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計畫”

863計畫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高技術發展計畫。這個計畫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一些有限的領域為研究目標的一個基礎研究的國家性計畫。

  由我國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嘉樨陳芳允等於1986年3月提出的旨在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科技發展規劃。他們認為:真正的高技術是買不來的;高科技研究的實效要花氣力和時間;集中現有的科研力量提高科技研究不僅可以出成果,而且可以培養新一代高技術人才。1986年3月5日,鄧小平就此作出批示。隨即,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人員主要由國務院.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的領導組成)組織全國各方面著名專家數百人組成了幾個專家委員會,自1986年3月起,根據世界新技術革命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具體實際,開始了近一年的反覆論證,提出了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綱要》。1987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了這一計畫,並決定從1987年就開始實施。由於制定這一計畫的決策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它又被稱為“863計畫”。

通過863計畫的組織實施,力爭達到以下目的:
1.積極跟蹤國際高技術發展動向,縮小同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並在某些有一定優勢的項目上力爭有所突破;
2.培養、適應一批新一代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使之學科配套、結構合理、有旺盛創造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3.將開發成果儘快用於國民經濟建設,為改造傳統產業和建立新興產業服務,推動工業、農業、服務行業等在本世紀末向現代化過渡;
4.為2000年後我國形成具有一定優勢的高技術產業創造條件,為國民經濟向更高水平的穩定持續發展準備後勁。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中屬於本世紀末的近期項目,已列為第七個五年科技發展計畫的組成部分;屬於為本世紀末特別是為下世紀初的經濟建設服務的部分,列入《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綱要》。

863計畫的領域包括生物技術領域、航天技術領域、信息技術領域、雷射技術領域、自動化技術領域、能源技術領域、新材料領域、海洋技術領域和專項領域。

“863計畫”貫徹了“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方針,計畫的投資由國家集中控制使用,項目實行招標制或擇優委託制,將經費直接分配給承擔任務的單位或專家。“863計畫”的實施使我國在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高技術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高技術研究開發的總體水平大大提高,整體實力大大增強。根據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需要,“863計畫”很可能會成為我國高技術發展的“滾動計畫”長期實施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