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是在“皮蘭哈”Ⅳ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在有效載荷、內部空間和防護性能等方面都有顯著增加。該車也十分適合歐洲其他國家對8×8輪式裝甲車的需求。“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戰鬥全重28噸,可以搭載有效載荷12噸。動力和傳動裝置配用了優越性能較高的MTU柴油發動機和新型ZF動力傳動裝置,可以通過第1、2和3軸實現轉向,配有標準型可調整高度的半主動懸掛系統。此外,其他標準配置還包括燃料效率最佳化驅動系統,防鎖死剎車系統,NBC超壓系統,乘員艙滅火抑爆系統,空調系統,100千瓦外部動力啟動電機裝置和模組化電子體系結構。

基本信息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發展歷程

2008年6月,在法國巴黎薩托利防務展上,通用動力英國公司對外展示了其最新研製的“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原型樣車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自第一輛於1996年正式服役以來,“皮蘭哈”系列輪式裝甲車憑藉先進的技術、優良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已在超過20個國家的陸軍服役,並形成了擁有6×6、8×8、10×10系列變型車、18噸級到26噸級的龐大車族。像美國輕型化陸軍的核心戰車“斯崔克”輪式裝甲車,就是以“皮蘭哈”III為基礎的變型車。目前,全球共有約9300餘輛各類“皮蘭哈”輪式裝甲車,無論是北約曾經磨刀霍霍的科索沃戰區,還是戰火正熾的伊拉克阿富汗反恐戰場,到處都能見到“皮蘭哈”的身影。

早在2007年6月,英國國防部就選定了“皮蘭哈”在內的三種輪式裝甲車作為FRES通用裝甲車的備選車型之一,另兩種是“拳擊手”(Boxer)和法國步兵聯合作戰裝甲車(VBCI),並指定其參加了當年在英國伯維頓郡舉行的實車演示和試驗。通用動力公司當時推出了以“皮蘭哈”IV為基礎的“皮蘭哈”Evolution演示車作為參選車型,試驗中在零件通用性、技術可靠性和研發成本、升級潛力等方面表現出了優異性能,得到了國防部採購部門的首肯。通用動力英國有限公司遂以Evolution型為基礎,大量採用成熟新技術,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開發出全新的“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通用動力英國有限公司為加強與英國國防部和防務工業界的聯繫,已在英國西部的港口布里斯托,建立了“皮蘭哈”V的項目辦公室,並加緊評估英國境內的“皮蘭哈”生產、組裝和試驗設施轉型生產V型車的事宜。

FRES是英國國防部為滿足2012到2050年作戰需求而專為陸軍量身定製的一系列輪式、履帶式裝甲車輛。其突出特點是能夠快速部署,擁有全譜作戰能力,支持網路中心戰。整個系列包括通用車輛、偵察車輛、火力車輛和機動支援車輛及其變型車,預計將採購約3000餘輛。其中以“皮蘭哈”V為代表的通用車族很快將於2012年正式服役,計畫中全系統車族全壽命周期將耗資600億英鎊,是西方國家除美國“未來戰鬥系統”(Fcs)外,最大的陸軍裝備、研發計畫。

“皮蘭哈”V由通用動力英國有限公司和瑞士莫瓦格公司(通用動力歐洲地面系統分部)聯合開發。項目的前期啟動經費完全由兩家公司自行解決,英國國防部的契約將為“皮蘭哈”V的繼續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由於“皮蘭哈”V主要由通用動力公司英國分部完全按照歐洲設計完成,其技術輸出、轉讓不受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限制,簡化了其向英國技術轉讓的程式,同時也適應了英國國防工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目前,全歐除英國外,西班牙陸軍為取代正在服役的6×6型BMR-600裝甲人員輸送車及其變型車,也急需引進一款先進的輪式裝甲車輛,“皮蘭哈”V十分適合歐洲其它國家對8×8輪式裝甲車的需求。憑藉著前瞻性的輕型化設計理念、模組化的武器配備、殘酷的實戰考驗和與時俱進的升級計畫,“皮蘭哈”V必將成為“皮蘭哈”車族發展的另一個高峰。

總體布置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與以往的“皮蘭哈”及變型車相比,V型車在防護性能、有效載荷、內部空間、機動性、動力系統和模組化電子體系結構等方面都有顯著改進。該車全重28噸,低於英國國防部規定的30噸上限,近兩噸的富裕為進一步改進、加裝防護裝甲提供了很大餘地,配合皇家空軍即將裝備的A400M戰略運輸機,可實現全球快速部署和戰略機動。該車的駕駛員位於車前左側,由一個向後打開的單扇艙蓋進出。發動機位於車體右側,車頂有四個供人員進出的艙口,進、出氣百葉窗位於車身兩側。

得益於優良的系統設計和各種先進技術,“皮蘭哈”V的內部空間和載荷較現役的各類輪式裝甲車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V型車全重28噸,可搭載12噸的有效載荷。內部容積也較W型車的12.5米3有了較大提高。這為“皮蘭哈”V未來的任務拓展、升級提供了更大靈活性和潛力。

為適應英國陸軍的輕型化、特種化發展趨勢,“皮蘭哈”V的轉向系統設計也極有特色。其轉向由兩對前輪和一對後輪共同完成,可通過第1、第2和第4軸的不同組合來實現各種半徑和地形的轉向。該車還配備了一體化的動力管理系統,能根據需要將額外的動能轉化為電力,這為未來採用新的電子設備和技術提供了空間。

“皮蘭哈”V在武器配置方面也極富彈性,由於整車系統接口主要採用北約標準,現役的多種口徑車載武器皆能以此車為平台。口徑方面,可根據任務選擇12.7毫米、25毫米、30毫米機槍、機炮,甚至105毫米低後坐力滑膛炮。炮種方面,美國ATK公司的鏈式中口徑火炮、萊茵金屬公司地面系統分部的AHEAD中口徑機關炮、英國德發/阿登機炮都能成為該車的標準配置。

防護性能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皮蘭哈”V在設計過程中非常注重整車的戰場生存性,大量參考了輪式車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實戰損毀情況(“皮蘭哈”及其變型車在伊、阿反恐戰場上戰損率低於3%),借鑑了美、英軍應對低強度軍事行動的實戰經驗,與以往“皮蘭哈”車型相比採用了更多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

首先,“皮蘭哈”V的底盤安裝了塑形防爆裝甲、防爆自充氣輪胎,可有效抵禦8千克級的反坦克地雷。其次,整車外形簡潔、流暢,正面採用小傾角平面設計,所有平面接合處採用圓角處理,可最大限度地彈開射彈。其內部物品的布局設計大量採用了加固措施,這是充分考慮到大威力路邊炸彈爆炸後,車體內未固定物品殺傷乘員的實戰教訓。

此外,車體外部可依據威脅等級搭配附加裝甲,並塗敷降低紅外雷達探測距離的塗料,這樣使“皮蘭哈”V具有更大的任務彈性。

最後,車體內還配備了防地雷的人員座椅,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車內乘員的安全性。經過一系列防護加強,在試驗中該車的防護性能達到了現役輪式裝甲車的最高水平。處於全裝甲防護配置模式下,該車能抵禦8千克級反坦克雷、20千克級的路邊爆炸物、恐怖組織慣用的RPG火箭彈。“皮蘭哈”V的裝甲能夠全向抵抗14.5毫米穿甲彈,大於30°傾角的30毫米穿甲彈。除了上述各種硬殺傷防護手段外,“皮蘭哈”V還採用了不少針對軟殺傷的防護措施,如內置三防超壓系統的空調設備,乘員艙滅火抑爆系統等。

此外,“皮蘭哈”V還採用新型動力管理系統。為未來採用、加裝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的電裝甲防護技術和設備提供了改進的餘地。

指揮控制系統

網路中心戰概念的風行,促使軍隊重新思考以往所遵循的作戰原則和戰術規範。而在這種信息化戰場的環境下,“皮蘭哈”V也不能不考慮這種需求,配備了安全保密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的寬頻戰場數據鏈——“弓箭手”(Bowman)甚高頻戰術信息通信系統。車際間的語音、數據通信不再像以往車載電台那樣,需要通過一台密碼機加密、解密,通過“弓箭手”就可以直接加密。而且該系統還整合了GPS導航定位系統,實現戰術集群間的信息共享。正如一位在伊拉克參戰的高級軍官所評價的那樣:“弓箭手”是一種讓我們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的系統,上至指揮官下至四人小組都能用密語通信。這真了不起。

“弓箭手”有通信管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集成電池管理系統。與美國大規模依賴衛星通信不同,英軍的通信衛星資源有限,無論數量和質量都無法與美軍相比,何況衛星在戰時首先要滿足戰略和戰區級單位的通信需求。陸軍經過仔細考慮,認為地面系統對他們來說效費比更佳。事實也的確如此,“弓箭手”系統在較少依賴衛星的情況下也能承擔重任。例如,“弓箭手”的大容量數據電台採用了無中心自組網協定,使網路具有自組織和自恢復等先進功能。

除通信管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以外,“弓箭手”還包括“態勢感知模組”(BSAM)、密鑰變換管理系統、後勤信息管理系統。“態勢感知模組”具有自動定位、導航和報告功能,有助於生成通用作戰態勢圖,能增強部隊的態勢感知能力。密鑰變換管理系統負責生成並分配密鑰、保證通信安全。後勤信息管理系統具有物資跟蹤、管理、維修保養,以及收集、傳送後勤信息等功能。

除了裝備以“弓箭手”為核心的戰術通信系統外,“皮蘭哈”V全車的模組化電子體系結構設計也參照了FRES通用車輛的標準和規範,整合了一體化作戰指揮程式、環境和車載態勢感知套件,全車綜合機械診斷一狀態與使用管理和成員防護系統等。

底盤構造

“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皮蘭哈”V輪式裝甲車
“皮蘭哈”V的底盤不同於以往車型,而是源於2005年英國國防部的底盤概念技術驗證計畫的設計。該計畫耗時一年半,於2006年底正式結束,主要是為FRES平台未來採用電驅動或電一油混合驅動提供技術論證和實驗。由於輪式裝甲車輛採用電驅動,在紅外輻射、行駛噪音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日益成為各主要軍事強國關注的重點。

雖然“皮蘭哈”V因風險性、技術實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原因仍採用柴油動力,但隨著電驅動以及混合驅動技術日益成熟,日後必會成為FRES車族的首選動力。而“皮蘭哈”V作為第一款投入現役的FRES通用車輛的過渡車型,自然也就擔負起技術驗證的重任。底盤作為全車最主要的結構基礎,保持一定的動力搭配彈性,對“皮蘭哈”V這樣的過渡車型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至於動力系統,“皮蘭哈”V目前由一台MTU-6V199-TE20柴油機驅動,額定輸出功率404千瓦(550馬力),根據不同的任務配置,其單位重量功率最低為20馬力/噸,最高可達到28馬力/噸。出眾的單位功率使其公路行駛速度、越野機動性能遠遠超過一般輪式車輛,並且在未來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繼續強化裝甲防護的潛力。

鑒於未來輕型輪式戰鬥車輛採用電-油混合動力裝置的趨勢,以及AHED先進混合電驅車開創性的成功研製,“皮蘭哈”V的動力艙也採用了可換裝電一油混合動力的設計,為未來採用全新動力提供了接口。同時,它的動力艙採用模組化設計,在2007年伯維頓郡進行的測試中,MTU柴油機由兩名維修人員在簡易工具的配合下,僅在一小時內就輕易卸換,這證明了車輛在戰場上較高的可靠性和出勤率。“皮蘭哈”V的傳動系統為ZF-7HP-902型七速自動電控動力傳動,擁有七個檔位和兩個倒檔,能夠靈敏地配合駕駛員對柴油機的操控。除此之外,“皮蘭哈”V還是全球第一款“綠色”輪式裝甲車,其MTU柴油發動機燃燒效率出眾,甚至達到了最新的歐洲V排放標準。

“皮蘭哈”V也繼承了車族以往的優良越野機動性,甚至堪比履帶式車輛。全車每個車輪配備了可調整高度的液壓氣動懸掛系統,其前輪和後輪懸架系統的垂直行程達到了320毫米和340毫米,較好地兼顧了不同質地路面的行駛性能乘員舒適性和燃油效率。

除了優越的越野性能外,“皮蘭哈”V在設計時充分借鑑了西方軍隊在伊拉克戰場上的作戰經驗,轉向系統有了較大改進。

與以往陸軍裝甲部隊在開闊地域遂行的野戰任務相比,目前英國陸軍將更多地進出人口稠密的城市街區,那裡空間狹窄,戰車需要更小的轉彎半徑和更靈活的操縱性能。對此,“皮蘭哈”V採用革命性的三軸轉向設計,即兩對前輪和後輪的三軸聯合轉向方式,即使在低速緩行、不使用滑動轉向的狀況下也達到了較小的轉彎半徑。與超過7米長的車身相比,其最小轉彎半徑只有15米,在2007年進行的FRES通用車輛試驗中更是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車輪採用高強度的失壓續行輪胎,配備有防鎖死剎車系統、標準型可調整高度的液壓氣動懸掛系統。此外,其它標準配置還包括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可根據車輛行駛的地面狀況自動調整輪胎內的氣壓數值,通過預設不同質地路面的輪胎壓力,實現燃油效率和戰術機動性的平衡。在2007年伯維頓郡進行的試驗中,“皮蘭哈”V在同級別的輪式裝甲車內堪稱最省油的,這顯然在油價日益攀升的時代具有特殊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