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3產品模具設計入門一點通

UG NX3產品模具設計入門一點通

《UG NX3產品模具設計入門一點通》是200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華妹。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何華妹圖書詳細信息:
ISBN:9787302117414
定價:38元
印次:1-4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06-9-30

圖書簡介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打破傳統入門類書籍的條條框框,通過以產品模具設計實例為主線,利用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了UG NX 3軟體二維草圖、三維建模等模組的套用,同時又介紹了掌握產品模具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巧,為進一步展開各類型產品模具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是變辛苦的學習為“輕輕鬆鬆,樂在其中,高手指路,一點就通”,讓讀者能用最簡單的方法學習和掌握UG軟體的使用,並能真正將其運用到實際產品和模具設計的生產中去。
本書內容翔實,選例典型,針對性強,敘述言簡意賅、清晰流暢、講解透徹,能使讀者快速、全面地掌握UG NX 3各模組功能的套用。

圖書前言

Unigraphics(簡稱UG)軟體是 國內外套用最為廣泛的大型CAD/CAM/CAE一體化軟體之一,它提供了各種專用模組,功能強大,內容豐富,涵蓋了設計、分析、加工、管理等各個領域。
UG軟體起源於美國麥道飛機公司,自20世紀60年代起成為商業化軟體以來,一直被全球眾多知名公司所採用。UG軟體在客戶需求驅動下,發展迅速,UG軟體匯集了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的專業經驗,並經歷了飛機、汽車多個大型工程項目的實際考驗,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企業級CAD/CAM/CAE一體化軟體之一。
從最初的V13版本到現時最新的NX 3 版本,UGS公司對UG軟體下了很大的工夫,將常用的功能都圖示化,人機互動界面更生動、更人性化。
通常介紹UG軟體的入門書籍,只是介紹基本功能,且時常搬出一大堆的概念,令初學者學習時像在“雲裡霧裡”一般。雖然通過千辛萬苦學會了基本功能的套用,但遇到實際的設計問題時仍然無從下手。本書利用簡單易懂的方法介紹軟體的功能,使讀者既能輕鬆掌握基本套用,又能學習到產品模具設計的技巧和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全書共分7章,各章具體內容如下:
? 第1章 主要介紹了UG NX 3安裝方法、檔案的打開和保存、滑鼠的套用以及將理念變為現實的過程。
? 第2章 主要介紹了二維草圖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草圖套用的技巧與方法。
? 第3章 主要介紹了三維建模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建模功能套用的技巧與方法。
? 第4章 主要介紹了工業設計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工業設計功能套用的技巧與 方法。
? 第5章 主要介紹了鈑金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鈑金模組功能套用的技巧與方法。
? 第6章 主要介紹了裝配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裝配模組功能套用的技巧與方法。
? 第7章 主要介紹了工程製圖模組功能的套用以及工程製圖模組功能套用的技巧與方法。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圖書目錄

第1章 UG NX 3工作環境介紹 1
1.1 UG NX 3套用與新增功能簡介 2
1.2 UG NX 3的安裝方法 2
1.3 UG NX 3套用初探 9
1.3.1 界面 10
1.3.2 打開、保存檔案 13
1.3.3 滑鼠按鍵的妙用 13
1.4 將理念變為現實 14
1.5 學習回顧 25
第2章 二維草圖模組 27
2.1 二維草圖模組界面 28
2.2 草圖平面與捕捉點的套用 28
2.2.1 草圖平面 28
2.2.2 捕捉點的套用 30
2.3 草圖預設定 33
2.4 草圖曲線 35
2.4.1 輪廓線 35
2.4.2 直線 37
2.4.3 弧 38
2.4.4 圓 38
2.4.5 派生直線 39
2.4.6 快速修剪 40
2.4.7 快速延伸 41
2.4.8 圓角 42
2.4.9 矩形 44
2.4.10 藝術樣條 45
2.4.11 樣條 48
2.4.12 文本 48
2.4.13 點 49
2.4.14 橢圓 52
2.4.15 一般二次曲線 53
2.5 草圖約束 53
2.5.1 約束約定 54
2.5.2 尺寸約束 55
2.5.3 幾何約束 57
2.5.4 其他約束功能 62
2.6 草圖操作 63
2.6.1 鏡像 63
2.6.2 偏置已投影的曲線 64
2.6.3 編輯曲線 64
2.6.4 編輯定義線串 67
2.6.5 添加現有曲線 67
2.6.6 投影 69
2.7 學習回顧 70
第3章 三維建模模組 71
3.1 建模模組環境 72
3.2 建模預設定 72
3.3 成形特徵 75
3.3.1 拉伸 76
3.3.2 迴轉體 79
3.3.3 沿導線掃描 81
3.3.4 軟管 82
3.3.5 孔 83
3.3.6 圓台 85
3.3.7 腔體 86
3.3.8 凸墊 91
3.3.9 溝槽 92
3.3.10 三角形加強筋 92
3.3.11 鍵槽 93
3.3.12 用戶自定義特徵 96
3.3.13 抽取幾何體 97
3.3.14 從曲線得到片體 99
3.3.15 有界平面 101
3.3.16 片體加厚 102
3.3.17 片——實體助理 102
3.3.18 基準平面 103
3.3.19 基準軸 104
3.3.20 基準CSYS 105
3.3.21 長方體 106
3.3.22 圓柱 106
3.3.23 圓錐 107
3.3.24 球 109
3.3.25 球形拐角 110
3.4 曲線 111
3.4.1 直線 111
3.4.2 弧/圓 114
3.4.3 直線和圓弧 115
3.4.4 基本曲線 115
3.4.5 樣條曲線 120
3.4.6 藝術樣條曲線 120
3.4.7 文本 120
3.4.8 點 120
3.4.9 點集 121
3.4.10 曲線倒角 122
3.4.11 矩形 123
3.4.12 多邊形 123
3.4.13 橢圓 124
3.4.14 拋物線 124
3.4.15 雙曲線 125
3.4.16 一般二次曲線 125
3.4.17 螺旋線 126
3.4.18 規律曲線 126
3.4.19 偏置曲線 127
3.4.20 橋接曲線 128
3.4.21 簡化曲線 129
3.4.22 合併曲線 130
3.4.23 投影曲線 131
3.4.24 鏡像曲線 132
3.4.25 組合投影 132
3.4.26 相交曲線 133
3.4.27 截面曲線 134
3.4.28 抽取曲線 135
3.4.29 在面上偏置 136
3.4.30 纏繞/展開曲線 138
3.4.31 平面 139
3.5 特徵操作 140
3.5.1 錐角 140
3.5.2 邊倒圓 141
3.5.3 面倒圓 142
3.5.4 軟倒圓 144
3.5.5 邊倒角 145
3.5.6 抽殼 147
3.5.7 螺紋 148
3.5.8 引用特徵 149
3.5.9 縫合 151
3.5.10 補片體 152
3.5.11 簡化體 153
3.5.12 包絡幾何體 154
3.5.13 偏置面 154
3.5.14 比例體 154
3.5.15 凸起片體 157
3.5.16 裁剪體 157
3.5.17 分割體 158
3.5.18 布爾並運算 159
3.5.19 布爾差運算 159
3.5.20 布爾交運算 160
3.5.21 裝配切割 160
3.6 學習回顧 161
第4章 工業設計模組 163
4.1 工業設計模組環境 164
4.2 工業設計模組預設定 164
4.3 曲面 165
4.3.1 通過點 166
4.3.2 從曲線得到片體 167
4.3.3 合併曲面 167
4.3.4 4點創建曲面 169
4.3.5 通過曲線格線 170
4.3.6 花式掃描 171
4.3.7 掃描 172
4.3.8 截型體 174
4.3.9 N×N曲面 177
4.3.10 規律延伸 178
4.3.11 輪廓線彎邊 179
4.3.12 邊倒圓 181
4.3.13 花式圓角 181
4.3.14 N邊的曲面 184
4.3.15 偏置曲面 185
4.4 Studio編輯 186
4.4.1 X成形 186
4.4.2 匹配邊緣 189
4.4.3 剪斷曲面 190
4.4.4 擴大 192
4.4.5 等參數裁剪/分割 192
4.4.6 邊界 192
4.4.7 改變邊緣 193
4.4.8 裁剪的片體 195
4.4.9 整修面 196
4.4.10 極點光順 197
4.4.11 樣板外形 197
4.4.12 法向反向 197
4.5 分析外形 198
4.5.1 偏差度量 198
4.5.2 截面分析 200
4.5.3 高亮顯示線 202
4.5.4 曲面連續性分析 203
4.5.5 拔模角分析 205
4.5.6 顯示極點 205
4.5.7 曲線分析-曲率梳 206
4.5.8 曲線分析-峰 206
4.5.9 曲線分析-拐點 206
4.5.10 曲線分析-圖表 207
4.5.11 曲線分析-輸出列表 207
4.5.12 面分析-半徑 207
4.5.13 面分析-反射 209
4.5.14 面分析-斜率 209
4.5.15 面分析-距離 210
4.5.16 非比例縮放 210
4.5.17 視鏡顯示 210
4.6 學習回顧 212
第5章 鈑金模組功能 213
5.1 鈑金模組環境 214
5.2 鈑金預設定 214
5.3 鈑金模組功能 216
5.3.1 彎邊 216
5.3.2 內嵌彎邊 220
5.3.3 通用彎邊 223
5.3.4 鈑金橋接 227
5.3.5 筋 228
5.3.6 鈑金衝壓 230
5.3.7 鈑金孔 233
5.3.8 鈑金槽 235
5.3.9 鈑金裁剪 237
5.3.10 鈑金角 238
5.3.11 鈑金缺口 240
5.3.12 實體衝壓 243
5.3.13 邊緣裂口 244
5.3.14 折彎 245
5.3.15 取消折彎/重新折彎 246
5.3.16 成形/展開 248
5.3.17 鈑金托架 249
5.4 學習回顧 251
第6章 裝配模組功能 253
6.1 裝配模組環境 254
6.2 裝配預設定 255
6.3 裝配模組功能 256
6.3.1 查找組件 256
6.3.2 保存關聯 257
6.3.3 恢復關聯 257
6.3.4 添加組件 257
6.3.5 配對組件 259
6.3.6 組件重定位 266
6.3.7 鏡像裝配 269
6.3.8 創建新的組件 270
6.3.9 創建組件陣列 270
6.3.10 抑制組件 274
6.3.11 取消抑制組件 274
6.3.12 編輯抑制狀態 276
6.3.13 工作部件 276
6.3.14 顯示部件 277
6.3.15 替換引用集 277
6.3.16 WAVE幾何連結器 278
6.3.17 間隙分析 280
6.4 學習回顧 281
第7章 工業製圖模組 283
7.1 概述 284
7.1.1 特點 284
7.1.2 主模型概念 284
7.1.3 繪圖的一般過程 285
7.1.4 基本概念 285
7.1.5 建立主模型結構 285
7.2 製圖基本環境 286
7.3 預設定 287
7.3.1 製圖預設定 288
7.3.2 剖面線顯示 290
7.3.3 視圖顯示 291
7.3.4 原點預設定 294
7.3.5 視圖示號預設定 295
7.3.6 尺寸標註預設定 297
7.3.7 直線/箭頭預設定 300
7.3.8 標註字預設定 301
7.3.9 符號預設定 302
7.3.10 製圖單位設定 302
7.3.11 徑向預設定 303
7.4 製圖空間 304
7.4.1 建立新圖 304
7.4.2 編輯一張已有圖紙 307
7.4.3 打開一張圖紙 307
7.4.4 刪除一張圖紙 308
7.5 生成常用視圖 308
7.5.1 模型視圖生成 309
7.5.2 添加投影視圖 310
7.5.3 局部放大視圖 311
7.6 剖視圖 313
7.6.1 全剖視圖 313
7.6.2 半剖視圖 315
7.6.3 旋轉剖視圖 315
7.6.4 其他剖視圖 317
7.7 視圖管理 322
7.7.1 更新視圖 322
7.7.2 局部剖 323
7.7.3 斷開剖視圖 324
7.7.4 移動/複製視圖 326
7.7.5 對齊視圖 328
7.7.6 視圖邊界 329
7.7.7 顯示片體 332
7.8 尺寸標註 332
7.8.1 常用標註功能 332
7.8.2 摺疊標註 336
7.8.3 角度標註 337
7.8.4 連續標註 339
7.8.5 基線標註 339
7.9 標註對象修改 340
7.9.1 編輯原點 340
7.9.2 其他修改舉例 343
7.9.3 刪除製圖對象 345
7.10 框線與標題欄 345
7.10.1 模式方法 345
7.10.2 一般檔案方法 346
7.11 其他製圖對象 347
7.11.1 繪製中心線 347
7.11.2 標識符號 350
7.11.3 表面粗糙度符號 350
7.11.4 用戶自定義符號 352
7.11.5 形位公差標註 353
7.11.6 文本編輯 355
7.11.7 繪製表格數據 356
7.11.8 定製符號 356
7.12 學習回顧 357
參考文獻 35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