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SF

TF-OSF

TF-OSF電信管理網(TMN)解決三互的主要方法是在接口技術中採用了語法和語義分開、操作和通信分開、獨立於設備的語義描述、面向對象技術等一系列先進的接口技術,形成了支持互連、互通、互操作的標準接口——Q3接口。Q3接口在基於TMN的網管體系結構中,位於OS(運行系統)和NE(網路單元)、OS和QA(Q適配器)之間。

電信管理網(TMN)解決三互的主要方法是在接口技術中採用了語法和語義分開、操作和通信分開、獨立於設備的語義描述、面向對象技術等一系列先進的接口技術,形成了支持互連、互通、互操作的標準接口——Q3接口。Q3接口在基於TMN的網管體系結構中,位於OS(運行系統)和NE(網路單元)、OS和QA(Q適配器)之間,其概念如圖5所示。

簡介

TF-OSF圖5
Q3接口由三部分組成:通信協定棧、網路管理協定和管理信息模型。

1.通信協定棧

通信協定棧定義Q3接口中使用的通信協定,ITU-T共定義了八種通信協定,從較為複雜的OSI滿棧到較為簡單的基於TCP/IP的CMIP。

圖6給出了OSI滿棧、基於TCP/IP、基於ATMAAL5的三種通信協定棧示意圖。

2.網路管理協定

Q3中使用的網路管理協定有兩種:CMIP和FTAM

CMIP主要用來進行網路管理操作等數據量較小的網路管理服務,FTAM主要用來進行計費數據傳遞、軟體載入等數據量較大的網路管理服務。

CMIP提供給套用層的服務為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元素(CMISE)。CMISE包括以下七個服務元素:

TF-OSF圖6

a.M-CANCLE-GET:CMISE的服務用戶請求取消以前請求過的但當前尚未完成的M-GET的服務元素;

b.M-EVENT-REPORT:CMISE服務用戶向對等實體報告有關被管理對象的事件;

c.M-GET:CMISE服務用戶請求向對等實體獲取一個或多個被管理對象的屬性值;

d.M-SET:CMISE服務用戶請求對等實體修改一個或多個被管理對象的屬性值;

e.M-ACTION:CMISE服務用戶請求對等實體在一個或多個被管理對象上執行動作;

f.M-CREATE:CMISE服務用戶請求對等實體創建一個被管理對象的實例;

g.M-DELETE:CMISE服務用戶請求對等實體刪除一個或多個被管理對象實例。

表2列出了CM-ISE服務的類型。

3.管理信息模型

管理信息模型是Q3接口的語義部分。管理信息模型基於ISO系統管理模型,採用面向對象的方法,使用抽象的方法使語義描述獨立於設備。

管理信息模型的基本元素是管理對象(ManagedObject,MO),MO是對通信網上各種資源的一個抽象描述。通信網上的各種資源可以是物理資源,如交換機、傳輸設備、機架、電路板等,也可以是邏輯資源,如軟體、號碼、日誌、報警門限等。每個MO有若干屬性、通知、動作等管理參數。屬性被用來描述MO相應資源的性質,可以對屬性進行取屬性值(GET)、置屬性值(SET)等操作,對屬性進行的操作就相當對相應資源進行管理。通知被用來在MO相應資源發生變化時上報網管系統(OS)的有關信息,MO相應資源發生變化包括配置發生變化、性能發生變化、故障等。動作是網管系統(OS)要求網路設備(NE)執行一種原子操作。MO的集合稱為管理信息庫(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MIB)。

管理信息模型分為兩部分:通用管理信息模型(各個專業網都要使用的部分)和各個專業網使用的管理信息模型(各個專業網自己使用的部分,如SDH的管理信息模型、接入網的管理信息模型)。通用管理信息模型的標準化工作已經由ITU-T完成,各個專業網使用的管理信息模型一部分已經完成,一部分正在進行。

TMN套用舉例

接入網的功能結構概念如圖7所示。

TF-OSF圖7

其中SMF的功能主要是協調UPF、CF、TF、SPF之間的運行和向網管系統提供管理接口。

採用TMN的接入網網路系統體系結構的概念如圖8所示。

接入網網管功能結構中,安排了三個用於管理功能的功能實體。

1.PCF-OSF

連線埠/核心管理功能OSF,簡稱PCF-OSF,是對接入網功能結構中的UPF、SPF和CF進行管理的運行系統功能實體,其基本功能是對SNI、UNI及其支持的業務進行管理,主要包括SNI的配置、UNI的配置、UPF/SPF/CF的故障和性能管理。當UNI採用V5時,PCF-OSF就是對V5接口及其支持的業務進行管理。

TF-OSF表2

2.TF-OSF

傳送管理功能OSF,簡稱TF-OSF,是對接入網功能結構中的TF進行管理的運行系統功能實體,其基本功能是對接入網功能結構中的TF進行配置、性能和故障方面的管理。

根據TF採用的設備不同(如SDHPONATMDLCHFC、各種無線設備等),TF-OSF的功能應有所不同。

3.CO-OSF

TF-OSF圖8

調度管理功能OSF,簡稱CO-OSF,是對PCF-OSF和TF-OSF進行協調的運行系統功能實體。

由於PCF-OSF和TF-OSF是相對獨立的兩個管理功能實體,且與採用的接入技術有關,因此需要一個處於它們上層的CO-OSF從接入網全網的角度對其進行調度和協調,特別在處理和全網有關的故障和性能時。

以上僅從管理的角度討論了接入網網管的功能結構。在實現時,功能結構中還應有非管理功能的功能實體,如WSF和QAF。

接入網是本地網的一部分,因此,接入網的網管也和本地網中其他部分的網路管理系統(或業務管理系統)有關,當SNI採用V5、業務網為電話網時,其概念如圖9所示。

TF-OSF圖9

本地網網管的綜合化是網路管理的發展方向,因此,接入網網管應預留和本地網綜合網管的接口,其接口應採用Q3。

受理系統和號線管理系統都是用戶管理和業務質量管理的支持系統,因而和接入網網管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和接入網網管的接口Qca和QRA目前均採用基於TCP/IP的流方式。

Qta是本地電話網網管和接入網網路管理系統之間的接口,Qta接口可以有三種實現方法:(1)採用TMN中的X接口;(2)採用TMN中的Q3接口,在這種情況下,要確定PCF-OSF和本地交換網網管中的OSF的管理邏輯層次關係;(3)採用一個系統中的內部接口,這種情況適合本地交換網網管和接入網網路管理系統進行綜合建設的情況。

Qle是本地電話網網管和本地電話網的接口。

Qan是接入網和接入網網路管理系統之間的接口,Qan要採用Q3。

參考資料:

1. http://www.tech-ex.com/network/technology/00004096.ht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