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曾念平執導的電視劇作品]

《人間四月天》[曾念平執導的電視劇作品]

《人間四月天》是以徐志摩的生平為主要線索的言情片,講述了徐志摩一生的感情糾葛,該片由曾念平和丁亞明聯合導演,王蕙玲編劇,主演黃磊,周迅劉若英,伊能靜,朗雄男。《人間四月天》是一部由台灣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中心所合拍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於1999年先後在台灣公共電視、台灣超視、台灣台視、中國中央電視台、香港亞視播出。2000年6月4日在新加坡首播,引起巨大反響。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1922年秋天,詩人徐志摩英國劍橋留學歸國,石破天驚地發表了一篇一一徐志摩離婚通告, 文名尚未遠播的他立即以此頭號新聞震動了中國,造成了近代史上頭一宗西式離婚事件,挑戰了百年前中國的封建婚姻制度。徐志摩當時智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可以說是徐志摩為自己短促的一生所寫下的註腳,“尋求靈魂伴侶”這樣一個想法,引領徐志摩在匆匆的三十六載人生里歷經了三段感情,交錯於三個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間,他們共同創造了詩人徐志摩,也同樣因他而改變了各自的命運。

徐志摩二十歲時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歲妻子,完成了傳宗接代的義務後,便遠赴西方求學,守在家鄉的妻子張幼儀,以為只要緊緊追隨丈夫的腳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當她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後,才發現徐志摩在旅英期間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麗少女林徽音。她不願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隨父返國。

徐志摩為了反抗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婚姻及思想,毅然決然提出離婚要求,並鼓勵張幼儀也跟他一樣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會的先鋒,人在異鄉又懷有身孕的幼儀,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幾度失去求生的勇氣,但最後她終於堅強起來,答應志摩的要求並決定留在異鄉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離婚後的張幼儀,留在德國求學,回國後接辦上海女於商業銀行,一生卻沒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這以後,她跟夫家維持著奇異的關係,共同經營事業,還替他奉養雙親,連喪事都由她承辦主持。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徐志摩帶著一個全新的未來回國追尋林徽音,乍抵國門時,卻聽聞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訂下了婚約,對象是他恩師的兒子一一梁思成。這對志摩而言無疑的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盤根錯節的關係,進退兩難的局面與夾纏不清難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為志摩與徽音一一生無法說與人知,只能流向詩里的秘密。林徽音雖選擇了粱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無法淡忘與徐志摩的感情;這段情宛若春風,拂面來如此可親,一旦迎身向前卻只能抱得滿懷愁緒,不能有結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時,,北京的社交名媛陸小曼翩然而至,她雖已是有夫之婦,但卻因為同樣窒悶於封建婚姻之中,同樣有著對愛情渴望,因而快速的呼應了詩人的熱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從一個封建婚姻解救出來,開創出兩人性靈自由的美麗人生。兩人努力衝破了家庭的反對和社會輿論的壓力,終於爭取到了一場不被祝福的婚禮。他們相愛,可是當時大多數的人卻說他們互相毀了對方,實事也是,徐志摩因她而聲名狼藉,因她而與父母不合,因她的揮霍浪費而疲於奔命地賺錢,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給了徐志摩一個愛情的答案,又給了他一個生命的問號;詩人的人生最後困在她這裡。不穩定的感情生活,讓徐志摩在婚後數年裡感到無盡的困頓與苦悶,夢想幻滅,詩作枯竭,乃至為生活南北奔波教課,最後終於以一場意外結束了他這來去匆匆的短暫人生--為了趕赴北京聽一場林徽音的演講而搭機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頑童般的笑聲為朋友所記憶的徐志摩,趁著盛年以這樣突兀的告別式為自己光彩奪目的人生劃下旬點,同時讓所有愛他與他愛的人錯愕與終生的懷念。

林徽音與徐志摩這段走了一生卻未完的感情,也因此成為後世一直不解的懸謎,甚至,連帶她的丈夫梁思成對她感情的了解及緘默也成為另一個迷;粱思成親自撿了一塊志摩墜機的殘骸帶口北京讓林徽音一直擺在案頭直到她病逝,數年後她還繼續發表給徐志摩的情詩,在她臨終前,她要求並第一次見到了張幼儀,卻什麼話依然沒說出過,張幼儀卻明白了她對徐志摩的愛。

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竟變成另一個人;她費了幾年的力氣幫他收集出了遺作,終身不穿華服、不打扮、不出門應酬,讓自己華麗的生命從此消跡匿影在這世上。而立志追求真愛的徐志摩,他的一生雖然以不幸福的婚姻、不完美情感生活悲劇收場,然而,他以一生之力,以自己的靈魂與詩歌來謳歌並追尋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精神,卻也打動了每一個人的心,或許,這正是他的故事會一再的被中國人記憶的原因。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徐志摩 黃磊 黃磊 ----
林徽因 周迅 徐曉青 ----
張幼儀 劉若英 劉若英 ----
陸小曼 伊能靜 王儷樺 ----
梁思成 吳軍 吳軍 ----
翁瑞午 馮雷 馮雷 ----
徐父 周正 周正 ----
徐母 牟雲 牟雲 ----
林長平 由立民 由立民 ----
胡適 馬捷 馬捷 ----
梁母 郭春香 郭春香 ----
林母 王桂娥 王桂娥 ----
沈叔薇 孫斌 孫斌 ----
陸父 邵萬林 邵萬林 ----
陸母 高放 高放 ----

職員表

出品人:徐立功

製作人:李小婉

監製:徐立功;李少紅;邱順清;韓三平

原著:王蕙玲

導演:丁亞民

導演(助理):李世江;呂一丁;謝薦

編劇:王蕙玲

攝影:段正軍

配樂:廖嘉偉;張世豪;趙麟

剪輯:劉氫

道具:李明山;陶新建

美術設計:傅德林;林琦

服裝設計:劉建華

燈光:董少松;王浩

場記:張平

製片人:徐立功;李小婉

執行監製:葉如芬

攝影藝術總監:曾念平

策劃:陳靜葦

企劃:楊惠怡

公關宣傳:張三玲

執行製作:劉藝;蔣忠義;春海

攝影指導:袁曉滿

梳化妝:夏娟;王玉玲

崑曲指導:姚鴻明;北方崑曲樂團

音效:瞿衛軍

音樂策劃:姚謙

分集劇情

伊能靜伊能靜

第1集

張幼儀在英國回想起四十年前的塵緣往事。詩人徐志摩是個獨子,奶奶和母親都是續玄,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剛考上北大的志摩與商人之女張幼儀結為媒妁之親。新婚之夜,兩人摸索著完成了人生大事,卻始終沒有交談一句。志摩拜梁啓超為師,邂逅美麗的少女——林徽音。

第2集

幼儀為徐家生了孫子,受到了公婆的寵愛。志摩到英國劍橋留學,再次和徽音相見,他們彼此吸引,雙雙墜入愛河。志摩的家書越來越少,公婆決定讓幼儀赴歐洲伴讀照顧志摩的生活起居。幼儀欣喜若狂。

第3集

幼儀到英國卻很少見到志摩,她十分孤獨。徽音得知志摩是有家室的人,泠靜思考後,離開倫敦。志摩寫了大量詩,表達對她的思念之情。幼儀偶然發現了這些書信,相信丈夫愛上了其他的女人。徽音回到倫敦,志摩在她住處看見了思成寫給徽音的信,他再也無法控制情感,請求徽音將未來許給他。

第4集

志摩決定離婚,未料幼儀已懷有身孕並已寫信通知了公婆。志摩極不理智地讓幼儀墜胎,自已離家出走。幼儀萬般無奈只好投奔在德國的二哥。徽音不願傷害幼儀,毅然隨父回國。志摩追至馬賽港,二人遙遙相望,惘若隔世。

第5集

梁啓超為兒子思成向林長民提親,林尊重徽音的決定。林母發現志摩給徽音的情書,向林長民興師問罪。幼儀在德國生下兒子彼得,在志摩的懇求下,違心地簽下離婚書。志摩懷著欠疚之心陪幼儀接彼得出院,父子見了唯一一面。徐父發現徐母隱瞞志摩有關離婚訊息的信,大發雷霆。

第6集

徽音從小目睹母親因父親續玄而一生痛苦,她不願自已再重蹈覆轍。志摩懷揣離婚書趕回國,聞訊徽音與思成已定婚約,情急之下在報上刊登轟動全國的離婚啟示,這一舉動將他和徽音的關係推向了極致。幼儀父母徐家討公道,徐父只得安撫親家並且電告志摩速返。

第7集

徐家允許志摩納妾,不準休妻。志摩當著兩代家長痛斥中國封建的男權,激怒了全家,被罰到祠堂向列祖列宗磕頭認罪,志摩在此寫下人生之座右銘:“我將尋訪我人生唯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志摩回到北京在松波圖書館擔任英文秘書,他約徽音見面,沒想到徽音和思成一道踐約。

第8集

徽音知道志摩離婚為她,歸來為她,苦惱傷心皆為她。她願求寬恕,但是她亦求志摩尊重她的決定。思成出車禍傷勢嚴重,志摩趕到醫院探視。徽音在床邊照料陪伴著思成。 思成不願意連累徽音,開始迴避兩人的關係。徽音向志摩訴說苦惱。志摩坦誠地激勵思成:你非爭不可!因為徽音要你!也因為我從來沒有放棄!

第9集

志摩和徽音因接待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再次成為新聞界人追蹤的熱點。梁母對徽音拋頭露面忍無可忍,希望解除這門婚約,梁啓超請求學林長民允許他單獨見徽音一面。西山,徽音來赴志摩的約。志摩知道他已無力回天,滿心的清苦化到嘴邊也只有祝福兩面個字。

第10集

幼儀在德國一邊學習幼教知識,一邊養育彼得。徐父按月寄來生活費。六國飯店,王庚向志摩介紹妻子陸小曼。一曲完畢,志摩呆看著小曼,恍如是一場夢中之舞。小曼坦誠地向電摩表露了她的感情,這讓志摩毫不猶豫地再次為愛掀起了另一場風暴。

第11集

王庚身為軍人又任職東北,起初還感激志摩代陪伴小曼。不久便聽到甚至親眼看到兩人在車內親熱。王庚強壓內心的激憤,只希望小曼行為顧及他的尊嚴。小曼坦言她愛志摩,任憑王庚處置。清晨,志摩將一首為小曼寫的激情詩送到王公館,王庚以小曼不舒服為由下了逐客令。

第12集

王庚將小曼的婚外情稟報岳父岳母,小曼被迫搬回娘家,行動失去自由。志摩前往陸家探視小曼,被拒於門外。他感到憤然無奈。小曼在丫環荷貞的邦助下得以脫身與志摩會面。兩人愛之深切,小曼決定跟王庚離婚。為了減少社會輿論的壓力,志摩暫時離開中國支歐洲旅行。

第13集

王庚備酒席為志摩錢行,表明他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男人。志摩一走小曼便提出離婚。王庚一時失控竟憤而拔槍,小曼受到嚴重驚嚇。彼得病故令幼儀悲傷不已,志摩適時出現,安慰了異鄉喪子的幼儀。二人重逢,幼儀已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堅強的女人,志摩當面表示了對幼儀的欽佩。

第14集

王庚高升五省聯軍總司令。陸家父母更加堅定反小曼離婚。志摩趕回國,找到幾位跟自已,同時也與王庚交情頗深的好友出面在功德林設宴。志摩當眾清求王庚的諒解,並成全自已和小曼。王庚終於讓步,志摩稟告父母迎娶小曼父母聲明此事必須等幼儀回國當面當點頭才能作數。

第15集

幼儀出國五年歷盡滄桑,終於以一個新知識女性的面貌回到祖國。她對志摩再婚毫無意見,志摩感激涕零。徐父開出條件:一、徐家財產三分之一歸幼儀;二、梁啓超親自證婚。梁啓超一千個不願意地來到婚禮現場,致詞時劈頭蓋臉地把志摩和小曼訓斥一頓,成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警世證婚致詞。

第16集

志摩小曼婚後定居上海。小曼在票戲時認識了世家子弟翁瑞午,二人染上了鴉片癮。徐家二老能親眼見到志摩半夜上床合臥在小曼和翁瑞午腳旁。二老大怒,堅持搬來與幼儀和孫子阿歡同住,幼儀十分為難。

第17集

幼儀接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行長、雲裳時裝店總經理,事業蒸蒸日上。為了滿足小曼的高消費和菸癮,志摩身兼五職,奔波勞碌拚命賺錢。小曼揮金如土令銀行透支,幼儀暗地將欠款補足,她怕志摩難堪,安慰他說這些都是徐家的錢,志摩感到虧欠幼儀的太多了。

第18集

徽音和思成畢業回國。在北京協和醫院梁啓超的病房,志摩見到了懷有身孕的徽音。小曼在上海家中猜測志摩與徽音見面,心裡十分沮喪。她更覺冤枉的是公婆把志摩離婚的罪過栽在她身上。她愈加沉迷隨落,整天與翁瑞午廝守在煙榻上。

第19集

徽音和思成在東北大學任教,徽音染上了肺結核。志摩趕到東北接徽音回北京治療。小曼揮霍無度引來諸多債主上門。幼儀為了志摩再次解囊相助。徐母病危,徐父要幼儀回老家幫忙。族親們看見的是志摩離婚的妻子在徐家主持喪事,而正式的妻子卻被徐父子拒之門外。從此,幼儀將徐父奉養在上海家中。

第20集

志摩遷至北京,小曼堅持不肯北上,夫妻間難得團聚還要吵架動手,傷透了志摩的心。徽音邀志摩來北京聽她的演講。志摩為了省錢,搭乘免費郵政飛機,不幸飛機失事,志摩死後小曼竟變了一個人,終身不施粉黛,不出門應酬,將精力全部用在收集出版志摩遺作上。徽音在病中要求見幼儀,兩個女人第一次見面,一語未發,幼儀卻明白了她對志摩的愛。

幕後製作

該劇以詩人徐志摩短暫一生的浪漫愛情為主鏇律,講述了一個男人與三個風格迥異的女人複雜多彩的情愛故事。全劇用一種抒情的手法,不僅再現英國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穿插了許多徐志摩當年寫下的溫婉詩句,比如《再別康橋》。另外劇組還為黃磊度身訂造了《人間四月天》的主題曲,使之詩人味更重,使得該片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幕後花絮

1、出於電視劇拍攝的需要,伊能靜扮演的劇中人物陸小曼,是一個情感豐富、擅長崑曲表演的票友,而劇組卻只給伊能靜兩天學習表演時間。伊能靜學習的非常認真並一一照著做,最終順利完成拍攝。

2、在倫敦拍戲時,劉若英開車迷迷糊糊地找地址,結果出了連環車禍,撞上前面三輛車。

獲獎記錄

2002年9月艾美獎最佳外語電視劇提名

影片爭議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所引起的廣泛爭議,不僅牽涉到對真實歷史人物的改編這樣一個藝術再創造問題,其中蘊涵的實際文化歷史內涵更讓人深思。日前,北師大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劉勇教授特組織現代文學、影視文學專業碩士生,就《人間四月天》這部電視劇進行了研討。記者有幸聆聽到這些年輕學子們新穎而不失深刻的觀點,激烈的言辭交鋒背後閃爍著深邃的理性之光。在此,記者將這些言辭如實記錄下來,藉以為人們重新審視該劇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徐志摩的魅力在想像之中

“在人們的腦海中,徐志摩是愛、自由和美的化身,把這樣一個靈魂的人物搬到螢幕上,本身就是一個失敗的創意。徐志摩的靈魂散落在他的那些輕靈飄逸的詩歌中,如果說郭沫若的詩歌意象是燃燒著的、赤裸裸的,艾青的詩生長在泥土中,是一種凝重的雕塑和深深的喘息的話,徐志摩那些寫給大自然和女人的詩則是屬於雲中的,若隱若現、不可觸摸、難以解讀。這正如他描寫女性之美用‘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這樣詩意的語言最令人遐思一樣,如用畫或音樂就無法傳神表達。現在把徐志摩搬上螢幕,人物具象化了,這就如同把女人那種‘一低頭的溫柔’給解讀出來了,是非常糟糕的。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演好徐志摩。因為徐志摩的魅力是在人們的想像之中的。”

“姜文可以把文革那段歷史看成是陽光燦爛的,但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從歷史上獲得關於文革那骯髒、殘暴的印象。然而我們接受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並看得津津有味,因為作為藝術作品它是成功的。同樣,創作者可以把徐志摩和他的三個女人的關係看成是粉紅色的,然而我們卻無法接受。因為徐志摩的魅力在於靈魂的塑造上,是一種想像中特美好的詩意的東西。”

黃磊不勝飾演徐志摩?

“黃磊面龐清秀,和徐志摩在外形上有相似之處,為什麼大家覺得他又不像徐志摩呢?關鍵是他沒把徐志摩的氣韻和靈性表現出來。

徐志摩的魅力在於目光流轉之間的神韻。黃磊的目光呆滯,沒有靈感。

除了一種文化積澱之外,缺少的是一種神韻,一種靈氣。”

“黃磊飾演的徐志摩怎么也不能讓我想起朱自清評價徐志摩的那句話:他是跳著的、濺著的、不捨晝夜的一道生命水。生命之水就不僅僅是單純的、脆弱的、呆板的,而應該是靈動的、活潑的、詩意的。”

《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

“卞之琳先生撰文說,黃磊不像徐志摩。因為徐志摩並不是一個臉蛋漂亮的英俊奶油小生,林徽音也絕非一個漂亮或貴婦。但是,美也許就在像與不像之間。卞先生的這段話對於我們評價演員的表演是很具有啟示意義的。”

“對於演員的表演應當寬容。因為演員是在一個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再者,藝術作品有別於真實歷史,追求表現一個絕對真實的徐志摩,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在現代文學史上,徐志摩首先是作為一名頗具影響的詩人受人關注。電視劇在表現其婚戀時,應有一積澱和基礎,就是應顧及其文學創作、文學活動,多側面地展示其非凡的一生。僅僅表現其婚戀失之單薄,不夠寬泛。”

“將一位頗具影響的歷史文化人物描寫成一個戀愛能手,其文學造詣和活動湮沒在扯不清的愛情三角戲中,以滿足現代人空虛無聊的審美需求,就顯得庸欲化了。”

“如果要將徐志摩的心靈世界挖掘得很深,刻畫得細緻入微,那將是一部很雅的藝術作品。《人間四月天》本身就是一部通俗劇,它著力於劇情的構造和氣氛的渲染,以此法吸引觀眾。所以,這裡徐志摩只是一個符號,可以是楊志摩、李志摩。如果刻意去表現徐志摩的心靈世界、文學活動,就不好看。作為一名普通觀眾,誰去關心徐志摩是如何寫詩的呢?”

“影視藝術作為一種大眾文化消費品,面對的是最廣泛的普通觀眾。普通觀眾也許並不關心《再別康橋》的意境有多美,以及描寫女性之美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到底溫柔到什麼程度,他們更關注情節是否吸引人。所以,評價一部影視作品,不應把過多非影視的東西強加進來。就如同婚姻本身就是現實中很世俗的生活,但非要把它當作一種生命的力量、情感的支撐等等來認同的話,那就一輩子別想結婚。如果讓一部大眾文藝作品承載太多,就像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從一粒砂子中看出一個世界一樣不切實際。”

徐志摩與林徽音的戀愛關係不可解讀

“徐志摩雖然具有先天的才氣,但最終是林徽音成就了徐志摩。

假如他和林徽音結合,他就不可能寫出那種朦朦朧朧的、有一點距離感的詩。美就是一種距離,愛就應該遠離。他們之間是有一種距離的,這種距離有時是無法解讀的。”

“徐志摩和林徽音之間的感情是不容易講清楚的,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有一點肯定的是,大量文獻材料證明,徐志摩為林徽音離婚是確鑿的事實。《人間四月天》里關於徐、林的愛情描述是否準確,的確不可言說。但如果完全否認他們的感情關係以及說《人間四月天》這首詩和徐志摩毫無關係,也失之偏激。因為一首詩里包含的思想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一首詩為某一個而寫,難道就不包含其他因素嗎?

“人們看《人間四月天》也許並不想了解徐志摩林徽音的感情關係,而是通過林、徐之間的這種關係來反觀自己。因為徐志摩和林徽音的感情糾葛恰恰給現代人一種切膚的痛感、一種思考和共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