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2

R12

R-12,中文名稱: 二氯二氟甲烷, 氟里昂12。它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是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的製冷劑,廣泛套用於各種製冷系統中。由於對臭氧層有破壞、並且存在溫室效應,R12已經屬於國際和國家禁止使用的冷媒物質。R-12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在自身壓力下為無色透明液體,無毒不燃,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除鎂及鎂合金外,對其他金屬不腐蝕。它是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的製冷劑,廣泛套用於各種製冷系統中,可得到-60℃至10℃的製冷溫度範圍,還大量套用於香料,醫療,塑膠等行業。

介紹

1.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22045

CAS號: 75-71-8

中文名稱: 二氯二氟甲烷

英文名稱: dichlorodifluoromethane;Freon-12

別 名: 氟里昂12;R12

性狀用途

R-12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在自身壓力下為無色透明液體,無毒不燃,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除鎂及鎂合金外,對其他金屬不腐蝕。難容於水,但能以任何比例與碳水化合物,鹵代烴和某些溶劑互溶。它是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的製冷劑,廣泛套用於各種製冷系統中,可得到-60℃至10℃的製冷溫度範圍,還大量套用於香料,醫療,塑膠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R12對臭氧層有破壞、並且存在溫室效應,因此在已開發國家和部分開發中國家,已經停止了在新空調、製冷設備上的初裝或舊設備上的再添加;中國2007年已停止了R12製冷劑的生產、以及在新製冷空調設備上的初裝。R12已經屬於國際和國家禁止使用的冷媒物質。

物理性質

分子式 CCI2F2
分子量 120.913
沸點(101.3kpa) -29.8
臨界溫度 111.97
臨界壓力 kpa 4136.1
液體密度 kpa 1291.2
液體比熱30℃, [KJ/(Kg·℃)] 0.21
等壓蒸氣比熱(Cp),30℃及101.3kPa [KJ/(Kg·℃)] 0.15
破壞臭氧潛能值 (ODP) 0.82

質量指標及包裝

質量指標

等級 優級品 一級品 合格品
外觀 無色、不渾濁 無色、不渾濁 無色、不渾濁
氣味 無異臭 無異臭 無異臭
純度(≥%) 99.8 99.5 99.0
水份(≤%) 0.0005 0.001 0.003
酸度 ≤%,以HCI計 0.00001 0.0001 0.0001
蒸發殘留物(≤%) 0.01 0.01 0.02

包裝

用鋼瓶包裝,規格有冷媒220g、270g、310g,一次性鋼瓶、13.6kg、22.7kg,可回收鋼瓶450kg/400L ,900kg/800L,1100kg/1000L,充裝係數不大於1.14kg/L,必須貯存在陰涼、乾燥和通風的地方,避免日曬、雨淋。

2.對環境的影響:

該物質對大氣臭氧層有極強破壞力,還應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水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是一種對心臟毒作用強烈而又迅速的物質。能引起動物心律不齊、室性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急性心力衰竭、血壓降低等心血管系統的改變。國外有大量吸入引起致命性心律紊亂、虛脫、心動驟停而死亡的病例報導。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1000mg/kg(大鼠經口);LC50 80%濃度×30分鐘(大鼠吸入),80%濃度×30分鐘(兔吸入);人吸入50%濃度,致死;人吸入10%濃度×數分鐘,知覺喪失;人吸入0.25~0.35%濃度,疲倦感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豚鼠吸入4000mg/m3×90日,2/15死亡,肝脂肪變性;大鼠/兔吸入2.5~5%×2小時/日×15日,代謝輕微影響。

危險特性:不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氫、氯化氫。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儀器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城市和工業廢水中有機化合物分析》王克歐等譯

氣相色譜法《固體廢棄物試驗與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色譜/質譜法 美國EPA524.2方法

5.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00mg/m3

前蘇聯(1975) 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允許濃度 10mg/L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理。廢棄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出的鹵化氫通過酸洗滌器除去。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防護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

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