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京劇]

《杜十娘》[京劇]

新編京劇《杜十娘》,是對家喻戶曉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愛情悲劇的全新演繹。劇作脫離了過去批判男子負心的傳統主題,而從批判金錢對人性的異化,揭示社會上風行的拜金主義這兩個方面著眼,去重新看待杜十娘與李甲的愛情。李甲不再單純是一個負心漢的形象,而是一個將物質欲望看得比真摯情感更重要的世俗小人。杜十娘的悲劇,主要也不再是因為李甲的負心和孫富的作惡其間,而是因為她對現實的天真幻想,因為社會世俗觀念對她身份的永久輕視,同時也因為她所愛的人的情感因為利慾的介入而發生的變質。她的悲劇這樣由個人性質上升到社會的層次。這是一個對原作的質的提升。

簡介

《杜十娘》[京劇]《杜十娘》[京劇]

該劇將廣泛演出於地方戲曲舞台上的杜十娘的故事搬上京劇舞台,以新穎的視角、嶄新的面貌和整齊的陣容推出,用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富有觀賞性的戲劇情節,將對拜金主義的批判、對人性尊嚴的崇尚深深寓於其中。該劇為京劇的發展、創新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獲得了廣泛好評和普遍歡迎。

劇情

京劇《杜十娘》京劇《杜十娘》

淪落風塵的杜十娘厭倦了麗春園迎來送往的生活,在金錢與權勢的侮辱中看中了進京赴考的舉子--李甲,與他結下了百年之好,情願以清白之身隨他而去。用五百兩銀子贖出十娘的李甲在富商孫富的誘騙和老父的威懾下,將十娘以千兩紋銀的價錢轉送給孫富。十娘在人情泯滅的現實中,為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怒沉百寶箱,懷恨而亡。

主要角色

董德光(飾孫富)董德光(飾孫富)

杜十娘:

李遷仙:小生

孫富:

鴇兒:彩旦

王八:醜

劉玉春:老生

書生:末

主演介紹

《杜十娘》[京劇]《杜十娘》[京劇]

李海燕(飾杜十娘):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198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1991年拜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為師。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全國首屆青年電視大賽榮獲“最佳表演獎”、文化部“優秀專家”光榮稱號、全國“評說五小程旦”之首。
靳學斌(飾李甲):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國家二級演員。工京劇小生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1988年拜葉少蘭為師。曾獲北京市中青年京劇大賽最佳表演獎、文化部全國京劇青年團新劇目匯演優秀表演獎。
董德光(飾孫富):副教授。中國戲曲學院成人教育部副主任,兼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副班主任。工京劇老生。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榮獲全國京劇青年團新劇目匯演優秀獎。

演員感想

靳學斌(飾李甲)靳學斌(飾李甲)

2001年我結束了三年京劇研究生班的學習,隨即投入了鄒憶青戴英祿二位老師創作的新編京劇《杜十娘》的排練中,在劇中扮演李甲一角。同年12月,這齣戲有幸被選中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京劇節。當時演出的盛況,至今讓我難以忘懷。在國家級的匯演中展現了該作品的清新風采,算得上收穫累累滿載而歸。

感想之一:藝術貴在創新,精品需要打磨。“創新”和“打磨”恰恰是藝術創作之路永遠的追求目標。

我非常高興《杜》劇能夠被選為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的初選劇目,作為《杜》劇的主演之一,只有全身心地投入重排的創作中去,才能體現對“精品工程”重視和負責的態度。

感想之二:中國戲曲學院是我的母校。緣於參演《杜十娘》這一契機,我得以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後又重新回來排戲。對我而言,其意義不僅僅是參與一出新戲的創作,而且是使我重新領略了一回母校那份不變的、純淨的藝術創作氛圍。也許正是因為有著這樣良好的氛圍,才使新編京劇《杜十娘》這齣戲帶有天然的清新與質樸。

感想之三:《杜十娘》力求在傳統的故事情節上有所升華。劇作家用飽蘸情感的筆觸,濃彩重墨地描寫杜十娘的悲劇命運的同時,毫不迴避地將思索深入到人性的複雜,以及對社會約定俗成的金錢和權勢層面中去,賦予作品新的人文關懷。我在初排這齣戲時,從當代觀眾的審美心理出發,找到了塑造李甲這個人物的基調,那就是決不能把人物臉譜化,而是讓觀眾看到一個有著複雜人性、最終走向了自己對立面的李甲。

傳統戲曲的主題是單純的,主要是“忠孝節義”。因此人物性格的刻畫也是單向性的,非黑即白、非忠即奸。隨著時代前進,戲曲作品的主題越來越多義性,人物性格也多面性。以李甲這個人物來說,他對杜十娘有愛慕之情,有青春少年追求幸福的憧憬;同時,他又是涉世不深的富家子弟,有著性格上軟弱的一面。門第差異使他清醒地看到帶十娘回家的嚴重後果。這樣的惡劣環境決定了李甲的性格,使得李甲有別於傳統戲曲中貪財負義人的單一形象。

在重排的過程中,除了在繼承葉派小生“清而不濁”的表演風格,並在身段上注意吸收了崑曲的細膩秀逸、越劇的儒雅柔美外,我力求將李甲這一人物塑造得更具立體感,多角度、多側面的挖掘是使人物豐滿起來的最佳途徑。從李甲愛十娘到棄十娘的連串列動中,去找到更加合理的依據,使後一個行為成為前一個行為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由最初愛十娘走向最終棄十娘的背叛,李甲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重排中還新增加了一場戲,即當李甲接到家書,被告誡不許帶十娘回家、看信如同看到嚴父這一場。導演趙景勃副院長巧妙地安排這場父子幻覺意識的見面。是劇情高潮迭起處,同時更是展現人物性格的重點場次。一邊是嚴父嚴威,一邊是對十娘的無限依戀,此時的李甲陷入了兩難境地。再加上著名作曲家關雅濃老師別出心裁地為人物安排一段徽調的西皮“導板”、“原板”、“二六板”轉“垛板”、“快板”成套的小生與花臉的對唱。在全劇的聲腔中起到轉換作用,充分體現出陽剛之美。我在這場戲中,運用了甩髮、水袖、褶子等程式表演技巧,邊唱邊舞。它既符合戲曲的表現規律,又符合李甲這一人物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引領觀眾走向人物內心深處。

我相信有創新精神和精品意識,加上眾位專家、老師不懈努力,以及滿台青春亮麗的師生同台表演,屆時中國戲曲學院一定會奉獻給廣大觀眾一台好聽、好看的新編京劇《杜十娘》。

京劇旦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

《碧玉簪》
《打龍袍》
《鳳還巢》
《貴妃醉酒》
《廉錦楓》
《穆桂英掛帥》
《秋江》
《生死恨》
《太真外傳》
《宇宙鋒》
《紅娘》
《桃花村》
《打焦贊》
《目連救母》
《女起解》
《棋盤山》
《擋馬》
《拾玉鐲》
《鎖麟囊》
《佘賽花》
《春草闖堂》
《串龍珠》
《大英傑烈》
《謝瑤環》
《小上墳》
《楊排風》
《雛鳳凌空》
《遇皇后·打龍袍》
《悅來店·能仁寺》
《狀元媒》
《打櫻桃》
《春秋配》
《樊江關》

《青霜劍》
《法門寺》[傳統劇目]
《罷宴》
《三擊掌》
《櫃中緣》
《三進士》
《三堂會審》
《彩樓配》
《紅樓二尤》[京劇]
《洪母罵疇》
《武昭關》
《浣紗記》
《漢明妃》
《辛安驛》
《行路訓子》
《香羅帕》
《春閨夢》
《雁門關》
《賣水》
《英台抗婚》
《得意緣》
《赤桑鎮》
《梅妃》
《對花槍》
《活捉三郎》
《蘇三起解》
《勘玉釧》
《紅拂傳》
《李逵探母》
《別宮祭江》
《斷橋》
《望兒樓》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賀後罵殿》
《墨黛》
《摩登伽女》
《黛玉葬花》[京劇]
《穆桂英大戰洪州》[京劇]
《穆天王》
《火燒余洪》
《能仁寺》[京劇劇目]
《扈家莊》
《乾坤福壽鏡》
《八珍湯》
《花田錯》[京劇]
《花木蘭》[京劇]
《黛諾》
《泗州城》
《霍小玉》
《盜仙草》
《活捉王魁》
《盜庫銀》
《杜十娘》[京劇]
《紅線盜盒》
《三休樊梨花》
《佘塘關》
《花舫緣》
《天女散花》[京劇]
《棒打薄情郎》
《挑簾裁衣》
《鴻鸞禧》[京劇]
《虹橋贈珠》
《文姬歸漢》
《望江亭》[京劇]
《五龍祚》
《祭塔》[京劇]
《無底洞》[京劇]
《小放牛》[京劇]
《荊釵記》[京劇]
《香羅帶》
《鋦大缸》
《百花贈劍》
《荀灌娘》
《孔雀東南飛》[京劇]
《孝義節》
《西施》[京劇]
《謝小娥》
《風流棒》
《孝感天》
《八仙過海》[京劇]
《六月雪》[京劇]
《魚藻宮》
《洛神》[京劇]
《楊門女將》[京劇]
《一捧雪》
《游六殿》
《林四娘》
《霸王別姬》[京劇]
《搖錢樹》[京劇]
《改容戰父》
《釣金龜》[京劇劇目]
《賺文娟》
《竹林記》
《珍珠烈火旗》
《戰金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