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電視》

《保衛電視》

《保衛電視》,李幸媒介批評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保衛電視》《保衛電視》

本書是電視學人李幸《告別弱智》、《大眾立場》之後的又一本電視批評文集,其中表達了作者對中國電視一如既往的守望精神和批評意識,細讀文稿,作者言之謙謙,輕輕下刀卻刀刀到位,篇篇都暗含著保衛電視的玄機。

作者簡介

李幸,現居廣州,曾發表《弱智的中國電視》《中國電視八大病》《十年來中國電視的三次革命》、出版《傳播媒介的歷史之光》《文化娛樂新聞的採訪與寫作》《中國民營電視公司現狀報告》《大眾立場》《被遺忘的影像:中國新紀錄片的濫觴》等,創辦“中國首屆大學生電視節”“南方傳媒高峰論壇”,自2006年2月9日起自養部落格。

編輯推薦

需要保衛的事物,大到祖國、生命財產,小則可以無所不包,但不外乎比較重大、重要的東西。電視是重要的,只是它的重要,不是重大,而是乃如布帛菽粟、柴米油鹽之於普通人,即,它應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然而,電視又是可有可無的--沒有它,不至於有性命之虞。其實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需不需要一個真正的大眾傳媒--當今媒體都“碎片”了,網際網路大則大矣,內容亦碎。

從前,電視不單重要甚至強大,強大到並不需要“保衛”--每晚7點,每個家庭,差不多都在看著央視的《新聞聯播》;美國三大電視網的晚間新聞,曾被稱為“全國人民集會”。

今天,在一部分人那裡,電視依然強大--仍有許多“沙發上的土豆”。但是,網際網路視頻來了,通過電腦、手機同樣可以接收影像,傳統電視幾乎壟斷人類視聽便捷享受的地位終於動搖。

電視該怎么辦?新聞節目少了,電視台還算能夠快速反應時事的能力就浪費了。不過,其實在財經、社會類型節目裡也是可以有新聞或體現新聞性的。

中國現在關心經濟的人數很多,電視的財經類節目不能不多一些。只是因為電視的娛樂消遣功能太強,財經頻道的收視率就總上不去,還是有點兒叫好不叫座的意思。電視的娛樂性可以融入所有其他非娛樂性節目,比如《非誠勿擾》《非你莫屬》兩個欄目的題材無疑屬於重要的社會問題--婚戀與求職。題材重要,有人關心,剩下的事就是把節目做好看了,主要是找到招人愛看的表現形式,也就是發揮電視娛樂消遣的功能,所謂寓教於樂。

歷史人文類節目按說是一家電視台的責任,電視對一般人的教育功能也很強,歷史人文題材通過電視更便於接受,因此也不愁沒人看。《中國達人秀》、《我要上春晚》都屬於平民選秀、草根演藝,電視的大眾性就此充分顯示,明星們只好在跨年時出來慰勞大眾才更有效。這一點,如果沒有《美國偶像》的成功,我們會一直存疑。湖南台二話不說做了“超女”,大家試探著做起平民“真人秀”,於是蔚為大觀。明星更多地屬於電影這個道理,是在電視平民選秀成功之後才被傳播專家看明白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