後”理論所闡釋的形象更加紛繁複雜。《機魂末世錄》是一部沉浸在後工業文明哀傷的卡通片,對時代脈絡敏銳的人會在此找到一定的共鳴。所謂後工業文明,同樣是相對於工業文明成立的。西方已開發國家已經從原來的農業文明過渡為工業文明,又進入到今天稱之為後工業文明。科學的發展使得文明日趨倚賴技術,這種工業化的文明正在慢慢吞沒地球。科幻題材基本都是建立在對後工業文明的發展思考上構成的,因此《機魂末世錄》作為一部塞伯朋克卡通片,很好的架構起後工業文明發展的體系。定義後工業文明科幻題材,我認為首先得滿足幾個條件:

一,城市文明。

二,過度依賴或者迷信科學。

三,科學技術極其發達。

四,隨著科技的發展精神狀態卻反而落後。

這樣就導致後工業城市文明一方面擁有科學意義上的文明,相對的另一方面就會趨向人性的原始狀態,社會道德感下降。時代的祛魅與返魅都在後工業文明中很好的體現出來,這真是一個後現代的矛盾社會。

《機魂末世錄》的城市構造具有明顯的階級特性,社會層次分明,除了沒有完整的表現經濟體制這一點缺憾,其他一切社會中擁有的因素都很好的展現出來,這就提供了一個提供“後人類”生活的後現代城市。

後人類,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闡述的人類進化史開始,我們創造了人類文明世界,而人類的進化還將繼續下去,那么我們會進化到什麼程度?人類的未來有是什麼樣子?我們什麼時候才會進入“後人類時代”?

唯一確定的是,人類會應時代科技的發展而自我進化,一旦這種進化開始並達到一定規模,那么後人類時代就已經來臨。在《機魂末世錄》中,生活在這個後工業文明城市中的人類,存在各種肢體殘缺的現象,被剝奪或者自我捨棄。在機械製造與生物技術高度文明的科技背景下,一部分渴望進化的人為自己裝上了具有一定生物屬性的機器肢體來提高戰鬥能力和進行腦擴張——這就是片中描繪的後人類形象。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片中的主流武器除了槍枝居然還有佩劍,這是對古老文化的一種傳承,亦或者理解為冷兵器時代會再度來臨?在祛魅與返魅同時存在的後工業文明中,在“元”意識也已經不復存在的後時代中,片中的人類迎來了末世的黑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配樂電子以及蒼涼的鄉村風格指彈(fingerstyle)演奏為主,打鬥場景則配以鼓、金屬。 男主角櫟士有著一雙狼一樣的眼睛,讓我想起《Wolf’s rain》

作品評論

忍受不了黑暗向動畫以及沒有足夠熱情的人最好不要觀看這部卡通片,因為很可能會導致半途而廢,反而浪費時間。

1、塞伯朋克的一些思想歸納——

* 根本沒有什麼核戰末日,今後的戰場是人們的意識。(拋棄了傳統的核戰陰影,消解了意識形態的對抗)

* 超級公司是新的政府。(經濟力量成為主導)

* 世界被分成了億萬個使用自己的語言、代碼、生活方式的亞文化群。(世界的多元化)

* 通過化學可以生活得更好。(注意,生物化學是賽伯朋克的另一個主要領域,常與計算機網路緊密結合)

* 電腦產生的文化非常重要,沒有人為電腦在這些文化中的地位感到羞愧。電腦是很酷的工具,是人類的朋友。(不再反覆追問人與其造物之間的關係,而是採取共生共榮的態度。這與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不同,60年代也反對現代科技,提倡回歸自然。)

* 我們正在成為電子人(Cyborgs)。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小巧、貼近我們的生活,很快就會和我們融合的。(認為半人半機器是未來的方向)

* 攻擊任何試圖阻礙人們獲取信息的東西。(免費、無限制的信息共享是賽伯朋克的主要目標)

* 反抗有害和高壓的權威。(反主流文化,反壓制)

* 所有的信息都要求被釋放。(最響亮的一句口號

* 除了朋友,壓迫任何人。(為求生存而奮鬥)

* 不要信任任何人。

* 不要殺死任何人――太便宜他們了。(在《神經漫遊者》中,主人公破壞了規矩,沒有被殺死,而是被毀壞了神經,無法再進入控制空間)

* 形式比實質更重要。(帶有明顯美國文化特徵的觀點)

* 反極權,鼓勵無政府主義。(想想性手槍樂隊的代表作)

* 為道德和精神的烏托邦“開明專制”鬥爭。(不再追求“完全民主、完全平等”,而代以較為實際的開明專制)

* 用數位化仿真來取代感官經驗。(消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

——出自 楊平 著 《科幻小說流派——賽伯朋克》

2、後人類的觀念: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最大危險在於它有可能改變人類的本性,從而把我們引入‘後人類’的歷史時代。”同時他斷定,外部世界也在發生變化,這不僅是因為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今天外部世界的面貌,而且因為在生物技術的影響下,人的本性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性成分的喪失有可能反映在社會結構中,使社會明顯分層,最終導致人類喪失進行道德選擇的能力,而這種選擇按照基督教的傳統通常被認為是個性主要的和決定性的特徵。

——選自 [俄]B•Л•伊諾澤姆采夫 著 從《歷史的終結》《後人類的未來》——評F•福山新著《我們的後人類的未來》

據《紐約時報》四月二日報導,美國白宮的生物學道德委員會成員富庫亞馬博士發表了一本新書,《後人類未來》(Our Posthuman Future),討論了生物基因將使人類社會進入“後人類”(post-human)時代的可能,提出了人類歷史將隨著人類自然本性的改變而結束。

報導說,如果人類頭腦和身體是由基因成型決定的,那么,生物基因技術總有一天將改變人類頭腦和身體,重新塑造人類本性。這一點,使許多人非常擔心,更使富庫亞馬博士非常擔心:歷史的中心問題是人類的問題,如果人類本性改變了,那么,人類歷史還繼續嗎?

——選自 人民網BBS論壇之讀書論壇 讀書看報:從“歷史終結”到“後人類未來”(白宮顧問的新書)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日裔美籍學者,蘭德公司顧問,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美國斯拉夫高級研究協會的會員、對外關係理事會的成員,同時兼任《外交事務》雜誌的書評編輯、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社主席、美國總統生物倫理理事會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