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封堵銀聯事件

Visa封堵銀聯事件

VISA國際組織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從2010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大陸境外受理帶Visa標識的雙幣種信用卡時,不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都不得走中國銀聯的清算通道,否則Visa將重罰收單銀行,第一次將罰款5萬美元。如果收單銀行再犯,每月將罰款2.5萬美元。中國銀聯官方人士隨後表示,“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對持卡人選擇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持卡人擁有選擇境外支付通道的權利。”

銀聯事件介紹

Visa聲明

“4”字頭雙標識卡不能走銀聯通道

Visa昨日的聲明稱(2010年6月2日),Visa的產品除了在卡片上帶有Visa的品牌標識外,還帶有以“4”字開頭的16位BIN號。由於Visa已將“4”字開頭的BIN號在國際標準組織ISO進行了註冊,所以所有“4”字開頭、帶Visa標識都應當遵守Visa的規則。這被業界視為是“Visa要封堵中國銀聯境外通道”。

Visa則稱,此舉是為了確保支付系統所有的參與者和利益方都能夠享受到Visa支付網路給全球持卡人帶來的便利及標準化服務和權利的保障,“目的是為了確保Visa的持卡人能夠享受到由Visa支付系統提供的安全便捷和可靠的支付體驗及服務的保障(包括風險管控、交易紛爭的處理等)。”

Visa還強調,如果持卡人選擇了以“4”字開頭的雙幣卡即意味著選擇了其交易將通過Visa的支付網路進行處理。但Visa也同時透露,從來沒有、也不會“封殺”銀聯“62”字頭的卡片在境外走銀聯的通道。

中國銀聯回應

持卡人有選擇境外支付通道的權利

中國銀聯有關人士針鋒相對地指出,“銀聯、VISA”雙標識卡不是純粹的單品牌銀行卡,標識雙方均有責任和義務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務,這也直接關係到持卡人的權益和發卡銀行對持卡人的承諾等。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對持卡人選擇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擁有選擇境外支付通道的權利。

中國銀聯的應對方法

中國銀聯回應稱,已注意到近日媒體有關“銀聯、VISA”雙標識卡問題的報導。“銀聯、VISA”雙標識卡不是純粹的單品牌銀行卡,標識雙方均有責任和義務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務,這也直接關係到持卡人的權益和發卡銀行對持卡人的承諾等。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對持卡人選擇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持卡人擁有選擇境外支付通道的權利。

但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上,銀聯近年來一直都在設法解決這一問題。他建議,消費者辦理一張人民幣單幣種銀聯卡。銀聯近年來大力推廣“62”字開頭的人民幣單幣種銀聯標準卡,近期又在向社會公眾發放的宣傳材料中呼籲,為了在境外充分享受銀聯的服務,持卡人最好使用此類單幣種卡。對於這種單幣卡,國際卡組織是管不著的。

VISA“封殺”中國銀聯,中國銀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假如“62”字頭的單幣卡推廣成功,將有助於銀聯拓展境外市場。

VISA是否封堵銀聯境外結算通道,對於中國大陸境內幾億銀聯標識持卡人來說,最關心的是今後在境外用卡會否有障礙。從目前各方的說辭來看,銀聯發行的“62”開頭的銀聯標準卡可在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走銀聯通道,免收交易金額1%-2%的貨幣轉換費。

中國銀聯還提到,銀聯國際網路不僅可以受理單標識銀聯卡,也可以受理雙標識銀聯卡。在境外交易使用單標識銀聯卡,直接走銀聯網路的情況下,除了免收約占交易金額1% 2%的貨幣轉換費外還可享受銀聯提供的多種增值服務。

美國威士國際組織(即VISA)亞太地區駐北京代表處負責人劉婕女士在給媒體的回函中表示,由於VISA已將“4”字開頭的BIN號在國際標準組織ISO進行了註冊,因此,如果持卡人選擇了以“4”字開頭的雙幣卡即意味著選擇了其交易將通過VISA的支付網路進行處理。因此,“凡是VISA的產品都應該受到VISA運營規章的管理和保護,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當一張VISA卡在進行國際交易時一定要走VISA的網路。”

VISA還提到:“62”打頭的銀聯標準卡仍可以在全球自由地走銀聯的通道。

據了解,銀聯國際受理網路已經延伸至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基本滿足中國人在經常到訪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商務、旅遊、留學等支付需要。特別是62字頭單標識銀聯卡目前已經在境內、外廣泛發行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封堵說”迅速傳開的6月1日,中國銀聯宣布在英國開通受理業務,當天,中國銀聯與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在倫敦舉行儀式。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是英國最大的銀行卡收單機構,在全英約有22.5萬家商戶,約占當地市場份額的一半。實際上,截止目前,中國銀聯已與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合作,並開通的受理業務。即便雙標識卡存在清算通道選擇,那么,基於目前銀聯網路在全球的受理建設情況,銀聯標準卡單標識卡必然能在開通受理業務的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暢通使用。

據了解,全球流通的VISA卡10億張以上;2009年,中國新增銀聯標準卡4.2億張。

對消費者的影響

消費者將增加約2%負擔

由於Visa的結算通常是以美元計賬的,持卡人將多付1%至2%的貨幣轉換費,並且將承擔匯兌損失。

Visa新措施會對消費者帶來多大影響?記者了解到,我國大多數雙幣種信用卡都是中國銀聯和Visa或萬事達卡兩大國際組織發行的,如果今後Visa禁止“4”字頭的卡片走中國銀聯渠道,消費者之前通過銀聯通道享受的免收外匯結算手續費將終結,由於Visa的結算通過是以美元計賬的,持卡人將多付1%至2%的貨幣轉換費,並且將承擔匯兌損失。

以記者去年底出國採訪的一次經歷為例,去年12月20日,記者在哥本哈根機場購買了一杯可樂,價格為33丹麥克朗,由於沒有特別提醒售貨員,刷卡時機器自動選擇了萬事達通道,最後信用卡記賬單記為6.46美元。今年1月23日,記者回國後打電話給銀行購匯還款時,銀行報出的美元賣出價為6.8423,花了44.20元人民幣。也就說,走萬事達通道消費,最終1丹麥克朗相當於1.34元人民幣。

而同一天,記者在一食品店購買了兩盒餅乾,價格為99.95丹麥克朗,看到POS機上有銀聯的標誌,特意要求走銀聯的通道,直接以人民幣記賬。回來後發現,該筆消費在信用卡記賬單上顯示為132.33元人民幣,也就是說1丹麥克朗相當於1.324元人民幣,兌換匯率比走萬事達通道要便宜1.26%。

專家解讀

余豐慧,新浪名博,資深金融人士

結果只會兩敗俱傷

國際卡組織Visa多次要求中國開放銀行卡清算渠道,以賺取被中國銀行奪取的渠道費。利益之爭是Visa封殺中國銀聯海外渠道,以逼迫中國開放內地銀行卡渠道的主要原因。

然而,這種封殺只會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封殺的最終結果是客戶利益受損、中國銀聯境外渠道收入下降。而客戶利益受損會帶來Visa國際組織的持卡人流失,最終使得其利益也受到損失。Visa國際組織封殺中國銀聯的真正目的是倒逼中國開放內地銀行卡清算渠道。但是,Visa國際組織與中國銀聯打架,讓消費者買單,增加消費者成本的做法很值得商榷。

Visa應該與中國銀聯特別是中國金融監管機構通過磋商來達到目的,而不是利用其國際信用卡渠道的強勢地位,拿起“大棒”,動輒封殺來威逼中國。這樣不但目的達不到,而且也將引火燒身。同時,必須明白,中國銀聯發展很快,網路已經延伸到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很難封殺得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銀聯一邊大力發展國際業務,拓展國際市場,另一邊國內卡清算渠道又不開放的情況下,走向海外能夠走多遠是一個問號。長久下去受到諸如Visa封堵是意料之中的。畢竟開放是雙方、雙向的,讓利只能是一時而不能是一世。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VISA這些年在中國市場發行大量雙幣信用卡,按照以前的格局,基本上是銀聯主內,VISA主外。目前國內市場基本上被銀聯獨家經營,VISA在我國境內很難開展業務。郭田勇表示,應該大膽開放國內信用卡市場的第三方清算,引入競爭機制,這對於消費者來講也是利好。

在中國,銀行卡結算業務的開放是屬於銀行業務對外開放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會開放的。但銀行卡的結算業務涉及到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所以即使要開放,也要循序漸進的開放,不能一蹴而就。

“在有銀聯網路的國家和地區,消費者不用持雙幣信用卡,僅使用國內普通的借記卡就可以消費;而一些商務人士去的國家較多,備一張Visa卡則是必不可少的。”郭田勇建議。

聶俊峰,資深銀行卡研究人士

細究其來龍去脈,VISA和銀聯的糾葛無法脫離中國內地銀行卡市場的獨特歷史,原因在於銀行卡組織市場依然處於行政壟斷的局面。

“有關方面均應首先考慮一下銀行卡組織這一行業對內開放進而對外的問題,因為只有相對公平的國內市場才能真正促進銀聯的國際化。”

詳見資料:“銀聯與Visa到底誰在壟斷”

曹紅輝,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

上海師範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茂輝指出:“目前國內的銀行卡清算渠道基本處於被銀聯壟斷的情況,因此VISA在國內雖然發卡量日增但獲取的利潤不多,主要還是靠中國境外的市場盈利。但是隨著這兩年中國銀聯逐步推行國際化,到境外很多國家或地區都鋪設了自己的網路,變相搶占了VISA的市場份額,所以VISA才會有此舉。”

葉檀,著名經濟評論人

銀聯取勝並不能完全等同於中國銀行卡消費者取勝。中國銀聯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由80多家國內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金融機構,是一家公司實體,通過與銀行合作開展銀行卡服務。因此,銀聯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相比而言,VISA是由銀行聯盟打造的非贏利機構,為會員銀行開發信用卡及旅行支票服務,不進行利潤分配。讓人擔心的是,銀聯在站穩腳跟之後,會不會向消費者轉嫁更多的費用,與銀行一樣收取零鈔點取費等可笑的費用。

詳見文章:“銀行卡大戰鹿死誰手”

來源

按照慣例,一張銀行卡只能歸屬於一個銀行卡組織,但在中國近年來卻發行了許多雙幣卡,所謂雙幣卡,就是一張銀行卡上面有兩個銀行卡組織的標記,比如目前國內的許多銀行卡上面既有中國銀聯的標識,又有Visa,MASTERCARD的標識。

由於Visa和MASTERCARD在國內不能開展人民幣業務,當初銀聯的境外業務也還不成熟,因此雙方合作發行了雙幣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