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律考》

《九朝律考》

《九朝律考》:書名,漢至隋9個朝代的法律資料彙編。近人程樹德編著,全20卷。是研究中國法制史的一部有用參考資料。

基本信息

《九朝律考》

正文

書名,9個朝代的法律資料彙編。近人程樹德編著,全20卷。1927年初版。作者鑒於唐代以前的法典散失無存,從現存史籍中,收集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7世紀間各種零散的法律資料,逐一考訂,按朝代依次分類輯錄,編成本書。全書包括《漢律考》;《魏律考》;《晉律考》;南北朝的《梁律考》、《陳律考》、《後魏律考》、《北齊律考》、 《後周律考》和《隋律考》9部分,故稱《九朝律考》。書的內容以考證為主,考證的基本依據為歷代正史,併兼及其他史料。引文按性質編次,分類明細。每類以年代先後為序,檢索方便。各個部分大都首先有書序1篇,簡要記述各該朝代的法律概況以及輯錄要旨和徵引根據。例如《漢律考》序,就是首先敘述漢律的來源以及由九章律而傍章18篇、越宮律27篇到朝律6篇,合共60篇形成的過程;其次說明漢律至宋末全部亡佚的原因;再次指出漢朝以律解經,以律解字等從事考訂的律學興盛的情況,為唐、宋以來所不及,說明徵引考訂的必要;最後交代著作《漢律考》的緣起、方法和經過。在9部分中,以《漢律考》篇幅最大,約占全書的2/5以上,其中除序言外,包括律名考、刑名考、律文考、律令雜考(上、下)、沿革考、春秋決獄考和律家考等8章,共197目。其次為《晉律考》(上、中、下)、《後魏律考》(上、下)和《隋律考》(上、下)。其他部分的徵引和分目則較為簡略。本書是從“搜輯叢殘”編纂起來的,儘管徵引考證和訂訛補闕的範圍比較廣泛,仍不免有一些疏漏和錯誤。但它匯集資料較全,提供了廣泛的研究線索,是研究中國法制史的一部有用參考資料。

《九朝律考》《九朝律考》

配圖

《九朝律考》《九朝律考》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