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描繪的勒阿弗爾港口的一個多霧的早晨的景象。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海上霧氣迷朦,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看不清,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基本信息

作品賞析

莫奈《日出·印象》莫奈《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描繪的是在晨霧籠罩中日出時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組成的色調中,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著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鬆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隻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遠處的建築、港口、吊車、船舶、桅桿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視窗看出去畫成的。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這對於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該畫完全是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和活潑生動的作畫情緒使然,已往官方學院派藝術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蕩然無存。這種具有叛逆性的繪畫,引起了官方的反對。

繪畫時間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

名字由來

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

作品特點

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海上霧氣迷朦,水中反射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看不清,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作品近況

該畫五年前被搶劫,據法國被盜藝術品偵緝處1990年12月6日宣布,最近已在科西嘉島一座別墅中查獲。

作品意義

印象派從此冉冉升起

《日出·印象》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著名“印象派”之說,正是由此畫而得名。這幅作品之所以震撼世界畫壇,正在於印象派藝術中所包含的對繪畫語言本身的探索,從而啟示著近現代藝術歷史轉型的歷程。

畫展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然而看慣了學院派作品的人們卻無法接受這種畫風。整個畫展期間,不僅一張畫沒賣出去,還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猛烈抨擊,人們在畫前指指點點、污辱笑罵,甚至向畫布吐唾沫。《喧譁》周刊的記者路易·勒魯瓦還發文指責莫奈等人是對“美和真實的否定”,並借《日出·印象》這幅畫的題目,稱此次畫展為“印象主義者的展覽會”。他大加嘲諷說,這些東西怎么能算是藝術,怎么能稱得上是一幅畫!什麼《日出·印象》?說它是草圖都勉強,最多不過是個雜亂模糊的“印象”,拿來糊牆都不夠格。

應該說大多數印象派畫家的承受能力還是不錯的,雖然被罵得狗血噴頭,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莫奈和他的朋友們一商量,決定跟官方“沙龍”一樣,每兩年舉辦一次畫展,而且就用這位評論家送給他們的外號“印象主義”做畫派名稱,以示堅持到底之決心。

印象派”這個名字從此出現在畫壇上。1874年這次“獨立的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藝術展”實際上也就成了印象派的第一次畫展,這個活動一直持續到1886年,共辦了八屆,印象派畫家們堅持用自己的風格作畫,他們堅信,總有那么一天,法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人們會慢慢學會欣賞他們的作品。

作品地位

《日出·印象》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20幅畫經典之作。(從一八七五年巴黎一家拍賣行的成交價格來看,莫奈作品的拍賣價就在165至325法郎之間) 

該畫是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它標誌著印象派繪畫的產生.迅速成為一個風靡全球,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畫派.它強調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與色的變化作為繪畫的主流。莫奈被認為是第一個採用外光技法進行繪畫的印象派大師。

世界傳世名畫

那些傳世名畫,帶給我們震撼。讓我們一起來掀開那未知的面紗,去了解他們,去欣賞它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