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BASIC程式設計應試培訓教程

賦值語句的作用2.4.3 PRINT語句的格式3.4.3 子程式的概念6.1.2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應試培訓與指導教程》中的一冊,介紹QuickBASIC的基
礎知識和程式設計技術。本書適合於參加各類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讀者自學使用,亦可作為計
算機基礎教育的入門教材。全書共分11章。第1章講解程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程式設
計中常用到的流程圖、BASIC語言的發展歷史以及QuickBASIC的基本概念;第2章講解
QuickBASIC的數據與表達式和賦值語句;第3~6章講解了QuickBASIC語言中最基礎的
編程方法,包括輸入輸出控制、分支結構程式設計、循環結構程式設計、子程式和函式過程;
第7~10章講解了QuickBASIC的數組、字元串、檔案、圖形等內容;第11章講解了Quick
BASIC的集成環境和QuickBASIC程式的調試。書末共5個附錄,分別收錄了ASCII代碼、
QuickBASIC關鍵字、QuickBASIC基本語句、QuickBASIC鍵盤命令以及QuickBASIC內
部函式。

作品目錄

目錄
編寫說明
第1程 序設計與Quick BASIC
1.1 程式設計概述
1.1.1 程式的概念與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1.2 計算機語言
l.1.3 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與任務
1.2 算法與流程圖
1.2.l 算法
1.2.2 流程圖
1.3 語言的識別與程式的執行
1.3.l 計算機最終能執行的是機器語言程式
l.3.2 BASIC語言是一種高級語言
1.3.3 翻譯程式
1.3.4 翻譯程式的分類
1.4 BASIC語言的發展歷程
1.4.l BASIC語言產生的背景
1.4.2 本書為什麼要以 Quick BASIC為藍本
1.5 Quick BASIC程式結構
1.5.1 簡單的Quick BASIC程式
l.5.2 Quick BASIC的子程式結構
I.6 Quick BASIC中的基本概念(-)
1.6.l 程式行
1.6.2 字元集
1.6.3 Quick BASIC的關鍵字
1.7 Quick BASIC中的基本概念(二)
1.7.1 基本數據類型
1.7.2 數值型數據
1.7.3 用戶自定義的數據類型
第2章 數據與表達式
2.1 常量
2.1.l 字元串常量
2.1.2 數值常量
2.1.3 Quick BASIC的數域範圍
2.1.4 符號常量
2.2 變數
2.2.1 變數名和變數的值
2.2.2 變數的類型及其說明
2.2.3 變數的作用城
2.3 運算符與表達式
2.3.1 Quick BASIC語言中的運算符
2.3.2 巧用標準函式
2.3.3 Quick BASIC語言中的表達式
2.3.4 不同類型數據的混合運算
2.4 賦值語句
2.4.1 賦值語句的語法
2.4.2 賦值語句的作用
2.4.3 對變數賦值操作的注意事項
2.4.4 賦值語句SWAP
2.5 注釋、暫停與結束程式
2.5.l 注釋語句
2.5.2 暫停語句
2.5.3 程式結束語句
第3章 輸人輸出控制
3.l 輸入語句
3.1.l 問題的提出
3.1.2 鍵盤輸入語句(INPUT)
3.1.3 INPUT語句使用注意事項
3.1.4 行輸入語句(LINE INPUT)
3.2 讀數與置數
3.2.l 讀數/置數語句(READ/DATA)
3.2.2 Quick BASIC中的特殊規定
3.3 恢複數據區
3.3.1 問題的提出
3.3.2 恢復讀數據語句(RESTORE)
3.4 最基本的輸出語句――PRINT
3.4.1 輸出的意義
3.4.2 PRINT語句的格式
3.4.3 PRINT語句的初步使用
3.4.4 輸出格式的控制
3.4.5 使用PRINT語句易出錯誤分析
3.4.6 實數的輸出
3.4.7 套用舉例
3.5 與PRINT語句有關的函式
3.5.1 TAB函式
3.5.2 SPACE$(n)函式
3.6 自選格式輸出語句
3.6.1 PRINTUSING語句
3.6.2 PRINTUSING語句使用示範
3.7 其他輸出語句
3.7.1 WRITE語句
3.7.2 LPRINT和LPRINTUSING語句
3.8 特殊輸入操作
3.8.1 INKEY$函式
3.8.2 INPUT$函式
3.8.3 KEY語句
3.9 游標控制與列印輸出
3.9.1 游標定位(LOCATE)
3.9.2 定義游標大小
3.9.3 檢查游標位置
3.9.4 清屏語句
3.9.5 從印表機上輸出的結果語句LPRINT
3.10 順序結構程式舉例
第4章 分支結構程式設計
4.1 無條件轉移語句
4.1.1 問題的引入
4.1.2 GOTO語句套用實例
4.1.3 使用無條件轉移語句GOTO的注意事項
4.2 開關轉向語句
4.2.1 多分支轉向語句ON~GOTO
4.2.2 ON~GOTO語句套用實例
4.3 關係運算與邏輯運算
4.3.1 關係運算
4.3.2 關係運算中的注意事項
4.3.3 基本邏輯運算
4.3.4 運算的優先權
4.3.5 為什麼不能連續賦值
4.4 條件語句
4.4.1 條件轉移語句
4.4.2 條件執行語句
4.4.3 套用舉例
4.4.4 IF語句多重嵌套的問題
4.4.5 塊IF結構的一般格式
4.4.6 塊IF的套用舉例
4.4.7 塊IF的嵌套
4.4.8 在塊IF中使用ELSEIF語句
4.5 情況語句
4.5.1 最基本的SELECTCASE結構
4.5.2 使用“TO”指定值的範圍
4.5.3 使用“IS”指定條件
4.5.4 使用多個條件
4.5.5 使用SELECTCASE結構的注意事項
4.6 分支結構嵌套
4.6.1 單行IF語句的嵌套
4.6.2 塊IF~THEN~ELSE語句的嵌套
4.6.3 SELECTCASE語句的嵌套
第5章 循環結構程式設計
5.1 概述
5.2 FOR~NEXT循環
5.2.1 FOR~NEXT語句的語法
5.2.2 FOR~NEXT語句疑難解答
5.2.3 EXITFOR語句
5.2.4 FOR語句嵌套
5.3 WHILE~WEND循環
5.3.1 WHILE~WEND語句的語法
5.3.2 WHILE循環結構的嵌套
5.4 DO~LOOP循環
5.4.1 DO~LOOP語句的語法
5.4.2 最簡單的DO~LOOP語句
5.4.3 用EXITDO語句終止循環
5.4.4 帶WHILE子句的DO循環
5.4.5 帶UNTIL子句的DO 循環
5.5 多重循環
第6章 過程程式設計
6.1 概述
6.1.1 子程式的概念
6.1.2 為什麼要引入子程式
6.1.3 子程式概念的發展
6.2 獨立模組子程式
6.2.1 SUB過程的定義
6.2.2 5UB過程的調用
6.3 自定義函式
6.3.1 塊形式的自定義函式
6.3.2 套用舉例
6.4 獨立模組的自定義函式
6.4.1 基本概念
6.4.2 STATIC選項
6.4.3 程式舉例
6.5 自變數的傳遞
6.5.1 自變數的傳遞形式
6.5.2 常量和表達式的傳遞
6.5.3 變數的傳遞
6.6 過程的說明
6.6.1 DECLARE語句
6.6.2 蘊含檔案使用說明
6.7 全局變數與局部變數
6.7.1 局部變數
6.7.2 全局變數
6.8 共享變數
6.8.1 與指定過程共享變數
6.8.2 同一模組中的所有過程共享變數
6.8.3 與其他模組共享變數
6.9 STATIC語句與STATIC變數
6.9.1 STATIC語句
6.9.2 STATIC變數
6.10 嵌套與遞歸
6.10.1 獨立模組子程式的嵌套調用
6.10.2 遞歸
6.10.3 CLEAR語句
6.11 程式的運行控制
6.11.1 控制始終在主模組的程式運行
6.11.2 控制在各模組間的轉換的程式運行
6.12 程式舉例
第7章 數組
7.1 概述
7.1.1 有序數據處理的一個例子
7.1.2 下標變數與一維數組
7.1.3 套用舉例
7.2 數組的定義
7.2.1 定義數組語句DIM
7.2.2 第一種常用格式
7.2.3 改變數組的下界
7.2.4 DIM語句的其他格式
7.2.5 數組的引用
7.2.6 使用DIM語句時的注意事項
7.2.7 DIM說明數組語句的完整形式
7.3 二維數組
7.3.1 數據表格處理引例
7.3.2 雙下標變數與二維數組
7.3.3 套用舉例
7.4 數組的基本操作
7.4.1 數組元素的輸入
7.4.2 數組元素的輸出
7.4.3 數組元素的複製
7.5 排序、查找與矩陣運算
7.5.1 最簡單的排序方法
7.5.2 直接插入排序
7.5.3 起泡排序法
7.5.4 查找
7.5.5 數組在數學上的套用――矩陣運算
7.6 靜態數組與動態數組
7.6.1 數組刪除語句
7.6.2 數組重定義語句
7.7 過程調用中數組自變數的傳遞
第8章 檔案系統
8.1 檔案的基本概念
8.1.1 檔案的分類
8.1.2 檔案與記錄
8.1.3 檔案名稱
8.1.4 檔案的讀寫和檔案緩衝區
8.1.5 檔案指針
8.2 順序檔案
8.2.1 什麼是順序檔案
8.2.2 順序檔案的打開與關閉
8.2.3 順序檔案的寫操作
8.2.4 順序檔案的讀操作
8.2.5 順序檔案的維護
8.3 隨機檔案
8.3.1 隨機檔案的概念
8.3.2 隨機檔案的建立
8.3.3 從隨機檔案讀入數據
8.4 記錄類型變數
8.4.1 隨機檔案的記錄定義和記錄長度計算
8.4.2 記錄變數
8.4.3 用於記錄變數的讀寫語句
8.4.4 記錄變數套用舉例
8.5 二進制檔案
8.5.1 二進制檔案的特點
8.5.2 二進制檔案的讀寫語句
8.6 檔案操作的總結
8.6.1 檔案的打開和關閉
8.6.2 檔案的打開(OPEN語句)
8.6.3 檔案的關閉(CLOSE語句)
8.6.4 檔案操作語句和函式
8.6.5 隨機檔案用到的語句和函式
8.7 檔案與目錄操作語句
8.8 程式舉例
第9章 字元串處理
9.1 字元串常量
9.1.1 概述
9.1.2 無名字元串常量
9.1.3 符號字元串常量
9.2 字元串變數
9.2.1 變長字元串變數
9.2.2 定長字元串變數
9.3 字元串變數的賦值
9.3.1 用LET語句賦值
9.3.2 用INPUT語句賦值
9.3.3 用LINEINPUT語句賦值
9.3.4 用READ/DA丁A語句賦值
9.4 字元串的運算
9.4.1 字元串連線運算
9.4.2 字元串的比較運算
9.4.3 字元關係表達式
9.4.4 舉例
9.5 字元串數組
9.6 子字元串
9.6.1 LEFT$函式
9.6.2 RIGHT$函式
9.6.3 MID$函式
9.6.4 MID$語句
9.6.5 INSTR函式
9.6.6 刪除字元串首尾空格的函式
9.7 有關字元串的函式
9.7.1 測字元串長度的函式(LEN)
9.7.2 字元串與數值間的轉換函式
9.7.3 字元與ASCII碼間的轉換函式
9.7.4 大小寫字母之間的轉換
9.7.5 建立由相同字元組成的字元串函式
9.7.6 日期和時間函式
9.7.7 INKEY$函式
9.8 字元串處理程式舉例
第10章 圖形程式設計
10.1 螢幕顯示方式參數設定
10.2 參數設定語句與函式
10.2.1 SCREEN函式和SCREEN語句
10.2.2 視見區與視窗語句
10.2.3 清屏與改變行寬語句
10.2.4 螢幕顏色設定語句(COLOR)
10.2.5 螢幕顏色點和坐標測試 (PO1NT函式)
10.3 基本繪圖語句
10.3.1 畫點語句(PSET和PRESET)
10.3.2 畫線語句 (LINE)
10.3.3 連續畫線語句 (DRAW)
10.3.4 畫圓和弧語句 (CIRCILE)
10.3.5 顏色填充語句 (PAINT)
10.5 函式圖形的顯示
第11章 Quick BASIC系統簡介
11.1 QuickBASIC的解釋方式與編譯方式
11.1.1 DOS下的解釋QuickBASIC
11.1.2 編譯的QuickBASIC
11.1.3 QuickBASIC的特點
11.1.4 QuickBASIC的啟動命令行
11.2 QuickBASIC的視窗與選單
11.2.1 視窗
11.2.2 游標
11.2.3 行和列的位置顯示
11.2.4 滑鼠指針
11.2.5 選單條和選單名稱
11.2.6 參考條
11.2.7 視窗的縮放控制
11.3 編輯和運行QuickBASIC程式
11.3.1 從鍵盤輸入QuickBASIC源程式
11.3.2 運行QuickBASIC程式
11.3.3 修改和編輯源程式
11.4 編寫和運行程式一覽
11.4.1 編程注意事項
11.4.2 向計算機輸入一個新程式
11.4.3 將程式存檔
11.4.4 打開已存檔的檔案
11.4.5 退出QuickBASIC
11.5 建立子程式
11.5.1 QuickBASIC環境中的子程式操作
11.5.2 在螢幕上同時觀察兩個模組
11.6 立即執行方式
11.7 分步執行與設定斷點
11.7.1 QuickBASIC的功能鍵提示行
11.7.2 分步執行
11.7.3 設定斷點
附錄
附錄A ASCII字元代碼
附錄B QuickBASIC保留字
附錄C QuickBASIC語句一覽表
附錄D QuickBASIC鍵盤命令一覽表
附錄E QuickBASIC內部函式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