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 與 SQL SERVER 權威指南

ection ection ection

內容介紹

VIBasic

SQ LSer ver
權威指南
Visu alBa sic數據訪問的經典圖書
《VisualBasic與SQLServer權威指南》(第6版)對於那些希
望使用visualbasic訪問SQLServer的開發人員來說,是一本
權威性的指導圖書。無論您使用的是較早版本的VisualBasic還
是新的VisualBasic6.0,以及全新設計的SQLServer7.0,這
本書都將幫助您決定最適合您的數據訪問選項。
在這一版的《VisualBasic與SQLServer權威指南》中,作者
WilliamVaughn使用更深層次的內容繼續包含了那些經過實踐考
驗的技術,以包含本書以前版本中不可缺少的內容。Vaughn還介
紹了一些可能會改變您進行數據訪問思路的革新技術:
數據訪問技術及可選的結構
需了解的關於“Activex數據對象”(ADO),RDO,ODBCDirect,
以及DAO/Jet數據訪問接口,甚至ODBCAPI和Visual
Basic/SQL繼承接口的知識
完整的ADO內容,新型OLEDB結構的對象級接口
關於使用VisualBasic設計和構建應用程式及組件的完整信
息,其中包括與SQLServer的連線,編寫SQLServer的查
詢,以及從SQLServer檢索數據
VisualDatabaseTools使您可以管理SQLServer數據,並且
可以較以前更容易地將應用程式的數據集中處理
DataEnvironmentDesigner,DataObjectWizard,以及其他
新的數據訪問工具
在涉及的內容及實踐的深度方面,《VisualBasic與SQLServer
權威指南》(第6版)都包含了大量重要的信息,並且這一切都是
以WilliamVaughn獨特的友好方式奉獻給讀者的。

作品目錄

目錄
致謝
第一部分 了解數據訪問接口
第一章 未來之路
1.1Internet 熱潮
1.2不斷發展的標準
1.3我們的位置
1.3.1 SQL Server 7.0
1.3.2VisualBasic6.0
1.3.3ActiveX數據對象
1.3.4COM的成熟
1.3.5MicrosoftTransactionServer
1.3.6Viusal Basic企業版
1.3.7Microsoft開發工具
1.4我們的目標
第二章 數據接口
2.1從Visual Basic訪問SQL Server
2.1.1VBSQL
2.1.2ODBCAPI
2.1.3DAO/Jet
2.1.4DAO/ODBCD irect
2.1.5RDO
2.1.6AIDO
2.1.7數據接口總結
2.2了解底層接口
2.2.1DB-Library
2.2.2ODBC
2.2.3OIEDB
2.3下一步
第三章 數據訪問:快速入門
3.1準備創建示例
3.1.1創建數據源名稱
3.1.2使用ViusalBasic6.0
3.1.3示例中使用的庫和控制項
3.1.4VisualBasic窗體
3.2DAO/Jet實地測試
3.2.1DAO/Jet和Data控制項示例
3.2.2DAO/Jet示例
3.3DAO/ODBCDirect實地測試
3.3.1 DAO/ODBCDirect 和Data控制項示例
3.3.2DAO/ODBCDirect示例
3.4RDO實地測試
3.4.1RDO和RemoteData控制項示例
3.4.2RDO示例
3.5ADO實地測試
3.5.1ADO 和ADO Data 控制項示例
3.5.2ADO 示例
3.6比較示例
3.6.1仔細研究結果
第四章 選擇結構
4.1提出正確的問題
4.1.1結構
4.1.2開發技巧
4.1.3時間結構
4.1.4性能
4.1.5性能發展史
4.1.6現有技術
4.1.7新技術
4.1.8成本
4.1.9規模
4.1.10 設計與現實
4.1.11 配置和培訓
4.1.12展望未來
4.2 處理回響
4.3了解不同的結構
4.3.1客戶/伺服器結構
4.3.2分散式引擎結構
4.3.3分散式組件結構
4.3.4 基於Web的結構
4.4評價客戶/伺服器分散式引擎結構
4.4.1一種假定的客戶/伺服器配置
4.4.2一個假想的分散式引擎配置
4.4.3在客戶/伺服器和分散式引擎結構中選擇
4.4.4訪問帶有分散式資料庫引擎的中央資料庫引擎
第二部分 設計SQL Server應用程式
第五章 規劃您的設計
5.1狀態機
5.2全面理解臨時表和緩衝區
5.2.1理解臨時表
5.2.2無臨時表的結果集
5.2.3滾動臨時表
5.2.4臨時表的類型
5.2.5緩衝區的類型
5.2.6實現臨時表
5.3基本設計決定
5.4避免設計時的10大誤區
5.5創建有效的應用程式
5.5.1本地和資料庫驅動的驗證
5.5.2數據驅動驗證
5.5.3製作有效的規則
5.5.4使默認值有效和解析默認字元串
5.5.5管理有效的應用程式
第六章 建立與SOLServer的連線
6.1連線池中的狗爬式
6.2連線的安全
6.2.1獲得登錄標識號和密碼
6.2.2獲得有效的伺服器名稱或數據源名稱
6.2.3避免使用登錄對話框
6.3連線管理
6.3.1允許更多的活動連線
6.3.2新連線在伺服器上的衝突
6.3.3設定逾時值
6.4管理連線狀態
6.5處理連線錯誤
6.5.1與應用程式有關的問題
6.5.2支持庫所產生的問題
6.5.3與LAN有關的連線問題
6.5.4與SQLServer有關的連線問題
6.5.5與連線和許可有關的錯誤
6.5.6與登錄有關的問題
第七章 設計和建立查詢
7.1查詢的類型
7.2為性能設計查詢
7.3建立查詢
7.3.1Microsoft Query
7.3.2ViusalDatabaseTools
7.3.3手工操作
7.4了解查詢
7.4.1引號管理
7.4.2參數查詢
7.4.3重疊的查詢
7.4.4特別查詢
7.4.5EnglishQuery
7.4.6多結果集查詢
7.4.7異步查詢
7.4.8統計行數
7.4.9設定查詢逾時
7.5與查詢相關的錯誤訊息
7.6使用ViusalBasic進行調試
7.7定位SQLServer元素
第八章 檢索數據和使用結果集
8.1查詢過程
8.2使用單行結果集
8.3使用臨時表
8.3.1限制臨時表中的行數
8.3.2使用WHERE子句限制行數
8.4更新和插入數據
8.5使用批處理
8.5.1使用開放式批處理更新
8.5.2建立批處理
8.5.3批處理限制
8.5.4傳送多個批處理
8.5.4使用批處理結果
第三部分 使用帶有Jet 資料庫引擎的DAO
第九章 Jet 資料庫引擎和DAO模式
9.1DAO/Jet與SQLServer的歷史
9.2Jet訪問遠程資料庫的方式
9.2.1Jet與SQLServer:編寫查詢代碼並創建臨時表
9.2.2Jet查詢處理器
9.3理解DAO模型
9.3.1屬性和方法
9.3.2集合
9.3.3傳遞對象模型
第十章 數據訪問對象
10.1組件體系結構
10.2DBEngine對象
10.3Workspace對象
10.3.1使用IsolateODBCTrans屬性
10.3.2Workspace方法
10.4Database對象
10.4.1附加表與直接連結
10.4.2Database屬性
10.4.3Database方法
10.5TableDef對象
10.5.1TableDef屬性
10.5.2TableDef數據類型
10.6Field對象
10.7Index對象
10.8表和索引
10.9 創建或添加表和索引
第十一章 配置和調整Jet 引擎
11.1Windows註冊表資料庫
11.1.1註冊表範圍
11.1.2創建並使用新的註冊表鍵值
11.2了解Jet引擎選項
11.2.1MicrosoftODBC驅動程式初始化設定
11.2.2細節
11.2.3調整MSys Conf
第十二章 使用DAO/Jet 進行連線
12.1Jet的連線管理方案
12.1.1活動語句
12.1.2臨時表提交/回滾行為
12.2連線區享
12.3連線快取和失效
12.4自己管理連線
12.5打開附加表
12.6使用DAO/Jet方法創建附加表
12.7連線:常見的困難
第十三章 使用DAO/Jet 訪問數據
13.1理解DAO/Jet臨時表
13.2創建DAO/Jet臨時表
13.2.1編寫OpenRecordset方法的代碼
13.2.2結果集傳遞
13.3選擇索引
13.4使用ODBC快取
13.5GetRows和Variant數組
13.6重定位當前行的指針
13.6.1當前行指針的有效性
13.6.2定位特定行
13.7更新DAO/Jet數據源
13.7.1使用DAO/Jet臨時表
13.7.2使用基於SQL的操作查詢更新
13.8處理DAO/Jet錯誤
第十四章 執行Transact-SQL查詢
14.1使用SQL傳遞查詢
14.1.1典型的應用程式
14.1.2實現SQL傳遞查詢
14.1.3創建SQL傳遞QueryDef對象
14.1.4使用具有附加表的SQL傳遞查詢
14.1.5查詢技術總結
14.2使用存儲過程
14.2.1返回參數
14.2.2輸出參數
14.3處理SQLServer訊息
第十五章 使用Data控制項
15.1套用Data控制項
15.2使用Data控制項處理SQLServer
15.3設定屬性
15.4檢查屬性
15.5使用綁定型控制項
第十六章 理解Jet 查詢處理器
16.1Jet必須本地處理的結構
16.1.1支持的ViusalBaSic操作符和函式
16.1.2用戶定義的函式
16.1.3其他不支持的功能
16.1.4其他不支持的及有問題的表達式
16.2條件的分割
16.3輸出的求值
16.4交叉表查詢執行的刪除
16.5外部連線
16.6生成傳送到伺服器的SQL
16.7LIKE操作符的通配符
16.8擁有者和表前綴
16.9標識符引用
第十七章 使用ODBCDi rect
17.1了解ODBCDirect接口
17.2激活ODBCDirect
17.3連線到資料庫
17.4比較Database對象和Connection對象
17.4.1rdoConnection對象與ODBCDirectConnection對象的比較
17.5執行SQL查詢
17.5.1rdoResultset對象與Recordset對象的比較
17.5.2了解QueryDef對象
17.5.3rdoQuery對象與QueryDef對象的比較
17.6處理Recordset對象
17.6.1控制多個Recordset對象
17.7運行異步操作
17.8開放式批處理更新
17.9查看錯誤
17.10 ODBCDirect示例
17.10.1示例1:決定您的資料庫在哪個Workspace中打開
17.10.2示例2:從伺服器獲取多個Recordset對象
17.10.3示例3:取消塊操作
17.10.4示例4:使用dbRunAsync打開Recordset
17.10.5示例5:使用QueryDef對象
17.11 將應用程式轉換到ODBCDirect的提示
17.12 使用Data控制項
第十八章 Jet:旅行者的日記
18.1分配資料庫檔案空間
18.2事務損失和破壞修復
18.3備份Access資料庫
18.4更新記錄
18.5提示
第四部分 使用遠程數據對象
第十九章 了解遠程數據對象
19.1了解RDO
19.2設計特性
19.3比較RDO和DAO
19.4 RDO的缺點
19.5獲得有關RDO的最新信息
19.6許可RDO
第二十章 遠程數據對象的細節
20.1了解RDO模型
20.2rdoEngi ne對象
20.2.1rdoEngine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20.3rdoEnvironment對象
20.3.1rdoEnvironment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20.3.2事務管理
20.3.3可選的事務管理器
20.3.4 選擇臨時表驅動程式
20.3.5了解伺服器端臨時表
20.4 rdoConnection對象
20.4.1指定默認資料庫
20.4.2使用rdoConnection對象
第二十一章 與RDO連線
21.1定位和命名SQLServer
21.2建立連線
21.2.1檔案數據源
21.2.2SAVEFILE關鍵字
21.2.3異步打開連線
21.2.4處理單獨的rdoConnection對象
21.2.5管理RDO2.0集合
21.2.6其他連線參數
21.2.7連線問題
第二十二章 使用RDOUserCConnection設計器
22.1了解自定義的UserConnection對象
附錄A 設定測試資料庫
A.1安裝Biblio資料庫
A.1.1在SQLServer6.5上安裝Biblio
A.1.2在SQLServer7.0上安裝Biblio
A.2創建DSN
A.3添加存儲過程
A.4Attach.MDB資料庫
A.5設定示例應用程式
附錄B SQL Server錯誤代碼解釋
附錄C SQLServer提示與技巧
C.1大量複製程式的技巧
C.2存儲過程的技巧
C.3Transact-SQL的常規技巧
C.4增強性能的技巧
C.5提高設計效率的技巧
C.6從SQLServer訪問Visual Basic組件
C.6.1理解結構
C.6.2調查典型的方案
C.6.3嘗試使用擴展存儲過程
C.6.4從存儲過程訪問COM對象
C.6.5SQL Serve rOLE 存儲 過程
C.6.6建立Visual Basic組件
C.6.7檢查伺服器端OLEAutomation存儲過程批處理
C.6.8數據類型轉換
C.6.9檢查OLEAutomation存儲過程錯誤處理程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