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快婿》

《乘龍快婿》

《乘龍快婿》,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二廠拍攝,是由張駿祥導演,白楊、路珊、張雁、周峰主演的作品,於1947年上映。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抗戰勝利後,陸太太得知大女兒文蘭的未婚夫司徒炎即將從重慶復員

《乘龍快婿》《乘龍快婿》
來滬 ,料想他是接收大員,準備大事接待 。二女兒文惠對重慶來的人有偏見,認為個個都是貪官污吏,決意不予理睬。司徒炎一到陸家,陸家母女發覺他只是個窮記者,大失所望,文蘭當即退還訂婚戒指,而與原漢奸小許往來。文惠見司徒炎是個正直之人,產生好感。一天,司徒炎在報上揭露一件貪污案件,作案大員托人至陸家企圖收買,司徒炎在文惠支持下嚴詞拒絕。不久,報館被暴徒搗毀,司徒炎和一些同事被毆傷。在醫院治療期間 ,民眾紛紛致函慰問,支持司徒炎的正義行動。司徒炎傷愈出院,與文惠同往杭州辦報紙

導演簡介

張駿祥張駿祥

張駿祥 ,中國電影、話劇導演、劇作家、理論家、事業家。筆名袁俊,生於江蘇鎮江。193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戲劇研究院,獲碩士後回國。在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講授導演藝術及舞台裝置,並先後導演了《蛻變》《北京人》《以身作則》等話劇。1941年初,赴重慶。1939年~1945年期間,創作了《邊城故事》等多部話劇劇本,翻譯了多部外國名劇如《林肯在伊利諾州》《好望號》等。1947年從影,任中電一廠、二廠特約編導。1948年至香港。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導演了《還鄉日記》、《乘龍快婿》和《火葬》。建國後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歷任導演、副廠長、上海市電影局局長、文化部電影局副局長等職。其間改編或導演了《勝利重逢》、《翠崗紅旗》、《雞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大慶戰歌》等影片。其中《翠崗紅旗》、《雞毛信》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故事影片獎。出版論文集《關於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

演員簡介

白楊,原名楊成芳,中國著名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1920年4月生於北平。幼年時代因其父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將她托給奶媽在農村生活。貧境與苦難伴隨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為了生存,她來到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設立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成為該所最小的學員。由於她勤奮好學,進步很快,在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扮演了一個小丫頭。不久影廠解散,白楊加入到“苞莉芭”劇團,演出過話劇“亂鍾”、“戰友”等。不久該劇團也被強行解散。1934年白楊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和中國舞台協會等劇社,開始了職業演員的生涯。在話劇“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話劇“梅蘿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成立,經著名戲劇家洪深介紹,白楊與二廠簽訂契約,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頭》 ,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楊藝瑛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深入人民生活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1938年,白楊與沈西苓、趙丹、魏鶴齡等電影工作者,來到重慶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拍攝了《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中國》等影片,此時,她接觸到斯坦尼表演理論,“斯坦尼”豐富、開拓了她的藝術視野,激勵了她在藝術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與此同時,她又在重慶和成都開始了她的舞台藝術活動,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天國春秋”、“復活”等著名話劇,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戰勝利,她回到上海,在崑崙影業公司拍攝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還鄉日記》、《乘龍快婿》等影片,之後,她又去香港參加《山河淚》等影片的拍攝工作。解放後,她從香港回到北京,先後在《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祝福》、《春滿人間》、《冬梅》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的表演藝術也在國內外贏得聲譽。1957年《北京日報》、《瀋陽日報》舉辦的最受歡迎的影片、演員的評選活動中,白楊主演的《祝福》、《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評選的五位最受歡迎的演員中,她又獨占鰲頭。同年,她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捷克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祝福》一片獲特別獎。

白楊的一生,從坎坷中走向光輝,這與她從艱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後保持平凡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攝,同周總理、陳毅同志促膝交談。她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贏得真誠,無論戲中戲外,她都如此“優美”、“自然”、“含蓄”的將東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徹底地展示在舞台與銀幕上。她還著有表演藝術專著《電影表演技藝漫筆》、《電影表演探索》及詩文集《落入滿天霞》。80年代還在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中塑造了宋慶齡的形象。成為中國影壇上負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於1996年去世,享年86歲。

張雁 ,中國影視演員。生於陝西興平。曾參加西安民教館實驗話劇團。1938年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表演系。1941年畢業後任中央青年劇社演員。抗戰勝利後到上海參加影片《遙遠的愛》的拍攝。1949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78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82年因飾演《月亮灣的笑聲》中的江冒富,獲第二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金焰 ,中國電影演員。原名金德麟。祖籍朝鮮漢城。1912年隨父移居中國通化,後入中國籍。曾在齊齊哈爾、濟南、天津等地求學,1927年國中畢業後至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任場記。1928年參加田漢主辦的南國藝術劇社,先後在《莎樂美》《一致》《卡門》《回春之曲》等話劇中飾演角色。1929年從影,主演《風流劍客》等武俠片。1930年入聯華影業公司,主演影片《野草閒花》、《戀愛與義務》、《三個摩登女性》、《大路》等,後在新華影業公司參加拍攝《壯志凌雲》等影片,表演真摯,具有樸實清新的風格,獲得觀眾好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重慶中央電影攝影場參加拍攝《長空萬里》等影片,並演出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等。抗戰勝利後回上海,主演《迎春曲》、《乘龍快婿》等影片。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團長,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影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職,並先後主演《大地重光》《母親》等影片。

相關報導

《乘龍快婿》是大型古裝粵語情景短劇,本劇陣容雖非星光四射,但個個均是本地螢屏的搞笑精,其中有《都市笑口組》的主持劉汗、前《萬花筒》的演員“阿蒙(blog)”、《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吳瑕,還有北影高材生張頌文(blog),這“二老四生四旦”的組合,與港劇《皆大歡喜》十分相似。經過近兩年的播出,贏得了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的極大喜愛,收視率節節攀升。隨著第4部的拍攝和播出,其總集數將突破500集大關。《乘龍快婿》的播出有人贊有人彈,不過能持續播出接近500集,也表明了該劇還是具有相當頑強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