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肝炎

TTV肝炎

1997年日本科學家從一個輸血後肝炎病人(TT)中克隆到1個500 bp的片段(N22),證實其與輸血後肝炎高度相關,並把該基因片段可能代表的病毒以病人名字命名為TTV。同年,日本科學家測定完TTV全基因,並分析 TTV在人群中的分布。此後,許多國家開展了對TTV的研究。日本的資料顯示,TTV是一個有3 739個核苷酸的無包膜的單股DNA病毒,可能歸類於細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含2個開放閱讀框架(ORF),分別編碼770和202個胺基酸。

基本信息

概述

日本的研究表明,在非甲~非戊型爆發性肝炎中,47%(9/19)為TTV陽性;非甲~非戊型慢性肝病中,TTV陽性率為46%(41/90),獻血員為12%(34/290)。我們的研究表明,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中,TTV陽性率為43%(48/112),甲~庚型肝炎病人中,陽性率為2.9%(3/102),ALT升高的獻血員中,陽性率為34.6%(9/26)。英國、泰國、德國、紐西蘭也報導了TTV的流行。
TTV的診斷目前主要依據PCR方法。TTV能感染獼猴,並可引起持續性感染,但猴的肝炎症狀不明顯。目前,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同地區、不同人群TTV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不同地區TTV全基因的比較研究;ELISA診斷方法;單純TTV感染的病人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

流行病學

國外情況

okamoto等的研究表明,ttv分布非常廣泛,在非甲-戊型暴發性肝炎中,47%(9/19)為ttv陽性;非甲-戊型慢性肝病中,ttv陽性率為46%(41/90),其中慢性肝炎47%(15/32),肝硬化48%(19/40),肝癌39%(7/18);血友病病人ttv的陽性率為46%(26/57);獻血員中ttv的陽性率是12%(34/290)。
英國simmonds等人對獻血員和血液製品的研究結果顯示,英國獻血員ttv的感染率為1.9%(19/1000),並且ttv的感染率隨年齡增高而增加;血友病病人ttv的陽為56%(10/18);44%(7/16)的血液製品可能已被ttv污染;19%的ttv攜帶者可能患有嚴重肝病。英國naoumov等對72例慢性肝病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ttv感染率為25%(18/25)。泰國poovorawan等人在慢性非甲-庚型肝病病人、吸毒人群、肝癌病人、地中海貧血病人中均查出ttv。美國的charlton,紐西蘭的graeme woodfield等科學家也有類似報導。此外,德國的viazov s、巴西的niel和義大利的martinez di montemuros在其本國均發現有ttv感染現象的存在。

國內情況

周育森等檢測了南方(深圳和南京)及北方(北京和瀋陽)的112例非甲-戊型肝炎病人,其中ttv dna陽性者48例,陽性率42.9%;而在102例甲-戊型肝炎中的ttv dna陽性率只有2.9%(p<0.01),有顯著性差異。alt異常而無甲-戊型肝炎病毒標誌的獻血員中ttv的感染率為34.6%,alt正常獻血員的ttv感染率只有14.4%。孟慶華等對104例肝炎患者進行了ttv dna的檢測,結果ttv的陽性率為24%(25/104),在A型肝炎中為19%(4/21),B型肝炎中為25%(8/32),C型肝炎中為11.1%(1/9),9例庚型肝炎中未查出ttv dna;其研究還顯示重型肝炎ttv的檢出率極高,急性重型肝炎的陽性率為66.7%(4/6),慢性重型肝炎的陽性率為50%(3/6)。陳汝光等對獻血員的檢測結果顯示,正常無償獻備者14.4%(30/204)攜帶ttv,正常職業獻血員ttv的陽性率為23%(48/209)。駱抗先等人報導,武漢某學校一次原因不明的爆發肝炎,alt異常學員中也有相當比例ttv陽性者。
依據目前研究推測,ttv可能分布極廣泛。生物學行為很可能類似hbv,既可以引發暴發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還可以造成慢性攜帶,而且有些研究顯示的比例之高,令人吃驚。顯然,ttv的傳播不僅限於輸血和血液製品的使用,日常生活接觸傳極有可能是ttv傳播的重要途徑,是造成人群高比例攜帶的原因。

TTV的檢測方法

目前,ttv檢測的方法主要是pcr,也有人探索利用斑點雜交的方法,elisa方法尚未建立,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在ttv的檢測中pcr方法與斑點雜交方法比較,pcr方法的靈敏性遠高於斑點雜交法,但是斑點雜交法的特異性要優於pcr。把二者結合起來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方法,黃呈輝 等人作了這方面的嘗試,他們用pcr結合斑點雜交檢測血清中ttv dna取得了理想結果。利用pcr方法檢測ttv dna應注意兩個問題:
①引物的選擇:從已有的資料顯示,不同區段位於1847-2346區域,從該段序列分析結果顯示,此區段上對保守,變異較少,是設計引物的較佳選擇區域。為了提高檢出率,減少漏檢,最好能設計不同區段引物進行擴增。
②dna提取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利用常規提取ttv dna的方法漏檢率很高,其原因可能與ttv是單鏈dna病毒(屬微小病毒科)和ttv在感染者血清中滴度差別較大(2-3個數量級)有關。目前認為美國biotronics tech corp公司的stg試劑在ttv dna的提取中最好。 
ttv病毒是一個發現不到一年的新病毒,對ttv各方面研究也剛剛開始,目前對ttv的了解非常粗淺。對於ttv感染動物模型的建立,致病機理的探索,實用方便的臨床診斷方法,治療ttv感染藥物的篩選和評價,以及ttv預防疫苗的研製等等,都是急待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輸血傳播病毒肝炎(TTV)

流行病學

在一般人群與獻血員中TTV攜帶者較常見,靜脈毒癮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部分非甲-非庚型肝炎可能與TTV有關。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在11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中,TTV慢性感染者48例,占42.9%。ALT異常而無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獻血員中,TTV DNA陽性率為34.6%,明顯高於ALT正常獻血員的16.8%。提示中國獻血員中存在TTV感染。TTV存在"健康攜帶狀態",輸血可能成為傳播TTV感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另外,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較嚴重的TTV感染,同時,流行病學調查還證實:乙型和C型肝炎常重疊TTV感染,可導致ALT升高。

病原體

繼1995年發現庚型肝炎病毒後,近年發現了一種經輸血傳播的DNA病毒,暫命名為輸血傳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imitted Virus TTV)。經調查證實,中國非甲至非戊型肝炎病人中確實存在TTV的感染。TTV DNA表達於肝細胞膜或胞漿內。急性肝炎期,TTV瀰漫分布於肝小葉內;慢性肝炎期,則主要分布於匯管附近。所以認為TTV為一種嗜肝病毒,並能引起臨床病理改變,有人認為,在重型肝炎中有較高的發生率,可能是未知病毒致急性和慢性及重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此前國際上已發現的肝炎病毒有7種,分別被編號為甲至庚型肝炎病毒。1997年12月國外又報導了一種新型肝炎病毒,因其往往經輸血途徑傳播。故稱作輸血傳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取其英文的字母,即簡稱"TTV病毒"。
TTV是一種新DNA病毒。與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及暴發性肝衰的發病有關。在慢性C型肝炎及慢性B型肝炎病人中的發病率較高,有可能成為第八號肝炎病毒。

現狀

中國是肝病高發區,TTV病毒在人群中的檢出率較高,眼下亟需對這一人們還陌生的肝炎病毒進行深入研究,如進行組織學研究、前瞻性研究,建立TTV病毒動物感染模型等,以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工作。

肝炎抗病毒治療方案

⒈病毒指標改變:B肝病毒DNA(HBV - DNA)陰性,出現e系統的血清學轉換,即B肝e抗原(HBeAg)陰轉,B肝e抗體(抗- HBe)陽轉且維持較高滴度,通常“大三陽”轉為“小三陽”,傳染性減低或消失。
⒉肝功能恢復正常:如ALT、AST、膽紅素、白蛋白、凝血指標恢復正常。
⒊臨床症狀改善:患者的症狀、體徵明顯改善。
⒋肝組織學表現改善:肝組織學表現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