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辦的敦煌學專業學術刊物,為雙月刊。創辦於1983年主編: 樊錦詩,編輯部主任: 趙聲良、《敦煌研究》立足敦煌,面向世界,以推動世界範圍內的敦煌學發展為宗旨。主要刊發敦煌學各領域以及與敦煌學相關的古代宗教、歷史、藝術等學科的論文、學術報告及研究資料、研究信息。常設欄目有:石窟考古與藝術、敦煌史地、敦煌吐魯番文獻、敦煌語言文學等。此外還有佛教藝術、敦煌古代樂舞、敦煌古代科技、敦煌古代體育文化等欄目。本刊專業性強,內容豐富有一定的研究和保存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敦煌研究》《敦煌研究》

期刊名稱:敦煌研究

主管單位:甘肅省文化廳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濱河東路522號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開數:16開

概況

《敦煌研究》期刊由敦煌文物研究所(後來的敦煌研究院)創辦於二十世紀八十年初,於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試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正式創刊。

1986年,《敦煌研究》作為季刊定期公開發行。2002年以後改為雙月刊發行,每一期為120頁,約20萬字,為國內外學術界及時地提供新成果、新資料、新信息。至2006年底為止,本刊出版正刊100期,特刊7期,共發表敦煌學相關的各類文章2294篇,其中包括石窟藝術與考古方面論文696篇,歷史文獻方面論文867篇,石窟文物保護類論文187篇,其它相關資料、綜述及信息稿件544篇。

這些文章涉及到敦煌學的所有專業,除了敦煌學領域,還對中國佛教考古、美術史研究、歷史研究、古代漢語、古代民俗學、古代科技、音樂舞蹈研究文物保護研究、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許多相關專業的必備參考書

主要榮譽

《敦煌研究》期刊是敦煌學和相關專業研究的學術園地,本著百家爭鳴的方針,努力促進世界範圍內的敦煌學研究的繁榮和發展。這是她的辦刊宗旨。

1990年,《敦煌研究》榮獲甘肅省優秀社科期刊獎;1994年,在甘肅省首屆社科期刊評級中被評為“甘肅省一級期刊”;1995年,《敦煌研究》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評選的“全國優秀社科學術理論期刊獎”;1997年,本刊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定為“1998-1999年度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同年榮獲首屆“中國期刊獎”;1999年在第二屆甘肅省社科類期刊評級中,本刊被評為“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1999年,本再度榮獲“全國優秀社科期刊獎”,並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和“全國中文社科核心期刊”;2002年本刊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的“雙高”期刊之列;2005年.本刊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2007年,被評為“第二屆北方十佳期刊”。

欄目

石窟考古與藝術

欄目主要刊發以敦煌石窟為主兼及中外石窟考古與藝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內容分為考古和藝術兩個方面,石窟考古包括石窟的分期斷代、內容考釋等,石窟藝術主要是對石窟中雕塑、壁畫等藝術形象進行美術史和美學方面的研究。

敦煌文獻

刊布以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為主兼及絲綢之路沿線發掘的文獻資料的研究成果。包括對其整理、校勘、輯佚、內容考釋、文獻定名、文書綴合、文書目錄公布、校訂其他文獻,分析文獻價值、特點,對各種文獻版本的鑑定辨偽、考證和依據文獻考證古遺址等。

敦煌語言文學

刊發敦煌文獻中語言文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語言學方面的研究涉及到漢語音韻、訓詁、校勘、俗字考證、修辭研究、非漢語語料(藏文、回鶻文、梵文等)研究等;文學方面涉及到俗文學研究、宗教文學研究、作品集研究、文學理論研究、文學欣賞等。

敦煌史地

刊發敦煌地區以及絲綢之路沿線歷史、地理研究成果。研究領域涉及到敦煌地方史、中古社會史、民族關係史、歷史地理考證、長城殘垣、烽燧遺蹟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關係史等。

石窟保護

刊發敦煌石窟以及其他石窟和古遺址保護方面的科研成果。研究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和自身的病變對壁畫、洞窟、雕塑、石窟岩體、木構建築和古遺蹟的影響、破壞,套用物理性能實驗、化學分析和計算機數位化信息技術等手段對古文物進行科學保護。

敦煌民俗

通過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藝術及相關資料研究中古時期敦煌地區人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社交禮儀、民間信仰、娛樂遊戲和時令節氣等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風俗習慣。

敦煌古代科技

刊發對敦煌文獻及敦煌石窟中所包含的中國古代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範圍涉及到古代醫學(藥方)、算術、冶煉(煉丹術)、天文學、造紙術、印刷術、建築、紡織、釀酒、水利工程、手工業等。

主編簡介

樊錦詩(1938~),漢族,浙江杭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1975年8月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4月至今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研究館員,兼任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敦煌研究》主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在從事敦煌文物事業的近40多年中,主要致力於石窟考古,石窟保護與管理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和參與完成了榆林窟加固工程、《敦煌莫高窟環境演化與石窟保護研究》、《莫高窟遊客承載量及開放對策研究》、《敦煌石窟的保護與利用》、《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2006-2025)》等多個項目;撰寫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壁畫全集·敦煌·3·北周卷》、《敦煌石窟全集·佛傳故事畫卷》等專著,主持編寫了《敦煌石窟全集》(專題分類全集)26卷、《敦煌石窟》10卷、《中國敦煌》、《敦煌·真實與虛擬》,並發表了《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莫高窟隋代石窟分期》、《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分期》、《從莫高窟歷史遺蹟探討莫高窟崖體的穩定性》等數十篇論文。

1985年獲全國優秀邊陲兒女銀質獎章;1986年獲甘肅省優秀共產黨黨員稱號;1991年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1995年獲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2002年被中組部、中宣部、國家人事部科技部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7年,被甘肅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敦煌學的相關知識

敦煌學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為主,兼及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是研究、發掘、整理和保護中國敦煌地區文物、文獻的綜合性學科。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歷史研究》
《文物》
《考古學報》
《中國歷史文物》
《歷史檔案》
《文史知識》
《文獻》
《文史參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收藏》
《清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考古》
《歷史教學問題》
《檔案春秋》
《世紀》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中華文史論叢》

《學問.東北史地》
《史學集刊》
《古代文明》
《國學》
《文史》
《滄桑》
《文物世界》
《歷史學家茶座》
《孔子研究》
《蒲松齡研究》
《探索歷史》
《安徽史學》
《江淮文史》
《中國農史》
《中國名城》
《明清小說研究》
《東南文化》
《國際博物館》
《中原文物》
《文史博覽(文史)》

《文史博覽(理論)》
《時代郵刊.人物》
《考古與文物》
《文博》
《敦煌研究》
《西域研究(漢)》
《吐魯番學研究》
《文史雜誌》
《中華文化論壇》
《心事.新歷史》
《巴蜀史志》
《看歷史》
《文史雜誌.收藏參考》
《西藏研究(漢)》
《中華遺產》
《世界遺產》
《西部.華語文學》
《近代史研究》
《炎黃春秋》

《當代中國史研究》
《世界歷史》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西藏藝術研究(藏)》
《北方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文史春秋》
《四川文物》
《紫禁城》
《華夏考古》
《抗日戰爭研究》
《江漢考古》
《時代郵刊》
《歷史學文摘》
《文史天地》
《文物天地》
《尋根》
《貴陽文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