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P

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是DNA修復酶。PARP是細胞凋亡核心成員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切割底物。PARP是存在於多數真核細胞中的一個多功能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酶。同PARP一樣,端錨聚合酶很可能也是一個多受體的蛋白質,啟動細胞內對端粒結構變化作出反應的信號轉導機制,使端粒酶能順利地將端粒重複片段加到染色體的末端,從而維持癌變細胞端粒結構的穩定。PARP在體外可以被多種Caspase剪下,在體內是Caspase 3的主要剪下對象。PARP對於細胞的穩定和存活非常重要,PARP失去酶活力會加速細胞的不穩定。

基本內容

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是DNA修復酶。

能對DNA進行修補的PARP酶等都是近代遺傳學的發現。PARP是細胞凋亡核心成員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切割底物。因此,它在DNA損傷修復與細胞凋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PARP是存在於多數真核細胞中的一個多功能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酶。它通過識別結構損傷的DNA片段而被激活,被認為是DNA損傷的感受器。它還能對許多核蛋白進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受它修飾的蛋白質有組蛋白、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連線酶等,並通過組蛋白的ADP-核糖基化使組蛋白脫離下來,有助於修復蛋白的結合而進行DNA的損傷修復。同時,PARP又是細胞凋亡核心成員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切割底物。因此,它在DNA損傷修復與細胞凋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推斷,端錨聚合酶在癌細胞端粒結構的調控機制中有重要作用。端錨聚合酶具有自我催化的功能。端錨聚合酶有可能作為細胞內有效地檢測端粒結構變化的分子感受器而起作用,其催化活性被激活後修飾受體蛋白,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級聯反應。同PARP一樣,端錨聚合酶很可能也是一個多受體的蛋白質,啟動細胞內對端粒結構變化作出反應的信號轉導機制,使端粒酶能順利地將端粒重複片段加到染色體的末端,從而維持癌變細胞端粒結構的穩定。新近研究又發現,除端錨聚合酶與TRF1結合外,TIN2(TRF1-interacting nuclear protein 2)也同TRF1結合。TIN2是結合TRF1的一個新的核蛋白。TIN2與TRF1共存於細胞中期的染色體上。TIN2調節TRF1的功能,對端粒的長度起負調控作用。在正常細胞中,端粒的逐漸縮短導致端粒結合的TRF1、TIN2和端錨聚合酶的丟失,當端粒縮短到一定長度時,產生抑制生長的信號。而在腫瘤細胞中,端粒的縮短可能啟動了恢復端粒酶活性的信號途徑,從而使端粒保持在一定長度。

在劇場動畫《機動警察3 13號廢棄物》中,被描述為南極隕石發現的“西協細胞”。

其他信息

在細胞凋亡的研究中,可作為凋亡的標誌。

PARP,即poly(ADP-ribose) polymerase,是定位在細胞核內,和應激條件下DNA修復密切相關的一種酶。PARP在體外可以被多種Caspase剪下,在體內是Caspase 3的主要剪下對象。對於人PARP,在Asp124和Gly215之間被Caspase剪下後,使PARP羧基端的催化結構域(89kD)和氨基端的DNA結合結構域(24kD)相分離,從而使PARP失去其酶活力。PARP對於細胞的穩定和存活非常重要,PARP失去酶活力會加速細胞的不穩定。

PARP剪下被認為是細胞凋亡的一個重要指標,也通常被認為是Caspase 3激活的指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