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

《孟子·滕文公》

《孟子·滕文公》是文言文,講述孟子教導滕文公為君之道。

基本信息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滕文公上·第一章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

「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書曰:『若藥不暝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上·第二章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鄒,問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

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

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

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宰;

□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

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

滕文公上·第三章

滕文公問「為國。」

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云:『晝爾於茅,宵爾索□;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穀。』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無恆心,放辟邪侈,

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

「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

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龍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校數歲之中為常。

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

為民父母,使民□□然,將終歲勤勤,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

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詩云:『雨我公,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

「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使畢戰問「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

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

無野人莫養君子

「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餘夫二十五畝。

「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

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

「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滕文公上·第四章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

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食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

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

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

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

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

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衣,

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勛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

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

農夫也。

「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

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

亦不用於耕耳。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

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

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位倍之。

「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

然後歸。子貢反,□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子張、子游,

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

秋陽以暴之,□□乎不可尚已!』

「今也南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

「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魯頌曰:『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

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U+50DE;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

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

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

相率而為U+50DE者也,惡能治國家。」

 

 

 

 

滕文公上·第五章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病癒,我且往見,夷子不來。」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

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

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

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

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

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

蠅蚋姑嘬之。其顙有□,睨而不視。夫□也,非為人□,中心達於面目。

蓋歸,反□□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

滕文公下·第一章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志曰:

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

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為與?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嬖奚反命曰:

『天下之賤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請復之。』□而後可。

一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

謂王良,良不可,曰:『吾為之□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詩云:「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御者且羞與射者比;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也。如枉道而從彼,何也!

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

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第三章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傳曰:

『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

《孟子·滕文公》《孟子·滕文公》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禮曰:

『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犧牲不成,粢盛不潔,

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牲殺、器血、衣服不備,

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載質,何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滕文公下·第四章

彭更問曰:「後車數十承,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

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

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

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於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滕文公下·第五章

萬章問曰:「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

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

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

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

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之謂也。

「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讎也。』

「湯始征,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東面而征,四夷怨,南面而征,

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早之望雨也;歸市者弗止,

芸者不變;誅其君,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書曰:『□我後,後來其無罰。』

「『有攸不為臣,東征,綏厥士女,匪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

惟臣附於大邑周。』其君子實玄黃於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

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太誓曰:『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

「不行王政云爾,□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

齊、楚雖大,何畏焉。」

滕文公下·第六章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

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傳諸?」曰:「使齊人傳之。」

曰:「一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

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

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滕文公下·第七章

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

「段乾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內,是街已甚;迫,斯可以見矣。

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

陽貨□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其亡也,而往拜之;

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

曾子曰:『脅肩諂笑,病於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

非由之所之也。』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可之已矣。」

滕文公下·第八章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滕文公下·第九章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

「當堯之時,水逆行,□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

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使禹治之。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

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

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

「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

滅國者五十,區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書曰:『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佑啟我後人,鹹以正無缺。』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

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U+5ED0有肥馬;

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

「五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詩云:『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滕文公下·第十章

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

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孟子曰:「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雖然,仲子惡能廉;

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者也。

「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與?

抑亦盜跖之所□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跖之所樹與?

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傷哉!彼身織屨,妻辟□,以易之也。」

曰:「仲子,齊之世家也。兄載,蓋祿萬鍾,以兄之祿為不義之祿而不食也,

以兄之室為不義之室而不居也;辟兄離母,處於於陵。他日歸,

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曰:『惡用是者為哉!』

他日,其母殺是也,與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之肉也!』

出而哇之。

「以母則不食。以妻則食之,以兄之室則弗居,以於陵則居之:

是尚為能充其類也乎?若仲子者,而後充其操者也!」

參考網頁

http://www.thn21.com/wen/chang/9973_4.html
http://www.ccerp.net/yiyuanshu/mingzhu/mingzhu/200509/7815.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