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

基督教自唐朝景教入華,歷經元代天主教東傳,明清之際耶穌會士再度梯航而來,直至近代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的大規模輸入,數起數落,歷時彌久,在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之於中國之影響,極其深遠。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
作 者:顧衛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7-1
開 本:16開
ISBN:9787208091467
所屬分類:圖書>>哲學/宗教>>宗教>>基督教
定價:¥45.00

編輯推薦

宗教史是個多迷霧的領域,與新陳代謝舛結在一起的基督教入華史尤多霧氣。隔著霧氣論史,非常容易只見一面,不見另一面。本書用心寫出了鳥瞰下的多面和細節中的多面,由此呈現出來的是矛盾和曲折,但歷史過程的本來面目卻因之而顯得清晰了。本書對近代以來基督教在華傳播史作了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唐元的基督教、明清之際的復興與阻斷、天父天兄之教、西方學術文化的東漸、“庚子事變”中的教會等。

內容簡介

基督教領域的歷史研究,一直是中國學人的興趣所在,尤其是20世紀以後,在陳垣、張星、馮承鈞、向達徐宗澤、方豪等的倡導和開拓下,中國基督教史成為中西交通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是對近代以來基督教在華傳播史研究的通史性著述。在對唐元明清的基督教傳播進行概要介紹後,作者將近代中國的基督教傳播與古代基督教傳播史作了相應的對比,從而對作為外來文化意識形態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作為外來社會力量的基督教會,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社會之鬩的歧異與趨同、衝突與調和,以及由此引起的對教會內部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和相互影響等問題,作了系統、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書可作為一般研究人員或中西交通史、中國基督教史等領域入門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顧衛民,1961年生於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暨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當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赴義大利格利高大學、特蘭托大學、英國阿伯丁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台灣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訪學。著有《使徒足跡——基督宗教傳華全史圖集》(1995),《鏡頭走過——內地會入華一百五十年紀念圖集》(1997),《剛恆毅在中國》(1998),《中困與羅馬教廷關係史略》(2000),《中國天主教編年史(635~1949)》(2003),《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唐元-明清卷)》(2003),《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近代卷)》(2005),《中國天主教史譯文集》(2007),《果阿——葡萄牙文明東漸中的都市》(2009)等。

目錄

序楊國強
自序
第一章唐元的基督教
一、使徒多默入華的傳說
二、唐、元兩代的景教
三、派往蒙庭的使節
四、古代基督教衰滅的原因
第二章明清之際的復興與阻斷
一、耶穌會士的策略
二、一度成功的傳教史
三、反教、“禮儀之爭”和禁教
四、明清兩代的教民
第三章炮口下的傳教事業
一、世變前的中國與西方
二、開創與踵續
三、條約制度與傳教權利
四、近代早期的中國信徒
第四章天父天兄之教
一、客族人中的基督教
二、洪秀全與洪仁開的宗教理念
第五章兩種對立的社會勢力
一、教務的推進
二、波瀾迭起的教案
三、反教的社會中堅
四、兩種習俗的衝突
第六章西方學術文化的東漸
一、傳教人士所介紹的西學
二、社會的反應
三、耶穌與孔子
第七章傳教士與維新運動
一、革新思想的萌櫱
二、維新事業的同道者
三、新學家的“枕中鴻秘”
四、倡導社會改良
第八章“庚子事變”中的教會
一、義和團的崛起
二、“庚子教難”
三、對中國如何處置?
第九章中國教會的“黃金時代”
一、教會外在環境的變化
二、“在我們這一代將福音傳遍天下”
三、各類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字出版事業
第十章挑戰與回應
一、民國初年非基督教的思潮和運動
二、教會人士對社會挑戰的回應
第十一章中國教會的自立
一、基督教新教的自立教會和“本色化”
二、“中國歸中國人,中國人歸基督”
第十二章外患與內戰中的教會
一、戰火中的離散和輾轉
二、基督徒與國難
三、短暫的復興與倉促的撤退
附錄一本書主要中西文參考書目錄
附錄二重要外國人名、教會在華機構以及報刊中外文對照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