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美術館

POLA美術館

POLA美術館,是由日本日建設計公司安田幸一先生設計的。“與周圍豐富的大自然相協調”是設計的主題,在設計上突出了光的效果,在展示與保護的結合上進行了有效的處理。

基本信息

簡介

POLA美術館前往參觀的觀客已經突破了40萬人次。這不僅是因為其收藏藝術品的質量很高,那獨特的建築風格,時有變化的豐富活動都是其吸引萬千遊客的秘訣。也許是因這所美術館的創立與著名的POLA化妝品公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裡的一切都與美有關,就連餐館的選單都是根據作品展的主題來制定的。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美圖,美景,還可以吃到貨真價實的美餐。

特點

POLA美術館POLA美術館

美術館位於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內的仙石原的山腳下,那裡擁有年樹齡的參天棒樹和群生的植物。以這一富有特色的原始森林為背景,儘可能不破壞原生的植物生態系,讓美術館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成為設計的主題。如果在群山環抱,綠樹掩映之中,發現那么一處很現代而隱秘的建築,必會使人心馳神往。因為感到那地方的神秘所以也就多了幾分期待和盼望。這就是POLA美術館的苦心所在。首先在選址上,在建築風格上就獨具匠心。因此,這裡的建築給人一種線條簡潔而又絕不誇張的感覺,即現代又很自然。房屋若隱若現,令觀者心動。入口處是一條長長的吊橋,走在橋上不自覺地放眼遠處的群山,讓人回想起到達之前所見到的富士山秀麗的身影。對了,從東京驅車出來,當你見到富士山的時候,也就離POLA美術館不遠了。去美術館順道又可以看到富士山,這可是一件一舉兩得的美事。

設計特色

與自然結合的設計

POLA美術館POLA美術館

首先對場地內的動植物、地形、地質、水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把建築布置在避開水澤和山谷,對自然影響最小的位置。在距縣道紅線的地方開挖一個直徑,地下層的缽型結構體。在和緩的斜坡地中,將建築高度控制在自然公園規範制定的高的美術館臥人缽型結構體中,以掩埋其巨大體量,把建築對周圍的壓迫感限制在最小限。有著透明的屋頂的玻璃大堂,表明了美術館的主人口。通過浮游森林的通道橋,進人美術館的二層大廳,透過偌大的玻璃幕牆可眺望山脈起伏的壯麗景色,還可以俯視貫通地下層的吹拔中庭,使初訪者對美術館的整體構成一目了然。

平面為建築的基本型之一的字形,以中庭為中心布置展廳以及其他諸室,個角隅的平台,使各層的諸室可以直接通向室外,還可以作為裝置空調,排煙設備的場所。採用這種缽型結構體的獨特形態的優勢在於,不切斷來自上流的地下水脈,而且對土壓也是最有效的,確保了工程的高度安全性。由於採用了完全的免震結構,可以保護人與美術品免遭震災。並且不受地下水濕度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從保護自然的觀點出發,極力控制現場發生的廢料。主體結構為鋼骨結構,考慮與自然景觀結合,多使用工廠生產的杉木模板的預應力混凝土。建造適應時代最新技術,有耐歲月的沖刷的長壽命建築。

屋頂雕塑廣場是完全的平屋頂,為花崗岩現澆預應力混凝土和玻璃屋面板的雙層屋面結構。夏季晴天時為冷卻屋面的表面溫度,裝置了灑水器,以減輕屬於冷溫帶周圍對樹林的反照,同時緩和對美術館內部的熱傳導。徉樹的成長適應比較冷的氣候,為了減少對周圍樹林的影響,考慮了空調系的合理性,在加熱泵與大氣進行熱交換部位安裝了噴水裝置,另外在氣溫下降的夜間自動停止運轉,以抑制溫度的極度上升。

為使美術館得到柔光,屋頂採用北側傾斜的單坡形狀,在方柱支撐的屋頂鋼骨和混凝土之間插入度角傾斜的加勁玻璃,用銷釘固定。由於使用了玻璃的特殊銷接,層間位移可吸收垂直方向的。屋頂每一根支撐方柱的鋼柱的角度都有變化,給人口空間以節奏感,頂棚採用乳白粘膠的合成板,以達到光線柔和的效果,走廊主照明的光牆由特殊的模壓 玻璃覆蓋,內側裝有燈的光筒像竹子般挺拔伸展,模壓玻璃的周圍留有的縫隙,用於空調循環和排煙。只、厚的鋼板全焊接的十字柱伸向有重量感的預應力混凝土的天井。

展示與保護相結合的設計

在照明設計上既考慮了重要文物的保護,又達到了美的鑑賞效果。從研究展廳光的色溫度出發,選擇了對展示與保護有利的最佳方案。展品是以繪畫和東洋陶瓷作品為主,為鑑賞作品採用了光纖維照明。光纖維照明具有通過玻璃的質的光纖維來分離光源部和照明部,將器具隱蔽,對展品影響最小化,防止使作品褪色,變色的紫外線照射,控制光質,在安全的位置上更換燈泡,利於維修等優勢。淨高的展廳有著適度的厚重感,考慮到光的反射效果採用波形預應力混凝土頂棚。波型的曲線,給與室內整體以明快的氣氛和進深感。還可以通過可動式展示牆上部的螢光燈,玻璃頂燈的間接照明,擴散和反射到展品上。在光纖維照明的照射部位上安有控制光質的微調系統,以滿足美術館內對光的不同需求。

藏品

POLA美術館POLA美術館

據美術館人員介紹,POLA美術館於2002年9月才剛剛開業,共有9500件收藏藝術品。這些有價值的藝術品全部是POLA集團會長鈴木常司的個人所藏。他歷時40多載主要蒐集了19世紀法國印象派的珍品共達400多件,此外,還有日本洋畫,日本畫,東洋陶瓷,玻璃工藝,化妝道具等,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在這裡共有5個展廳,每個展廳都展示了不同風格的作品,觀其必有收穫。

在建築初期,美術館就以箱根的自然與藝術的共生為主題進行設計,整個建築基本上都是埋在地下的。雖然是在地下,但是卻並不是那種完全封閉的地下室式建築。建築時掘地很深。為了不影響美觀,也為了達到最佳的採光效果,又圍繞著美術館建造了一些有坡度的台階,減少了壓迫感。同時,也讓這棟天棚很高的建築看上去就象是一個低矮的平房,樸素典雅,一點也不象都市高大建築那樣張狂。為了讓觀客以最佳視覺效果鑑賞藝術珍品,館內全部採用最新的光纖照明器具,效果超群。據說這也是POLA美術館的一大引人之處,並成為話題在人們中廣泛流傳,深受好評。

由於是名牌化妝品公司的所有者創建的,POLA美術館的收藏品除了頗具特色的外國名畫之外,還收藏了非常古老而美麗的化妝用具。有造型優美的梳妝古鏡,還有整套色彩華美的針線盒兒,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的香水瓶,讓女人風情萬種的梳子。看到這些你不禁可以聯想到過去女性的纖細和柔美,也可以體會到一段非同尋常的化妝史。這一點恐怕是一般美術館所沒有的吧。所以說POLA美術館很獨到也許並不過分。

除此以外,POLA美術館還收藏了很多值得一看,而且看了就很難以忘卻的日本洋畫。這些出自名家大碗兒的作品,雖然採用的是西洋技法,但是,一看就會感覺到那種非常強烈的日本特色。那種細膩的色彩,計算精密的構圖,入微的描畫,都給人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美感。這時你不由得會感嘆,作為學生的日本人畫的洋畫確實比身為老師的西洋人畫的更加“好看”。一幅和裝少婦微露玉肩的背影,惟妙惟肖,觀者無不止步,驚嘆那種真實的美竟然是如此地動人心魄。塞外風光中的駱駝也失去了應有的粗壙,變得很是溫和。更有多幅畫卷畫的是古老的背景,和四十年代的東北,讓人看上去既親切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楚。那個時代雖然不堪回首,但是在藝術家們的眼中至少中國是美好的,他們通過自己的畫筆對中國表示出一種由衷的嚮往。

POLA美術館不僅藏畫頗為豐富,還專門開闢了一個展覽陶瓷器的展廳。在這個展廳里,人們可以同時看到日本中國韓國的不同時期的陶瓷精品。一邊觀賞作品,一邊吟味三國文化的差異,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唐三彩,有田燒,韓國李朝時代的瓷器等,數目雖然不是太多,但是件件都是精品,很有特色,美不勝收。

山谷中美的瞬間

除了常設展之外,POLA美術館還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各種不同凡響的企畫展覽,最近推出的是“色彩的瞬間”從斯勒點描主義馬蒂斯野獸派企畫展。眾所周知,17世紀後半,法國的繪畫界大致可以分成兩大派別。這兩個派別之間還圍繞著繪畫應該強調素描的技法,還是應該著重於色彩的表現進行了長期的爭論。直到19世紀後半,印象派的畫家們才通過表現光與大氣的動感,掀起了繪畫史上的革命。此後,年輕的作家們又將科學的色彩理論運用於繪畫,形成了一個新的畫派,那就是新印象派畫家。繪畫的點描技法就是新印象派作品的特色之一。其代表人物就是斯勒。

斯勒生於1859年,1878年進入法國巴黎的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此前就廣泛涉獵色彩理論書籍,並與其他名家共著有關色彩理論的專著,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色彩分割理論和點描技法。POLA美術館這次的企畫展就是以他的點描作品為中心,展示了多幅本人的珍貴作品。其中以帆船為主體繪製的退潮景觀,充分表現了斯勒超越於一般已經成熟了的遠近法,明暗法的新嘗試,很有觀賞價值。

企畫展共分三部,第一部題為“從印象派到點描主義”,共展出莫奈,皮薩洛,西涅克,斯勒,克魯斯,瑪魯坦,普緹簡,希特涅爾的12幅佳作。第二部題為“後印象派到野獸派的誕生”。野獸派的誕生源於評論家對一群大膽使用色彩畫家的批判。據說1905年,巴黎的著名沙龍展出了一些年輕人的作品。由於這些作品色彩過於濃烈,大膽,招致了評論家的激烈批判。這些畫的作者,如馬蒂斯等也因此而被稱為野獸。他們的作品也因此更注重於表現強健的生命力。第二部通過不同時期的作品,展示了從20世紀的後印象派畫家,歌赫等的作品到野獸派作家的誕生軌跡。

第三部被命名為“馬蒂斯的世界”。馬蒂斯是野獸派畫家的中心人物。與畢卡索齊名,堪稱20世紀的巨匠。在他的繪畫生涯中,一直追求色彩表現的意義和作用。直到晚年,他更加關心色彩的表現,進行了非常大膽的嘗試。1917年,他在南法的尼斯居住下來,並開設了自己的畫室。此後,創作頗豐,直到70歲,還創造了剪紙畫法,推出了留芳百世的傑作。

上述展品的設定可謂獨具匠心,讓人看來賞心悅目。點描畫的構圖獨特,在那跳躍的光澤表現中,又讓人感到作畫者的童心未泯。野獸派的畫風雖然粗壙,但是那濃重的色彩卻充分表現了生命的神秘和人類內心野性的欲望。

國外美術館

美術館是專門負責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美術館內最為常見的展品為視覺藝術作品,但諸如攝影、雕塑、插畫、裝置藝術、工藝美術等也經常參與展出。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國外的美術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