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巡洋艦

著名的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巡洋艦。打響“十月革命”第一炮。

建造歷史

“阿芙樂爾”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巡洋艦是著名的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巡洋艦。該艦造於1900年,艦長124米,寬16.8米。“阿芙樂爾”意為為“黎明”或“曙光”。在羅馬神話里,“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它喚醒人們,送來曙光。1916年,它因作戰受損被送到造船廠去修理。在布爾什維克黨和船廠工人的影響下,水兵們提高了階級覺悟,逐漸趨向革命。

發展概況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艦上的全體官兵按照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將艦開到尼古拉耶夫橋。上午10時,列寧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起草《告俄國公民書》,在“阿芙樂爾”艦上向全國廣播。爾後,晚上9時45分,“阿芙樂爾”號按照信號,向冬宮發射了第一炮,

“阿芙樂爾”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揭開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就是這裡發出的。
衛國戰爭中法西斯德國進攻列寧格勒時,艦上九門大炮被拆下部屬在城市外圍,組成“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扼守陣地。留在艦上的水兵們,用留下的一門主炮積極作戰。後因情況危急,軍艦自沉於港灣中。戰後被打撈出來,1944年被修復,1948年根據列寧格勒市蘇維埃執委會的決定,它被作為軍艦博物館,永遠地固定在涅瓦河上。目前,該艦被政府移交給納希莫夫海軍學校。該博物館除了軍艦本身外,還有500餘件與該艦光榮歷史有關的檔案和物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