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 《雜技》

郵票圖案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T2 《雜技》

郵票信息

志編號 T2
版別 影寫版
名稱 雜技
全套枚數 6
發行日期 1974-1-21
全套面值 0.48元
全套售價 0.48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
設計者 萬維生
整版枚數 35(7×5)/35(5×7)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6-1 舞獅 0.08 27×60 P11 1000
6-2 疊椅 0.08 27×60 P11 1000
6-3 抖空竹 0.08 60×27 P11 1000
6-4 頂壇 0.08 60×27 P11 1000
6-5 轉碟 0.08 27×60 P11 1000
6-6 蹬傘 0.08 27×60 P11 1000

郵票介紹

雜技,雜指多樣;技指技藝,即“各種技藝”的意思。是包括各種體能和技巧的表演藝術,《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它是"一種有悠久歷史的專門藝術,包括跳、身體技巧和平衡動作,較晚時又使用長桿,獨輪腳踏車、球、桶、繃床及吊架等器械"。中國的雜技藝術源遠流長,已有3千多年歷史在過去,雜技藝術瀕於滅絕,雜技藝人生活艱難。新中國成立之後,雜技藝術煥然一新,許多省、市成立了專業劇團,創造了許多新節目,增添了燈光、布景、樂隊。許多雜技藝術團先後出國訪問,並屢獲國際大獎,成為世界著名的雜技大國。雜技藝術大放異彩,在國內外贏得了很高聲譽。中國雜技具有以下特點
特別重視腰腿頂功的訓練險中求穩、動中求靜。平中求奇。輕重並舉,通靈入化,軟硬功夫相輔相成。超人的力量和輕捷靈巧的跟鬥技藝相結合。大量運用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為道具中國雜技有極大的適應性。中國雜技有嚴密的師承傳統
本套郵票共6枚,採用中國雜技的優秀傳統節目為畫面內容,同時又賦予其新的時代氣息。
6-1為“舞獅”。暗紅的背景上,一隻金色雄獅立於大紅繡球之上,而逗引獅子的演員則更立於獅背之上。形成步步登高高的驚險造型。這是中國雜技最原始基本的保留節目,代表著民族文化的特徵。
6-2為“疊椅”。一位身著綠裝的女雜技員在數把椅子疊壘的高空劈腿倒立,既險又美。
6-3為“抖空竹”。兩位女雜技員輕鬆嬉戲,神態自如。抖空竹原是庭院遊戲,後經加工提高,有了競技性質,並成為傳統的雜技項目
6-4為“頂壇”。兩位男雜技員在表演傳統的頂壇,花壇飛向空中,仍在旋轉。
6-5為“轉碟”。畫面上一位女演員正在旋轉飛盤,回首望月,姿態優美從容。是中國雜技的傳統節目之一。表演時,演員們用一根長約一米,粗如鉛筆的竿子頂著碟底,晃動旋轉,看上去似迎風而立的荷葉,又若飛舞的彩蝶,優美而抒情。
6-6為“蹬傘”。一位女雜技員平躺蹬腿。傘輪旋轉,技巧嫻熟。
本套郵票底色厚重,濃墨重彩。是早期jt票經典佳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