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匆匆》

《匆匆》是台灣民謠歌手胡德夫在自己55歲時發行的第一張專輯。

簡介

歌曲專輯 中文流行類

《匆匆》《匆匆》

歌手簡介

這是一張遲到了近40年的專輯。也許,對於胡德夫而言,他需要的並不是一張唱片,相比較他一生的傳奇,這張專輯只是一次祭奠。
胡德夫被稱為“台灣原住民民謠之父”,也有人叫他“台灣的鮑勃·迪倫”。他是台灣第一位自彈自唱、舉行作品演唱會的歌手。1975年胡德夫與楊弦、李雙澤一起開啟了堪稱日後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啟蒙運動的“校園民歌”運動,如今李雙澤去世已近30年,楊弦也已移居美國20多年,當年發動“校園民歌”運動的三君子,僅存胡德夫還活躍在舞台上,他堪稱整個台灣流行樂壇的“活化石”。除此之外,胡德夫還一直致力於為原住民爭取權益的民主鬥爭,成為一位民主運動領袖。
一直以來,胡德夫鍾愛現場演唱卻不喜歡錄音,因此30多年來他的作品只有8首得以正式出版,他遲至55歲才出版第一張專輯《匆匆》,可見這張專輯所負載的意義是怎樣不凡!胡德夫所著力鑽研的海洋藍調(Hay-YangBlues)構成了他這張專輯的主核。專輯中的作品,充滿了台灣原住民音樂特有的吟唱風味與布魯斯藍調曲風,二者的完美融合,造就了胡德夫不容商業枷鎖束縛、特立獨行的個人風格。
胡德夫的歌聲低沉渾厚,有著穿透人心的力量。3000年前,孔子對著流水慨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啊,人生太匆匆!所幸的是,我們還是聽到了胡德夫,聽到了這個台灣流行音樂史上最值得留下的聲音之一,這是真正用生命吟唱的聲音。

包含歌曲

《太平洋的風》
牛背上的小孩

《大武山美麗的媽媽》

《楓葉》

《最最遙遠的路》

《飛魚 雲豹 台北盆地》

《為甚麼》
《心肝兒

《Standing On My Land》

《美麗島》

美麗的稻穗

《匆匆》

http://bbs.cugb.edu.cn/wForum/frames.php

學習大全

一、《匆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難懂的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全文下載:《匆匆》教學設計
二、《匆匆》知識點
1.課文簡說。
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寫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在描繪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日子從飯碗裡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2)對詞語的理解。
確乎:的確。涔涔:汗流不止的樣子。潸潸:流淚不止的樣子。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遊絲:蜘蛛所吐的絲,飄蕩於空中,故稱遊絲。
體會作者運用設問、比喻、排比、擬人的句式,將不易察覺的時光匆匆,一去不返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在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課後第3題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法,寫幾句話。可用“……的時候,日子……”的句式,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仿寫。如,“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從手裡過去;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螢幕上過去。”體現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的學習過程。
本文運用了排比、設問、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教師在教學時,不要單純把修辭手法作為語文知識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判別各種修辭手法,而應該把重點放在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上,讓學生在比較中感受到此句話用這種修辭好在哪裡。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現出了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也流露出為前途不明、無所作為而感到抑鬱、彷徨、傷感的低沉情緒。在教學中對此時代背景不宜過多講解,重在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閱讀連結”的《明日歌》是清代錢鶴灘著名的作品。這首詩短小精悍,節奏明快,音韻和諧,寓意深長,是對課文學習的拓展。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思考,明白“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的道理,進一步增強珍惜時間的意識。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可以熟讀成誦。
三、《匆匆》複習題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