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太匆匆》

《匆匆太匆匆》

《匆匆太匆匆》,瓊瑤根據真實故事創作的小說,“我不敢怨恨上帝,不敢怨恨命運,只是不懂,真的不懂,為何如匆匆地帶去了我的駝駝。”這是韓青和駝駝真實而淒涼的愛情故事,年輕的生命;許以生生世世相守的愛戀;單純不曲折的故事,令人扼腕,令人嘆息。也許把握現有的,珍惜身邊的一切,人生才可以不怨恨、不後悔。

基本信息

出自

《匆匆太匆匆》《匆匆太匆匆》

源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林花凋謝,春紅逝去,作者面對暮春殘景,抒傷春惜花之情,實則是將人生美好時光逝去的無限悵恨寄寓其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匆匆”失去本已傷感,再著一“太”字,更加重了人生苦短而喟嘆的分量。

創作背景

《匆匆,太匆匆》創作於1982年。 和《彩霞滿天》一樣,這是一部根據真實的故事進行創作的書。但和《彩霞滿天》不同的,則是瓊瑤聽到這個故事後,馬上開始了創作,這是瓊瑤創作最快的一本書,整個時間不到一個月。

平鑫濤結婚之後,瓊瑤似乎獲得了新生,繼續出現新的奇蹟。瓊瑤在《匆匆,太匆匆》的楔子中,坦誠了一個作家創作的辛苦和勞累,寫作是她已經無法卸下的沉重的十字架殉道者的生活是她不能抗拒的命運。曾經滄海難為水,瓊瑤的內心早已是千岩萬壑,千山萬水,她甚至有了累的感覺。這是一種深入到骨髓血液中的疲憊,這是熱衷過心靈生活的天才們才可能感覺到的暈眩和放棄。特別是瓊瑤和平鑫濤結婚之後,由奔波而轉為安定,由激情無邊的蕩漾而停泊於寧靜的港灣,這種反差必然會反作用於瓊瑤的創作。

要分析瓊瑤這段時期的心理和感情生活,以上的自白尤其值得去分析和重視。畢竟,她不可能忍受平庸,甚至連平淡也不能忍受。瓊瑤那善感而多情的心靈,需要有無限的傾述。1982年7月,瓊瑤收到一封來自屏東萬巒鄉的短箋,一個叫韓青的人請求她寫出自己和女朋友“鴕鴕”的故事。機會來了,瓊瑤還是以前的瓊瑤,她還是那樣的善於同情,善於把握她所熟悉的情感的歷險故事。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瓊瑤又一次激發了創作的熱情。

瓊瑤在這部書的楔子中談到寫作這部書的機緣,當時這封信沒有帶給瓊瑤任何震盪,她把信擱置在一旁,幾乎忘記了。機緣巧合,瓊瑤撥了韓青的電話,不久後,韓青講他和鴕鴕的所有信件和日記寄給了瓊瑤,瓊瑤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約見了韓青,最終決定寫他們的愛情故事。

瓊瑤在《匆匆,太匆匆》的後記中進一步介紹了寫作此書的有關背景,她對這部書的寫作,有一種秘密和不可思議的激情,偶然、機遇、巧合,這些都印證了瓊瑤自己人生的歷程,印證了她對愛恨生死的真實體驗,她對這個故事所具有的奇特的熱情,其實這與她本人的經歷是完全相一致的。 瓊瑤對韓青這樣道:“總算,也有人來幫我證實,什麼是愛情。你知道,在我的作品中,這是經常被攻擊的一點,很多人說,我筆下的愛情全是杜撰的。還有很多人說,我把愛情寫得太美、太強烈,所以不寫實。這些年來,我已經很疲倦去和別人爭辯有關愛情的存在與否。而你,又給了我這么一個強烈深切的愛情故事。”

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像《匆匆,太匆匆》帶給瓊瑤這么大的“震撼”力。 這種“震撼”,並不單純來自韓青和鴕鴕的戀愛,而更深刻地來自“生命”本身。《匆匆,太匆匆》因為機緣的湊巧,《中國時報》發行美國版,向瓊瑤邀稿甚急。所以,在全稿尚未完稿前,就在8月27日開始連載,九月號皇冠也同時推出。

故事梗概

《匆匆,太匆匆》講述的,是一個落寞的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韓青,離開屏東家鄉,考進文化大學,他在朋友徐業平的女友方克梅的鼓動下,認識了一個身材嬌小、纖瘦、文雅而高貴的女孩袁嘉珮。袁嘉珮出自名門,祖父是個大將軍,父親也才從軍中退休,開了家玩具公司,她是道地的軍人子弟。韓青被她吸引住了,袁嘉珮告訴他一個錯誤的電話號碼。

韓青憑著小聰明,找出了正確的電話號碼,袁嘉珮服氣了,他們開始相約。 徐業平和方克梅、徐業偉和丁香都很親熱,韓青有些動心,可袁嘉珮卻像一點事也沒有。可袁嘉珮另外還有男朋友,認識快一年了,他們始終有來往。袁嘉珮對韓青若即若離,而且她說自己:“不是個很好的女孩,任性、自私、虛榮,而易變……”她甚至勸韓離開自己。韓青深愛著她,即使知道她心中不止自己一個,也不願放棄她。袁嘉珮終於痛下決心和另一個男孩分手了,還把韓青帶到自己的老師家,帶進自己的世界裡。袁嘉珮有兩個願望,第一個願望就是將來一定要去巴黎,去看凱鏇門香榭大道,然後,坐在路邊的咖啡篷下喝咖啡。她的第二個願望就是寫一本關於木棉花的書。暑假袁嘉珮又有了另一個朋友,在他們認識一周年的那一天,他們達到了靈與肉的結合。轉眼到了韓青服役的日子,韓青又開始擔心袁嘉珮的善變,他想進入她的家庭,可袁嘉珮說自己的父親不一定接受韓青,她要韓青服役回來後再說。袁嘉珮開始走入社會,她進了父親的公司,在他們認識兩周年的紀念日,袁嘉珮寄來一封長達四頁的長信,從相識,到相愛,她從頭細數,從頭細訴,韓青邊看邊回憶,邊看邊落淚。 韓青直接到了袁嘉珮家,他告訴袁嘉珮的父母,他是袁嘉珮的男朋友。袁嘉珮的父親很了解女兒,他問韓青的背景,知道了韓青的情況後,他告訴韓青,婚姻是組合一個家庭,並不是只要兩情相悅,要負擔很多東西,生活,子女,安定和一切想像以外的問題,只怕嘉珮等不及韓青去鋪這條路。韓青趕到台北,袁嘉珮已經死去了。韓青沒有見到嘉珮最後一面,韓青沒有哭,他去了和嘉珮一起去過的海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