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

《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講訴了三國時期的各個人物的英雄事跡。

基本信息

年表介紹

魏志宰相三公表
黃初元年:
太傅:
大司馬:
大將軍:夏侯惇(四月卒)
太尉:賈詡
司徒:華歆
司空:王朗
二年:
大司馬:曹仁(十月,以將軍遷)
大將軍:曹仁(四月,以車騎將軍遷)
四年:
大司馬:曹仁(三月卒)
太尉:賈詡(六月卒)鍾繇(八月,以廷尉遷)
七年:
太傅:鍾繇(十二月,以太尉遷)
大司馬:曹休(十二月,以征東大將軍遷)
大將軍:曹真(十二月,以中軍大將軍遷)
太尉:華歆(十二月,以司徒遷)
司徒:王朗(十二月,以司空遷)
司空:陳群(十二月,以鎮軍大將軍遷)
太和二年:
大司馬:曹休(九月卒)
司徒:王朗(十一月卒)
四年:
太傅:鍾繇(四月卒)
大司馬:曹真(二月,以大將軍遷)
大將軍:司馬懿(二月,以驃騎將軍遷)
五年:
大司馬:曹真(三月卒)
太尉:華歆(十一月卒)
六年:
司徒:董昭(七月,以衛尉遷)
青龍三年:
太尉:司馬懿(正月,以大將軍遷)
四年:
司徒:董昭(五月卒)
司空:陳群(十二月卒)
景初元年:
司徒:陳矯(六月,以尚書令遷,七月卒)
司空:衛臻(六月,以尚書左僕射遷)
二年:
太傅:司馬懿(十二月,以太尉遷)
大將軍:燕王宇(十二月,鏇免)曹爽(十二月,以武衛將軍遷)
太尉:滿寵(十二月,以征東將軍遷)
司徒:韓暨(二月,以太中大夫遷。四月卒。)衛臻(十一月,以司空遷)
司空:崔林(十一月,以司隸校尉遷。)
正始三年:
太尉:滿寵(三月卒)蔣濟(七月,以領軍將軍遷)
五年:
司空:崔林(十二月卒)
六年:
司空:趙儼(二月,以驃騎遷。六月卒)高柔(八月,以太常遷)
九年:
司徒:衛臻(三月,遜位)高柔(四月,以司空遷)
司空:徐邈(四月,辭不受)王凌(七月,以車騎將軍遷)
嘉平元年:
大將軍:曹爽(正月免)
太尉:蔣濟(四月卒)王凌(十二月,以司空遷)
司空:孫禮(十二月,以司隸校尉遷)
二年:
司空:孫禮(十一月卒)
三年:
太傅:司馬懿(七月卒)
太尉:王凌(五月卒)司馬孚(七月,以司空遷)
司空:司馬孚(三月,以尚書令遷)鄭沖(十二月,以光祿勛遷)
四年:
大將軍:司馬師(正月,以撫軍大將軍嗣)
正月二年:
大將軍:司馬師(正月卒)司馬昭(二月,以鎮東大將軍嗣)
甘露元年:
太傅:司馬孚(八月,以太尉遷)
太尉:高柔(九月,以司徒遷)
司徒:鄭沖(十月,以司空遷)
司空:盧毓(十年,以左僕射遷)
二年:
司空:盧毓(三月卒)諸葛誕(三月,征東大將軍遷)
三年:
大將軍:司馬昭(五月,為相國,晉公)
司空:王昶(八月,以驃騎大將軍遷)
四年:
司空:王昶(六月卒)
景元元年:
司空:王觀(六月,以右僕射遷。十月卒)王祥(十二月,以司隸校尉遷)
四年:
太保:鄭沖(十二月,司徒遷)
太尉:高柔(九月卒)鄧艾(十二月,以征西將軍遷,鏇誅。)
司徒:鍾會(十二月,以鎮西將軍遷,鏇誅。)
鹹熙元年:
大將軍:司馬昭(三月,為晉王。)
太尉:王祥(三月,以司空遷)
司徒:何曾(三月,以征北將軍遷)
司空:荀顗(三月,以左僕射遷)
二年:
大將軍:司馬昭(八月薨)司馬炎(八月,嗣為晉王。十一月,受禪)
司徒:何曾(九月,改為晉丞相)司馬望(九月,以驃騎大將軍遷)
蜀志宰相三公表
章武元年:
丞相:諸葛亮
太傅:許靖
大司馬:
大將軍:
尚書令:
侍中:
二年:
太傅:許靖(八月卒)
建興十二年:
丞相:諸葛亮(八月卒)
尚書令:蔣琬(八月,以丞相府長史遷,總攬國事。)
十三年:
大將軍:蔣琬(四月進)
尚書令:費禕(四月,以後軍師遷)
延熙二年:
大司馬:蔣琬(三月進)
四年:
尚書令:費禕(十月,至漢中)
六年:
大將軍:費禕(十一月進)
尚書令:董允(十一月,以侍中守)
侍中:董允
九年:
大司馬:蔣琬(十一月卒)
尚書令:董允(十二月卒)
侍中:陳祗
十年:
大將軍:姜維(以衛將軍錄尚書事)
尚書令:呂乂
十四年:
尚書令:呂乂(卒)陳祗
十六年:
大將軍:費禕(正月,遇刺)
十九年:
大將軍:姜維(正月)
景耀元年:
尚書令:陳祗(卒)董厥
侍中:樊建
二年:
大將軍:董厥
(註:網友雨霖、巴西馬忠據《三國志》姜維傳、諸葛亮傳查證,此時董厥實為“輔國大將軍”,“大將軍”應為姜維。查洪詒孫《三國職官表》、楊晨《三國會要·職官卷》、萬斯同《漢將相大臣年表》等,皆言其時“大將軍”為姜維,董厥為“輔國大將軍”——眼鏡。)
尚書令:樊建
四年:
尚書令:諸葛瞻(平尚書事)
吳志宰相三公表
黃武元年:
太傅:
丞相:孫邵
御史大夫:
上大將軍:
大司馬:
大將軍:
四年:
丞相:孫邵(五月卒)顧雍(六月,以太常遷)
七年:
大司馬:呂范(八月卒)
黃龍元年:
上大將軍:陸遜
大將軍:諸葛謹
赤烏四年:
大將軍:諸葛謹(閏月卒)
六年:
丞相:顧雍(十一月卒)
七年:
丞相:陸遜(正月,以上大將軍遷)
八年:
丞相:陸遜(二月卒)
九年:
丞相:步騭(九月,以驃騎遷)
上大將軍:呂岱(九月,以鎮南遷)
左大司馬:朱然(九月,以車騎遷)
右大司馬:全琮(九月,以衛將軍遷)
大將軍:諸葛恪(九月,以威北遷)
十年:
丞相:步騭(五月卒)
右大司馬:全琮(正月卒)
十二年:
左大司馬:朱然(三月卒)
太元元年:
太傅:諸葛恪(太子太傅)
建興元年:
太傅:諸葛恪(四月,帝太傅)
大司馬:呂岱(四月,以上大將軍遷)
二年:
太傅:諸葛恪(十月,遇害)
丞相:孫峻(十月,以武衛將軍遷)
太平元年:
丞相:孫峻(九月卒)
大司馬:呂岱(九月卒)滕胤(九月,以衛將軍遷)
大將軍:孫綝(十一月,以武衛將軍遷)
永安元年:
丞相:孫綝(十月,以大將軍遷。十二月,伏誅)
御史大夫:孫恩(十月,以武衛將軍遷)
上大將軍:施績(以驃騎遷)
大將軍:丁奉(以左將軍遷)
五年:
丞相:濮陽興(十月,以衛將軍遷)
左御史大夫:丁密(十月,以廷尉遷)
右御史大夫:孟宗(十月,以光祿勛遷)
元興元年
丞相:濮陽興(十一月誅)
左大司馬:施績(八月,以上大將軍遷)
右大司馬:丁奉(八月,以大將軍遷)
寶鼎元年:
左丞相:陸凱(八月,以鎮西大將軍遷)
右丞相:萬彧(八月)
三年:
丞相:
太尉:
司徒:丁固(二月,以左御史大夫遷,即丁密)
司空:孟仁(二月,以右御史大夫遷。即孟宗)
大司馬:
大將軍:
建衡元年:
丞相:陸凱(十一月卒)
二年:
大司馬:施績(四月卒)
三年:
太尉:范慎(正月,以武昌督遷)
司空:孟仁(正月卒)
大司馬:丁奉(正月卒)
鳳皇二年:
丞相:萬彧(以憂死)
太尉:范慎(卒)
司徒:丁固(三月卒)
大司馬:陸抗(三月)
三年:
大司馬:陸抗(七月卒)
天記三年
丞相:張悌(八月,以軍師遷)
司徒:何植(八月,以牛渚督遷)
司空:滕循(八月,以執金吾遷)
四年:
丞相:張悌(戰死)

三國歷史研究書目(一)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蜀國)、東吳(吳國)三個政權。三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各具特色,充滿生機。
《水淹七軍》
《張松獻圖》
《曹操傳》
《火燒赤壁》
《三氣周瑜》
《三國會要》
《孔明進川》
《草船借箭》
《三國史》
《諸葛亮集》
《三國史略》
《曹操論集》
《三國史話》
《三國新志》
《閒話三分》
《兵伐東川》
《三國史講話》
《三國志平議》
《三國志評論》
《三國志知意》
《三國志札記》
《諸葛亮新論》
《三國之鼎峙》
《曹操集譯註》
《諸葛亮評傳》
《三國史研究》
《三國志選注》
《三國志集解》
《三國食貨志》
《三國人物論》
《三國經濟史》
《三國群英會》
《三國志導讀》
《三國志選譯》
《三國志校詁》
《三國志今譯》
《三國志辭典》
《魏晉思想論》
《天下英雄劉備》
《魏晉清談述論》
《魏晉文學論稿》
《諸葛亮在襄陽》
《三國志今注今譯》
《三國人物評傳》
《三國志世系表》
《三國志人名錄》
《諸葛孔明全集》
《三國演義論稿》
《讀三國志雜誌》
《三國志裴注述》
《讀三國志蠡述》
《三國志玉璽傳》
《三國志現代文版》
《三國演義縱橫談》
《三國志兵事鉤元》
《三國時代薄葬考》
《三國演義研究集》
《三國演義簡說》
《三國演義創作論》
《三國演義新論》
《三國演義學刊》
《三國演義資料彙編》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
《一代賢相諸葛亮》
《三國志人物故事》
《魏晉的自然主義》
《火燒赤壁揚州評話》
《華陽國志校注》
《諸葛忠武侯年譜》
《諸葛孔明生活》
《三國演義會評本》
《竹琴三國志選》
《三國演義選粹》
《說三國話權謀》
《諸葛亮文集全譯》
《三國演義的用人藝術》
《三國志證聞校堪記》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反三國志演義》
《曹魏之經濟基礎》
《三國郡縣表補正》
《校補三國志疆域志》
《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
《三國志世系表遺附訂偽》
《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從三國演義看中國古代人才觀》
《襲取成都長篇評話》
《三國演義謀略新探》
《三國演義與經營謀略》
《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與經營管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