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歌劇]

《原野》[歌劇]
《原野》[歌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野》是“中國莎士比亞”曹禺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力作。這部作品一經誕生,即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現出“性格戲劇”之作的迷人魅力,被以多種藝術形式加以展現。

簡介

原野原野

中國民族歌劇《原野》是當代作品。萬方根據曹禺同名話劇改編,金湘作曲。1987年7月25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於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萬方把她父親曹禺的原著在過去舞台和銀幕上刪去的一些戲(如“閻王殿”等)加以恢復,並儘量發揮歌劇的特色。用洋溢的詩情,在文學形象上加以適當的變異,但在總的精神上卻更加忠於原著。

《原野》本是青年農民仇虎的復仇與愛情的故事。原著留給人們更多的印象是“復仇”的“恨”的形象。而歌劇卻省略了許多情節,把重點放在展示人物深層的心靈和感情上。鮮明地揭示出仇虎的恨來自他對被人霸占為妻的情人金子的愛和對其慘死的父親與妹妹的愛。歌劇作者們更藉助音樂,把劇情推入了更高的詩的意境,以潑墨的詩情渲染了仇

話劇《原野》劇照話劇《原野》劇照

虎的怨恨與復仇:如序幕的原野、秋冢、陰霾……

合唱隊組成了復仇的冤魂群體在呻吟、呼號,把音樂形象予以視覺形象化;把人物的深層心理予以外化;結尾“閻王殿”前的“審訊”糅入了表現主義文學的因素,用變異和怪異的形象,直觀地物化仇虎的變態心理,從而揭示出他對掙扎於地獄中的父親、妹妹的深愛。由於創作者們運用了現代文學、現代藝術的某些因素,與當代觀眾的審美習慣相接近,從而使之形成了一出即陌生又親切的新歌劇

榮譽

1989年,歌劇《原野》獲得慕尼黑第三屆國際音樂戲曲研究會“特別榮譽證書獎”。1991年——1992年在美國甘迺迪中心華盛頓歌劇院演出。1993年,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排練公演。

劇情介紹

原野原野

第一景好黑的世界

好黑好黑的世界啊……充滿著仇和恨,充滿著陰毒和算計……備受凌辱和虐待的花金子怎能忍受心狠手辣的婆婆?怎能忍受懦弱如木偶般的丈夫?!她追求著、嚮往著,追求嚮往著愛和溫暖……

第二景黃金鋪的路

鐵鏈鎖不住仇虎為生父、為胞妹復仇的烈,也鎖不住他對少年情侶——花金子執著的思念和情愛……他回來了,帶著深仇和熾熱的愛回來了……

火車,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痛苦,帶來了黃金般燦爛的愛的夢幻,也帶來了兩代的血海深仇……

第三景人靈的搏殺

震響了復仇的雷霆,人靈展開殊死的搏殺。婆媳、母子、夫妻、情人各種感情交織在兩代血海深仇的衝突之中。第四景原野的嘆息

然而,黑暗遮掩了燦爛的愛的夢幻,槍聲扼殺了希望和反抗。仇虎以死蔑視著黑暗,他的精神偕著金子奔向那黃金鋪地的地方……

火車載著他們奔向希望!

演出單位

《原野》《原野》

四川省歌舞劇院

創作者編導:岳世果、劉世英。作曲:高維傑、唐清石。舞美設計:趙家鴻。燈光設計:馬道良、蔣琪

演出者主要演員:楊華(飾金子),黃啟成(飾仇虎),邢艦(飾焦母),王春林、高小軍(飾焦大星A、B),李蓉(飾小金子、仇虎妹幽靈),孟波(飾小仇虎、仇虎爹幽靈)。樂隊:四川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指揮:胡濟璋。

話劇《原野》,是戲劇大師曹禺的象徵主義代表作,比現實主義劇作要難於表現、難於理解。由胡軍(微博)、徐帆和濮存昕(微博)等主演的該劇,將於7月24日起在滬上演。作為北京人藝成立60周年展演活動的重頭戲之一,該劇導演陳薪伊日前特地解讀了這部作品的顛覆之處:“這其實是美的毀滅的輓歌。”

人物爭議

生前曾任北京人藝院長的曹禺,在不足30歲時寫下《原野》。故事講述了青年農民仇虎復仇與愛情的悲劇故事,從而展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陳薪伊分析道,劇中每個人物都存在爭議——野性、潑辣的妻子;兇狠的婆婆;懦弱但善良的丈夫;從獄中逃脫、充滿殺氣的仇虎。這樣一群具有複雜性格的人物,讓一個看似老套的故事呈現出了豐富的可看性。
《原野》是曹禺劇作中備受爭議的一部,由於作者表現主義與象徵主義手法的運用,對人性的複雜和多面性上的深入挖掘,使得該劇也成為曹禺劇作中最難表現的一部。

仰望大師重排經典天津人藝打造話劇《原野》

今年是中國戲劇大師曹禺逝世10周年,天津人藝在春節前夕開始了曹禺經典之作《原野》的排練,並準備於今年開展“仰望大師——曹禺經典作品展演”,將大師的三部名作——《雷雨》《日出》《原野》搬上舞台。天津人藝院長鍾海表示:天津人藝將秉承精品概念,讓更多的經典作品走進普通觀眾的視線。

重排《原野》紀念大師
去年,天津人藝排演的曹禺名作《日出》以原汁原味的風貌受到觀眾的歡迎,該劇在人藝小劇場連演幾十場,場場爆滿,這也增強了人藝重排《原野》的信心。院長鍾海告訴記者:“《原野》這齣話劇,在這么多年的時間中沒有劇院能完整地重現,因為這齣戲是曹禺作品中最有難度的一部。今年是曹禺大師逝世10周年,為了紀念他,天津人藝將以《原野》開場,陸續在今年改進《雷雨》和《日出》兩部話劇,以這三部經典來促成‘仰望大師———曹禺經典作品展演’活動。”鍾海介紹:天津人藝版的《原野》在不篡改原著的前提下,採取了後現代的表現手法解構話劇內容,舞台上將鋪上厚厚的黃土,重現原著中的故事環境,非常有新意。

用新招兒排《原野》
話劇《原野》的導演王延松表示,這次執導《原野》的方法會很新穎,“曹禺曾經說過,職業劇團演《雷雨》和《日出》一定成功,但演《原野》也許會失敗。《原野》需要用新招兒來排,這是曹禺大師早就期待的。”

用“新招兒”重排《原野》,王延松認為並不在於對白的變化,而是要呼喚一種更現代的《原野》演出語言的誕生,“《原野》原作有8.5萬字,我改的演出本不到4萬字,但我堅持只刪改不篡改,不加一個字。因為原著的對白足夠我用。”不過,他同時表示,如今要表現給觀眾的,已經不僅僅是農民沉重的精神負擔,還有人性中的“惡之花”,“原野上的人一出現便夠‘惡’,以至於令人不安到最後。而這種‘人性惡’,恰恰正是《原野》一劇的核心和本質……令人震驚的不是仇恨本身,而是仇恨不可避免。在舞台上就是要著力表現人性惡的種子是怎樣被埋下的,又是怎樣生長並且不可遏制的。”

對於《原野》將為觀眾呈現出來的舞台效果,王延松在導演闡述中描述道:“舞台的意象依然豐富:浩渺的原野,鋪滿黃金的理想仙境,黑暗迷茫的森林,通向遠方的鐵軌,夢魘一般揮之不去的鬼魂,一群無法掙脫宿命的人在奮力抗爭……”對於全劇的風格,王延松用了一句“黃土燒結的古陶”來形容,它象徵著一種原野大地里的生命樣式,這樣的生命樣式很中國。

展現劇中飽滿詩情

陳薪伊面對的挑戰不小,因為該劇曾被改編成各類文藝形式、各種版本,舞台上就有過川劇、歌劇、黃梅戲等各種呈現,還拍過電影和電視劇。但是,因為它“生”來就是話劇,因此話劇版,尤其是北京人藝的話劇版更受矚目。曹禺本人就曾說過:“對一個普通的專業劇團來說,演《雷雨》會獲得成功,演《日出》會轟動,演《原野》會失敗,因為它太難演了……”

陳薪伊表示:“看了之前一些演出,我始終不喜歡。曹禺對每個人物都懷著悲憫之心。太醜的東西我不要。所以這次我們的定位就是‘美的毀滅的輓歌’。焦大星這個角色在過去30年裡,因為‘階級仇恨’被醜化。這次要以‘無辜之人’來塑造。”為此,陳薪伊刪除了原作中象徵醜陋的牛頭、馬面等“牛鬼蛇神”的形象,以展現曹禺先生在該劇中留下的飽滿詩情。

演員陣容

新版《原野》演員陣容十分強大,胡軍飾演仇虎,金子由徐帆飾演,濮存昕飾演焦大星,焦母則由呂中挑大樑,基本代表了中國話劇表演的最高水平。

陳薪伊透露,在2000年小劇場版里,胡軍就曾出演過仇虎。他感覺當時沒有完全理解人物。如今,他則感覺“這是命里的輪迴。”他贊同導演挖掘《原野》中的浪漫詩意,突出仇虎和金子之間的愛情,是個很好的角度。導演為金子注入了善良的部分,徐帆不會僅僅表現角色的風騷浪蕩。

呂中認為劇本中能夠看出,曹禺先生是多么希望人們能夠追求到美好的生活。濮存昕則認為如今再排演曹禺劇作,不能戲說、解構,但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劇本,而是要把創作者對曹禺作品的感受,把自己被作品啟蒙、感動、或是點燃的地方,融進創作當中去。導演的宗旨是揭示大師筆端“人的善惡、無奈、頑愚、脆弱、愛恨”的極致和複雜。

萬方作品集錦

萬方,著名編劇作家,1952年生於北京,是著名劇作家曹禺的女兒。萬方從80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同時創作舞台劇、電影及電視劇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