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原理》

《共產主義原理》

《共產主義原理》是F.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一個綱領檔案。文中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綱領的科學基礎。

《共產主義原理》

正文

F.恩格斯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一個綱領檔案。文中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綱領的科學基礎。
1847年10月恩格斯被選入共產主義者同盟巴黎區部委員會。當時同盟中央委員會擬定了一個綱領《共產主義問答》,分發給同盟各區部和支部。在巴黎M.赫斯(1812~1875)擬了一個“修正”草案。由於“修正”草案帶有赫斯的“真正社會主義”痕跡,因而受到恩格斯的批判,並被巴黎區部委員會否決。區部委員會委託恩格斯起草新的草案。1847年10月底至11月,恩格斯寫成了《共產主義原理》。
這篇著作是以問答的方式寫成的,共25個問題。在第 1個問題中,恩格斯闡明了共產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宗旨和任務。

《共產主義原理》《共產主義原理》
第 2~10個問題,恩格斯集中闡述了產業革命產生了無產階級,以及這個階級和歷史上其他勞動階級如奴隸農奴等的區別。恩格斯說,產業革命在18世紀後半期發生於英國,後來,相繼發生於世界各文明國家。產業革命一方面創造了幾乎占有一切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資產階級;另一方面又創造了一無所有、為了換取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只得把自己的勞動出賣給資產者的無產階級。
第11~13個問題,恩格斯分析了產業革命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果。如世界市場的形成,資產階級擁有大量資本和在政治上的統治,無產階級的貧困和不滿情緒的增長,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爆發等等。他指出:一切貧困和災難完全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造成的,建立新社會制度的條件已經具備。
第14~20個問題,恩格斯闡述了新社會制度應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及怎樣廢除私有制和廢除私有制以後將產生怎樣的結果。恩格斯說:無產階級願意用和平的方法廢除私有制,但共產主義的敵人往往把無產階級推向革命,被迫用革命的方法來廢除私有制。根據當時的條件,恩格斯認為革命不可能首先在一國取得勝利。對於革命的具體進程,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革命首先將建立民主制度,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對怎樣廢除私有制,恩格斯提出了一個12點經濟改造綱領。其中包括用累進高額遺產稅限制私有財產;一部分用國營工業競爭的辦法,一部分用貨幣贖買的辦法,逐步剝奪地主、資本家;直接沒收逃亡、叛亂分子的財產,直到私有制完全廢除為止,並且組織勞動,使國內生產力日益增長。
由於社會將剝奪私人資本家對生產力和交往工具的支配權,也將剝奪他們對產品的分配權。社會將根據實有資源和整個社會需要而制定計畫,組織分配,擴大生產,在創造新的需要的同時創造出滿足這種需要的手段。由整個社會有計畫地來經營工業,就需要有通曉整個生產系統的人,通過教育,社會也將創造出這種新人。根據共產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不允許階級存在,城鄉對立也將消失,從事農業工業勞動的將是同樣的人,而不再是兩個不同的階級。
第21~25個問題,恩格斯闡述了用共產主義的原則處理家庭民族宗教、政黨各個方面的問題。
恩格斯的這篇著作對改組共產主義者同盟、統一同盟內部思想和理論方面的分歧,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提出的許多原理,後來被吸收到《共產黨宣言》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